來自成為了業務2個月的我,一些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9月開始,我成為了一名業務,剛開始完全沒有概念的我,憑著一股勇氣踏出了第一步。
Photo by Clint McKov on Unsplash
剛開始花比較多時間在公司收集資料,了解當前業界的相關資訊,熟悉自己未來會幫忙負責的產品,並開始收集我自己的客戶名單。偶爾同事們會邀請我一起出門散散心,在車上的聊天是我認為目前工作中最快樂的時刻。
在車上,過程中聽到了老闆的價值觀,同事們的價值觀,相互交織在一起激盪。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而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成為一名以「個人」為招牌的業務,我認為是相當重要的。
隨著時間過去,我漸漸開始掌握我手上的產品,眼前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我認為作為一名業務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行程的彈性度,我們可以自由分配和客戶見面的時間,什麼時候要出門、什麼時候待在辦公室補充能量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公司窗戶往外看的景色
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可以一直和不同的人接觸,而這也和我的個性相符合。
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
有任何需求歡迎您透過FBLinkedin聯絡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0會員
240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堂課程,將我們自身化為產品,從財務、行銷、研發等方面來說明我們可以怎麼做,怎麼去經營這一家公司。課程中不斷地提到「增長」一詞,只要我們永遠想著增長,並且努力增長,我們就會變成更好的人,資產也自然會隨之增加。
9月30日是商業思維學院的台北場派對。在此之前,其實我一直都在學院外面觀望,因為平常已累積了不少書和線上課程還沒看完,所以一直遲遲未進入學院裡。而在最近開始新的工作之後,才發現越來越難安排時間出來,不論是要學習還是創作,時間上的管理將會是一大難題。
工作倦怠(Burnout)又被稱為職業倦怠,在一九七四年被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這堂課程,將我們自身化為產品,從財務、行銷、研發等方面來說明我們可以怎麼做,怎麼去經營這一家公司。課程中不斷地提到「增長」一詞,只要我們永遠想著增長,並且努力增長,我們就會變成更好的人,資產也自然會隨之增加。
9月30日是商業思維學院的台北場派對。在此之前,其實我一直都在學院外面觀望,因為平常已累積了不少書和線上課程還沒看完,所以一直遲遲未進入學院裡。而在最近開始新的工作之後,才發現越來越難安排時間出來,不論是要學習還是創作,時間上的管理將會是一大難題。
工作倦怠(Burnout)又被稱為職業倦怠,在一九七四年被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退伍前1個月開始投履歷,寄了20家公司,2家通知面試。退伍第3天面試,面試後通知隔天上班,我的第一份正職工作開始囉。 這是一家專利商標事務所,公司業務內容是協助企業或個人對於專利、商標的申請、轉讓、授權、延展、變更、補證、質權設定等服務。 當時在高雄分公司一共才4個人,主管(面試我的人)、業務2
七月開始到我很喜歡的新職場上班了!只當過公務員的我,在這個將近 40 歲的年紀,還是得到了心儀的工作機會,回顧這段轉職歷程,可以說收獲滿滿。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我是一個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從大學開始到現在已經進入社會七年左右,如今這已經是我的第三家公司,平均待一家公司差不多是三年左右,工作對我來說除了是要賺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我成長,今天要說的就是「貴人」。 我在我的第一份工作遇到了兩個貴人,第一個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師傅,雖然大家都說他不好相處,
Thumbnail
先來幫大家複習一下我的轉職歷程,簡短來說,我是先到了一間軟體公司負責軟體的中英翻譯、行銷,讓我對打造軟體產品起了濃厚的興趣。 轉職前端後,我在台灣北部知名的接案公司待了一年半,後續開啟我的自有產品開發之路,以撰寫文章當下的現狀來說,我在一間台灣知名老牌的財經平台寫了八個月的軟體產品後,投入到⋯⋯
今天突然有個感覺,主管開始放心讓我接待來訪的客戶,雖然這個客戶一開始真的沒有什麼經驗,才剛開始要在台灣開店,雖然朝著連鎖加盟的腳步邁進,但是他們看起來不像是準備好的,也許是我見的人還不夠多吧~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退伍前1個月開始投履歷,寄了20家公司,2家通知面試。退伍第3天面試,面試後通知隔天上班,我的第一份正職工作開始囉。 這是一家專利商標事務所,公司業務內容是協助企業或個人對於專利、商標的申請、轉讓、授權、延展、變更、補證、質權設定等服務。 當時在高雄分公司一共才4個人,主管(面試我的人)、業務2
七月開始到我很喜歡的新職場上班了!只當過公務員的我,在這個將近 40 歲的年紀,還是得到了心儀的工作機會,回顧這段轉職歷程,可以說收獲滿滿。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我是一個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從大學開始到現在已經進入社會七年左右,如今這已經是我的第三家公司,平均待一家公司差不多是三年左右,工作對我來說除了是要賺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我成長,今天要說的就是「貴人」。 我在我的第一份工作遇到了兩個貴人,第一個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師傅,雖然大家都說他不好相處,
Thumbnail
先來幫大家複習一下我的轉職歷程,簡短來說,我是先到了一間軟體公司負責軟體的中英翻譯、行銷,讓我對打造軟體產品起了濃厚的興趣。 轉職前端後,我在台灣北部知名的接案公司待了一年半,後續開啟我的自有產品開發之路,以撰寫文章當下的現狀來說,我在一間台灣知名老牌的財經平台寫了八個月的軟體產品後,投入到⋯⋯
今天突然有個感覺,主管開始放心讓我接待來訪的客戶,雖然這個客戶一開始真的沒有什麼經驗,才剛開始要在台灣開店,雖然朝著連鎖加盟的腳步邁進,但是他們看起來不像是準備好的,也許是我見的人還不夠多吧~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