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唐寶寶社會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關於『唐氏症孩子』跟『鹽酥雞老闆』的新聞,
讓我想起從小看過一本名人傳記:美國作家「海倫・凱勒」,
書裡寫著,她小時候因為不明高燒,造成視力跟聽力喪失,但她的父母很早就發現海倫是個敏感聰穎的小孩,也不願意因此放棄讓她受教育的權利。
父、母親為海倫找一名剛畢業且充滿熱情的家教,後來發現有名盲聾少女透過教育,成功學習使用點字跟感受唇語的方式,甚至學會如何說話,可以正常與人溝通。(備註:聾啞通常是因果關係,因為聽不到聲音,所以很難正確發音,造成說話表達能力低落,久而久之聲帶甚至無法發音)
對於一個盲聾的孩子來說,學習是相當困難的,尤其要求她學會感受別人發音,並且自己說話表達溝通,簡直比登上喜馬拉雅山還難。
我記得書中寫到,因為學習發音過程實在太痛苦了,讓海倫・凱勒一度想放棄,但她母親自責又生氣跟她說:「如果你不學會,未來日子只會更痛苦,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同情你。」(類似這樣的對話)
在當時時代背景中,她父母了解殘疾人士想在群體社會裡生存,必須有跟一般人一樣的能力,不然等到失去雙親的庇護後,海倫・凱勒的未來會將是多不堪設想。
雨滴打在花瓣上,也滋潤土壤。
回到主題,沒有黑白分明的對錯,雙方都有自己站得住腳的立場。
我不想只用同情心來紀錄這個事件。台灣提倡尊重身心障礙者,期待社會不要用同情眼光看待他們;同時冀望犯錯時能被多包容理解,這是需要很敏銳的調整,才能維持微妙變化的平衡。
畢竟現在很多事件,都源自「情緒管理」~沒有特別針對任何一個族群或物種,特別容易發生在『處於弱勢』的人類、動物、植物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並非靠自己得到的,終究掌握在別人手上。
容易手腳冰冷的我,慢慢地感受到手掌、腳掌溫熱起來,好像把自然能量匯聚起來,磨成為這一罐罐黃金色的粉末,喝進入到身體裡。
不合理被視為常態時,仍要為自己保留價值觀跟選擇的能力。
其實,在心裡一直都相當羨慕一種人,那種確認內心所愛興趣為何的人, 可以為了這份喜愛狂熱地投入,無論過程如何消磨,只要能獲得長進則無比歡喜;如果遭遇挫敗雖然失望難過,卻不曾說出放棄的這種「愛」。
日前,很幸運在自家附近,加入城市小農的行列。 加入當天,分配到一塊約莫一坪左右大小的小農地,原本已種植了七、八株鮮綠的珠蔥,也成為我的第一份收成的農作物,相當樂情的大姊帶著我介紹環境,每一塊小區域都是每個人的小天地,有各自喜好的植物欣欣向榮著。 發現,原來有目地的獨處,會是如此舒壓。
親人手足間,該放下不愉快,在疫情中珍惜彼此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中秋節烤肉已經被明定不能舉行,許多家族雖然不能用烤肉團聚,但也因為疫情而更凝聚緊密,珍惜彼此的情份。
並非靠自己得到的,終究掌握在別人手上。
容易手腳冰冷的我,慢慢地感受到手掌、腳掌溫熱起來,好像把自然能量匯聚起來,磨成為這一罐罐黃金色的粉末,喝進入到身體裡。
不合理被視為常態時,仍要為自己保留價值觀跟選擇的能力。
其實,在心裡一直都相當羨慕一種人,那種確認內心所愛興趣為何的人, 可以為了這份喜愛狂熱地投入,無論過程如何消磨,只要能獲得長進則無比歡喜;如果遭遇挫敗雖然失望難過,卻不曾說出放棄的這種「愛」。
日前,很幸運在自家附近,加入城市小農的行列。 加入當天,分配到一塊約莫一坪左右大小的小農地,原本已種植了七、八株鮮綠的珠蔥,也成為我的第一份收成的農作物,相當樂情的大姊帶著我介紹環境,每一塊小區域都是每個人的小天地,有各自喜好的植物欣欣向榮著。 發現,原來有目地的獨處,會是如此舒壓。
親人手足間,該放下不愉快,在疫情中珍惜彼此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中秋節烤肉已經被明定不能舉行,許多家族雖然不能用烤肉團聚,但也因為疫情而更凝聚緊密,珍惜彼此的情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海倫·凱勒的年表 1880年6月27日 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坎比亞市。 1882年19個月大時,因高燒(可能是猩紅熱或腦膜炎)失去視力和聽力。 1887年7歲時,遇到改變她人生的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開始學習溝通。沙利文透過手勢和觸摸的教學方法教她拼寫字母,
Thumbnail
她因聽神經瘤失去了正常的聽力,隨之而來的生活變化與情感挑戰。她勇敢地面對疾病,並分享了助聽器的試戴及聞音課程的重要性,鼓勵大家重新認識聲音的美好。
Thumbnail
如果歧視始於校園裡,如何實踐教育的本質;如果身為教師就帶有歧視,如何讓學生習得友善共融? 家有身心障礙童並非被詛咒,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語都是非常不尊重、不禮貌更是一種霸凌。懷孕的婦女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生到故事裡主人翁這樣唐氏症的孩子~糖糖。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對話交流,對一般人而言易如反掌,在群居的社會架構下,人際關係的維護與對話溝通技巧成為立足社會的必備能力。人工智慧的強勢來襲,更讓溝通能力成為人類不可取代的優勢。然而,特殊孩童在判別語言情緒和社交溝通上面臨極大的困難,甚至迴避人群,沒有勇氣開口說話。特教資源和量能的不足,更容易使這些特殊生的溝通障礙雪
Thumbnail
關於聽障生,你認識多少? 你知道他們聽不清楚還是聽不見? 你知道配戴輔具可能降低生活上的難度嗎? 跟其他孩子相較,故事裡的聽障生張家龍立足於校園生活需要具備的勇氣遠比常兒還多,幸好遇到良師願意同理他的角度彎下腰傾聽,善用班級經營對話技巧讓常兒進一步認識《跟你我不一樣的聽障兒》。
Thumbnail
國中時,女兒資質駑鈍,常常很難理解課本文中意思,班導有天把她叫過去,覺得她數理英都沒甚麼問題,為何國文念的這麼痛苦還理解不了。 女兒說:因為我有閱讀障礙。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有一位中國大陸的高中歷史老師,批評大陸的網民是社盲、法盲、史盲、文盲兼流氓!說真的,這些盲離開網路,就看不到了,還不算什麼。但是他們有一種故意裝作看不見的盲,才是問題。 廿年前,我幫台灣廠商去四川成立一家生鮮食品分包廠,預計要一年的時間,所以想在成都租房子,屋主是位二十七八歲的女生,看房子那天,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海倫·凱勒的年表 1880年6月27日 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坎比亞市。 1882年19個月大時,因高燒(可能是猩紅熱或腦膜炎)失去視力和聽力。 1887年7歲時,遇到改變她人生的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開始學習溝通。沙利文透過手勢和觸摸的教學方法教她拼寫字母,
Thumbnail
她因聽神經瘤失去了正常的聽力,隨之而來的生活變化與情感挑戰。她勇敢地面對疾病,並分享了助聽器的試戴及聞音課程的重要性,鼓勵大家重新認識聲音的美好。
Thumbnail
如果歧視始於校園裡,如何實踐教育的本質;如果身為教師就帶有歧視,如何讓學生習得友善共融? 家有身心障礙童並非被詛咒,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語都是非常不尊重、不禮貌更是一種霸凌。懷孕的婦女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生到故事裡主人翁這樣唐氏症的孩子~糖糖。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對話交流,對一般人而言易如反掌,在群居的社會架構下,人際關係的維護與對話溝通技巧成為立足社會的必備能力。人工智慧的強勢來襲,更讓溝通能力成為人類不可取代的優勢。然而,特殊孩童在判別語言情緒和社交溝通上面臨極大的困難,甚至迴避人群,沒有勇氣開口說話。特教資源和量能的不足,更容易使這些特殊生的溝通障礙雪
Thumbnail
關於聽障生,你認識多少? 你知道他們聽不清楚還是聽不見? 你知道配戴輔具可能降低生活上的難度嗎? 跟其他孩子相較,故事裡的聽障生張家龍立足於校園生活需要具備的勇氣遠比常兒還多,幸好遇到良師願意同理他的角度彎下腰傾聽,善用班級經營對話技巧讓常兒進一步認識《跟你我不一樣的聽障兒》。
Thumbnail
國中時,女兒資質駑鈍,常常很難理解課本文中意思,班導有天把她叫過去,覺得她數理英都沒甚麼問題,為何國文念的這麼痛苦還理解不了。 女兒說:因為我有閱讀障礙。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有一位中國大陸的高中歷史老師,批評大陸的網民是社盲、法盲、史盲、文盲兼流氓!說真的,這些盲離開網路,就看不到了,還不算什麼。但是他們有一種故意裝作看不見的盲,才是問題。 廿年前,我幫台灣廠商去四川成立一家生鮮食品分包廠,預計要一年的時間,所以想在成都租房子,屋主是位二十七八歲的女生,看房子那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