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TS宣布暫停看台灣教育的省思

2022/10/1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一)BTS防彈少年團
最近學習家 — 小羊在ig發了一篇貼文,關於從韓國團體BTS宣布暫停團體活動的事情反思台灣教育制度。
從團員們分享成團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我們可從他們的真情聊天的影片中去反省與思考,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而非教育的勞工。
⬇真防彈聚餐影片連結如下:(建議先看完影片,再來思考以下的反思題目)
⬇學習家 — :小羊貼文連結
(圖二)圖片貼文節錄自學習家--小羊(引用連結:https://www.instagram.com/p/CfEbhxgpIgk/
看完了以上貼文後,我們不僅可以反思我們學生一日又一日面對這些考試的轟炸,面對這些學科翌日又一日的不停趕課。有多少人知道我們自己誰?我們為何讀書?讀書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尤其學生又有許多念不完的書,寫不完的作業,尤其到了學測或會考時,一個早自修(30~40分鐘內)就要寫數張考卷,數本題本。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有哪個家長或教育者有在思考,難道教育的本質就剩下考試了嗎?
在文中,我很喜歡這樣的比喻「學生就像生產線上的產品,沒有人在乎他們開不開心,也沒有時間按下暫停鍵,其實暫停,並不代表步前進阿。
這句話,點中了很多學生的內心。
自己在在學生時期,看到許多師長與社會大眾對於學生孩子,根本沒有人在乎他們開不開心、快不快樂,導致很多學生想要跳樓、想要自殺的念頭。我們這輩的孩子,其實是最痛苦的,很多人會問,為何不找輔導室、為何不去看身心科。第一、很多時候煩惱根本不願意透漏。第二、大人根本不了解學生的想法與煩惱,會覺得他們自找麻煩,專心讀書不就好了。所以在社群中才會有學生的心聲筒成立。只有學生與學生之間才能彼此理解、了解與同理那些所遭遇的痛苦,像是前陣子看到國高中生有升學煩惱、憂鬱症、被家暴、被性侵、家長不了解現在的孩子、想離家出走…等問題。希望教育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聽取學生的擔憂,學生們的權益與想法也應該被聽見,也應該被受重視。我們學生是很有想法的一群年齡層,也是能成為台灣下一階段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群人。
⬇學生的心聲筒連結:
(圖三)近5年學生自傷率(引用自未來family的臉書)
如果能有一位受傷的孩子早點被接住,也許就能避免下一位受傷的孩子出現。
再者,學生真的需要一段休息的時間,累了寧願按下暫停鍵去休息,也真的不要搞到心裡出狀況後,才要休息。很多家長都怕學生暫停,怕他們休息後,就不會進步。但有句話,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你不休息放鬆,往後30至40年都在高壓狀態下,難道這樣有比較好嗎?108課綱升學放榜延後也是如此,很多家長覺得高三下學生在玩耍、在遊戲。但是,我們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我們努力用功了2年半,最後半學期讓我們「適度」休息也不行嗎?人生不要只是追追追、趕趕趕,重要的是我們適度的暫停,適度的釋放,不要怕趕不上別人。有空白期,學生才會有時間思考人生方向,才會有時間思考未來要做什麼,才會有時間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台灣目前社會狀態最大的問題是,社會上很多人衝衝衝一直到了工作、成家生子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懂得暫停、反思自己的人生,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學習的目標和動機,才是教育的本質阿。
記住一件事情,你要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別人、為社會而活。
最後一點,教育是讓我們學會讀書的技巧與考試考高分,還是學生自己找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真正在乎的人事物?而且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有誰真正關心過之間的差異,不再用單一標準來看每個人呢?
教育的本質在成就每位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自己想要的夢想。當教育是一種壓力式的逼學生學習、逼學生考試,想當然學生會對讀書學習沒興趣,自然而然對未來沒想法、沒目標了。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快快樂樂的學習,讓他心中充滿目標、希望與夢想,一步一步,築夢踏實地完成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到了國三、高三甚或是段考前,讓學生不間斷地考試、寫考卷,最終拚出好成績,難道這就是教育最終的目的嗎?
因此,我們必須思考
(1)離開學校後,教育帶給學生什麼?
(2)當今天沒有考試、沒有課本,你想要學什麼?
(3)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你感到快樂嗎?如果可以改變,你會想要怎麼做?
(4)喜歡目前的教育體制嗎?如果可以改變,你會想怎麼做?你會如何規劃這個專案呢?
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後剩下的東西。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99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城鄉、永續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