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閱讀22063》覺醒的你;讓事件通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覺醒的你

作者: 麥可.辛格

聽說在西方國家往往在朋友閒聊間,都會問問對方的心理醫師有沒有給新的建議或是妙方釋放壓力如華人在交換菜單般的頻繁,我想這也是現代資本主義延伸的通俗病症 焦慮所導致,而焦慮往往是從平日生活中的許多事件所累績,作者給了"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並讓事件通過, 而不執著”的解方, 個人實際應用上這是有效果的, 個人上週在通過十字路口時,看完左方沒有來車後, 準備緩度前進時右方突然衝出一台 白色賓士乎消而過, 後座的朋友飆出一句”三小”, 當時的我並沒有太大反應而是繼續前行, 回想當時的認知是這是外在事件, 不應該影響心境與原訂行程, 這或許是覺知中的小小進步.
讓事件通過後不留執著來體驗生命之流, 體驗與學習, 這裡的觀點與觀音之愛相同; 進一步來到了快樂與喜悅, 書中並沒有定義的很清晰, 觀音之愛的觀點是 快樂是一時的, 且主要滿足了個人希望的目標或是外在事件, 而喜悅是來自內在, 不須理由與目的, 而佛菩薩往往是無時無刻都是處於喜悅的狀況, 書中也給了一條明路讓你我練習; 請放下手中的書本, 回想上次拿起手機何時?? 心理學家觀察到現在來往往不定時的會去觀看手機, 主要原因為何?? 主要原因就是焦慮, 但各位朋友是否思考過為何焦慮?? 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恐懼, 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而本書也給了配方可應用, 一次解決了恐懼, 焦慮, 情緒問題與分享了喜悅, 平衡之道, 好書, 不讀讀嗎??

節錄重點

P.7 你不是事件, 而是經歷事件的人.
P.9 與內在能量的連結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意願, 告訴自己別封閉, 永遠保持開放.
P.25 內在成長的關鍵, 是停止思索與自已有關的事情,當妳終於了解一值在裡面說話的我永遠無法滿足時, 你才能開始成長.
P.65 保持開放, 別讓生活發生的任何事情重要到讓你願意為它關上自己的心, 去留意自已何時感覺到愛與熱情.
P.70 接受事物, 讓你體驗, 然後讓它通過, 這樣你才能全然存在於下一個瞬間;所謂過生活, 就是體驗過妳的這個瞬間, 然後體驗下一個瞬間, 然後再下一個.
P.94 放下, 才能終結負面循環.
P.125 你不必改變任何事情,只要在哪裡, 覺察你在覺察.
P.132 如果想要自由, 只要將痛苦是為能量流中的暫時變動就好了. 你只要接受痛苦在那裏, 你感覺到他, 接受他, 如果你放鬆, 他會出現在你覺知之前, 然後她會通過, 總是如此.(而非把痛苦留在心裡面)
P.176 事件無法決定你會不會快樂, 它們只是事件, 決定你會不會快樂, 是你.
💡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延伸閱讀

活在最佳平衡點上: 道德經
放手之後: 臣服實驗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Naval 推薦

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在談什麼?

讓自己自由, 活出生命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1. 誰在你腦袋中說話?
  2. 生命之流
  3. 你想要真正的快樂嗎?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我是觀察者, 從這裡後面的某處, 我看出去, 並覺知在我面前經過的事件,思想與情緒.

這本書對我會帶來什麼改變?

  • 想法:回歸靈性與當下, 生命將更為美好與有趣
  • 行動:持續練習覺知與喜悅

我推薦這本書嗎?推薦給誰?

推薦, 對靈性有興趣 & 憂鬱症的朋友
# 維度,試著從任何情境裡抽離出來,永遠要站在更高視角看到一切.
# 祝福大家,平安,喜樂,自在,圓滿,富足,豐盛
avatar-img
19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co B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30 所有的一切發生在自我之內, 改變自我即可改變世界 P.31 來地球沒有特別目的,總括來說就是體驗 體驗 體驗,學習 學習 學習, 創造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閱讀是最棒的人生投資,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讀歷史 我可以學會什麼 作者: 威爾.杜蘭, 艾芮兒.杜蘭 節錄重點和評論 第一章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對任何將歷史發展硬套入理論模式或邏輯框框的作法,「歷史」總是一笑置之。 -透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賺錢也賺幸福 作者: 麥可.勒巴夫 節錄重點和評論 P.28 你選擇當哪一種人 💡 在有錢與有閒的兩個跨度中, 只有贏家才會雙贏, 兩者極端分別是老闆(有錢)與失業者(有閒). P.32 勒巴夫定律:
書名:持續成功 作者: 蔡壘磊 節錄重點和評論 P.042 一個人的成長, 上行,歸根究柢是一個透過提升自己的客觀條件,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進而讓生命自由度不斷提升的過程. 💡 富翁與漁夫的反思, 最大的差異度在 自由度. P.52 最有性價比的努力:有時搞懂一個問題的本質,做對一項決策,所得甚
書名:加速你的FIRE人生:打造致富體質,提早贏得財富自由 作者: Yale Chen 節錄重點和評論 P.027 閱讀, 成為抓住人生機會,開拓視野的無形恩人 P.047 4%法則 & trinity study. P.102 Location 決定錢的大小 💡 地理駭客, 同樣的英文老師,
P.30 所有的一切發生在自我之內, 改變自我即可改變世界 P.31 來地球沒有特別目的,總括來說就是體驗 體驗 體驗,學習 學習 學習, 創造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閱讀是最棒的人生投資,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讀歷史 我可以學會什麼 作者: 威爾.杜蘭, 艾芮兒.杜蘭 節錄重點和評論 第一章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對任何將歷史發展硬套入理論模式或邏輯框框的作法,「歷史」總是一笑置之。 -透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賺錢也賺幸福 作者: 麥可.勒巴夫 節錄重點和評論 P.28 你選擇當哪一種人 💡 在有錢與有閒的兩個跨度中, 只有贏家才會雙贏, 兩者極端分別是老闆(有錢)與失業者(有閒). P.32 勒巴夫定律:
書名:持續成功 作者: 蔡壘磊 節錄重點和評論 P.042 一個人的成長, 上行,歸根究柢是一個透過提升自己的客觀條件,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進而讓生命自由度不斷提升的過程. 💡 富翁與漁夫的反思, 最大的差異度在 自由度. P.52 最有性價比的努力:有時搞懂一個問題的本質,做對一項決策,所得甚
書名:加速你的FIRE人生:打造致富體質,提早贏得財富自由 作者: Yale Chen 節錄重點和評論 P.027 閱讀, 成為抓住人生機會,開拓視野的無形恩人 P.047 4%法則 & trinity study. P.102 Location 決定錢的大小 💡 地理駭客, 同樣的英文老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活出覺醒》揭示了我們人生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對事物的執著與抗拒。通過「見證意識」等技巧,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的困境中抽身而出,放下過去,找到內心的平靜。這本書不僅是對前作《臣服實驗》的延伸,更是實用的指南,幫助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內在的和諧與覺醒。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分享的好書是《覺醒的你》:暢銷百萬,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作者:麥克.辛格。 這是一本整合東西方哲學,不限任何宗教信仰,都能輕鬆瞭解的靈修入門書。你對覺醒、靈性與能量這些名詞感到好奇嗎?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快樂,這本書將帶領你找到活出真我的鑰匙。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為什麼要關注靈性精神?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在的壓力和需求所淹沒,容易迷失自我。關注靈性精神,能讓我們超越個人私利,關注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利益。這不僅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更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靈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1. 理解大我的重要性** - **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活出覺醒》揭示了我們人生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對事物的執著與抗拒。通過「見證意識」等技巧,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的困境中抽身而出,放下過去,找到內心的平靜。這本書不僅是對前作《臣服實驗》的延伸,更是實用的指南,幫助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內在的和諧與覺醒。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分享的好書是《覺醒的你》:暢銷百萬,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作者:麥克.辛格。 這是一本整合東西方哲學,不限任何宗教信仰,都能輕鬆瞭解的靈修入門書。你對覺醒、靈性與能量這些名詞感到好奇嗎?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快樂,這本書將帶領你找到活出真我的鑰匙。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為什麼要關注靈性精神?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在的壓力和需求所淹沒,容易迷失自我。關注靈性精神,能讓我們超越個人私利,關注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利益。這不僅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更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靈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1. 理解大我的重要性** - **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