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破解12道社會、心理枷鎖,活得更自由!

●12道社會、心理枷鎖

枷鎖1:人生活得像「交作業」一樣,不停被社會期望追著跑。

枷鎖2:和職場上司理念不合,合作起來很痛苦。

枷鎖3:朋友結婚以後,一邊大肆抱怨婚姻生活,一邊要你趕快找個人定下來。

枷鎖4:總是害怕衝突,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

枷鎖5:年歲漸長,和原本親密的朋友漸漸出現隔閡。

枷鎖6:想符合家人的期望,因此陷入「好女兒情結」。

枷鎖7:媽媽總以傳統思維干涉女兒的人生,任意傾倒負面情緒。

枷鎖8:日常生活充斥的刻板印象、歧視與壓力讓人倍感不適。

枷鎖9:當「理想我」與「現實我」有所差距,無止境地自我反省、懲罰。

枷鎖10:不管有沒有打扮、是否重視外貌,都會面臨他人對你指手畫腳。

枷鎖11:和另一半關係產生矛盾,竭盡全力也無法解決。

枷鎖12:對於家庭、生活中的性別歧視與不平等耿耿於懷。


●有時候,我們會反覆咀嚼自身的言行:「我算什麼啊?怎麼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發脾氣?」或是質問自己:「為什麼在那種情況下卻像傻瓜一樣,半句話也說不出來?」這就像大人有時不管前因後果,一味地責罵孩子「動手打人就有用嗎?」、「你為什麼呆站著挨打呢?」一樣,我們很容易對自己陷入懷疑與指責。


●希望你能謹記:無論要不要結婚,其他人永遠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


●如果想掌握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必須進行所謂的「細分化」,就能愈來愈清楚自己想要和害怕的東西。這個世界通常會把個人要做的事情「包套」,但我們沒有必要就此全盤接受。


●在審時度勢時,切勿覺得身邊的人都會無條件、立即或完全地贊同自己。因為當周圍人的反應和預想的不一樣時,自己很可能會陷入巨大的挫折之中,甚至就此變得一蹶不振。不過,我的意思並不是指應該提前死心,乾脆不要向他人求助,而是就算内心抱有希望,也不要過分地期待。可以盡最大的努力請求幫忙,但同時要在內心深處做好各種覺悟與準備,如此一來,即使他人的反應不如預期,自己也不會因而崩潰。


●不要掉入自責的陷阱,通常不願引發問題的女性,不是因為本身十分被動,而是很善於揣摩他人的情感,以減少不便與尷尬。


●傾聽和思考各種內心的聲音,其實就是讓自身價值觀進一步發展的好方法。精神分析學家卡倫·荷妮(Karen Horney)表示:「在經歷過矛盾後做出決定,意味著有能力承擔該決定所帶來的一切責任。」


●我們經常會因為兩難的處境或複雜的關係而感到痛苦,這種時候,我特別推薦在心裡設立一個「臨時置物櫃」。在某些情況裡遇到困難,或是討厭那種曖昧不明、難以抉擇的感受時,很多時候我們會貿然地採取行 動,以致於隨著時間流逝,經常對先前的決定陷入遺憾或後悔。在遭遇困境時,如果可以設置一個心理空間,接納那些「模糊的狀態」,就能讓自己稍微獲得喘息。


●真正善良的人,不是無條件地忍讓、察言觀色,或者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是能夠在人際關係中,準確地把握和表達自己可以退讓,承擔到什麼程度。


●女兒通常會看著母親的生活,為自己的人生進行加法或減法。在我們強烈渴望與養育者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時,一方面又會對完全不同的生活感到不舒服。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曾出現選擇紅藥丸與藍藥丸的場面。「選擇藍色藥丸的話,一切就會結束,你只會相信你所相信的,而吃下紅色藥丸的話,就會留在這個奇異的國度,然後一路走到最後。」這是電影裡出現過的台詞。

我們察覺到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就像是為了探查真相而選擇了紅色藥丸的電影主角一般。過去我們自在地於空氣中呼吸,但當我們得知空氣中有塵霾,而且這些微粒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時,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安心地吸入空氣了。就算拚命想回到從前的狀態,也已無法回頭。與此同時,我們也會有種巨大的解放感,過去那些難以分辨、令人莫名感到鬱悶,但是又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事物,終於有了確切的名字,會讓人原本糾結的心情,突然有股迎刃而解的暢快。


●若想擺脫「憤怒-無力-自我指責」這樣的惡性循環,首要之務就是別怪罪任何事物(包含自己在內) ,必須如實地面對並分析其中的原因。雖然解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執行時卻非常困難。假如做起來很輕鬆的 話,一開始就不會流於自我責怪吧?如實地面對自身情感並不容易,因為在此過程中,必須能承受隨之而來的羞愧感。


●自我提問,不是要對自己犯下的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應該學會公正地看待自我。至少,我們不能親手讓自己陷於委屈的境地。


●請相信自己有脆弱的部分,但同時也具備了力量;偶爾雖然會感到憤怒,但絕對不是真正具有破壞性的人。


~精神健康醫學科專任醫師/潘有花(반유화)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12道關係練習題,化解人際、情緒、家庭的煩惱,活得更自由》
~《여자들을 위한 심리학》

#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
https://easyfun.biz/2zusM

【金石堂購買《女孩,陪妳聊聊心裡的傷》】↓↓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eau-avatar-img
2022/11/13
好想大叫,可以舒緩一下
美利古拉-avatar-img
2022/11/13
是的 靠自己 沒有人會對你負責的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9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大好人圖鑑:讓地球充滿愛,讓你我一生平安!》 ★發現自己也是好人,你會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2025/04/21
《大好人圖鑑:讓地球充滿愛,讓你我一生平安!》 ★發現自己也是好人,你會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2025/03/28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2025/03/28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2025/02/10
找回自己舒適的步調、遠離擾人的心念。
Thumbnail
2025/02/10
找回自己舒適的步調、遠離擾人的心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豐子愷《不寵無驚過一生》
Thumbnail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豐子愷《不寵無驚過一生》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你愛媽媽嗎?」。 7 歲那年,我每天都會從媽媽口中聽到這句沒來由的問題。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應聲,就會招來兩記重到足以暫時耳鳴的耳光,那我說我愛呢?肯定是為了求饒,避免皮肉痛。
Thumbnail
「你愛媽媽嗎?」。 7 歲那年,我每天都會從媽媽口中聽到這句沒來由的問題。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應聲,就會招來兩記重到足以暫時耳鳴的耳光,那我說我愛呢?肯定是為了求饒,避免皮肉痛。
Thumbnail
我從大學起,就離開原生家庭,到異地求學工作。 大約有十年的個人自由時間,我的生活裡不太會有其他的人來干預,我想怎樣就怎麼樣;但我婚後搬進婆家,當時的壓力很大,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我看似好心的建議或是批評,例如水果要買哪攤、水果要怎麼切、衣服要怎麼洗。說這些都是「為我好」或者「這才是最正確的作
Thumbnail
我從大學起,就離開原生家庭,到異地求學工作。 大約有十年的個人自由時間,我的生活裡不太會有其他的人來干預,我想怎樣就怎麼樣;但我婚後搬進婆家,當時的壓力很大,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我看似好心的建議或是批評,例如水果要買哪攤、水果要怎麼切、衣服要怎麼洗。說這些都是「為我好」或者「這才是最正確的作
Thumbnail
Q:「當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個小時,你想要做什麼?」
Thumbnail
Q:「當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個小時,你想要做什麼?」
Thumbnail
無論是社會或自己建構起的固化思維,踏出去了才能發現曾經打轉的世界有多狹小。只有拆掉圍牆,主動賦予每個角色、事物的定義,才能不再被動的受限。停止複製、貼上的機械化動作,才有新的故事被創造。
Thumbnail
無論是社會或自己建構起的固化思維,踏出去了才能發現曾經打轉的世界有多狹小。只有拆掉圍牆,主動賦予每個角色、事物的定義,才能不再被動的受限。停止複製、貼上的機械化動作,才有新的故事被創造。
Thumbnail
面對詭局多變的職場環境,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涯順風順水,面對無法切割逃避的至親家人,又該如何破解各種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的痛苦迴圈
Thumbnail
面對詭局多變的職場環境,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涯順風順水,面對無法切割逃避的至親家人,又該如何破解各種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的痛苦迴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