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職管筆記#1|會不會手語有差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過去我認為職重人員不一定要會手語,只要有心,現在的輔助措施很多元,就算不會手語,也能促進溝通。

但這一案,我認為這次能走向成功就業,是因為遇到了一位會手語的職管員。

這位客人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從前人的服務史看來,就業動機、工作意願及工作態度一直是明顯的議題,錄取後的反覆,思考固著且易外歸因的表達,還有與人互動應對的態度,在過去近十多年沒有穩定就業的工作記錄,幾次服務都顯現無法配合服務。

隨著服務結束,我檢視了一下,到底這次的服務有什麼不同,我想大概有做對了這幾件事情。

  • 不帶著前人的眼鏡看待,帶著好奇理解客人的想法,帶入生涯諮詢。
  • 對於客人展現出的態度,忽略對服務關係無益的,強化有幫助的。
  • 運用測驗工具幫助客人說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
  • 善用客人較能接受的方式,補充可以幫助他做出較好決定的資訊。
  • 鼓勵客人表達,在客人願意主動分享、回應時,兩手大拇哥按讚。
  • 陪客人嘗試所執著的選項,幫助客人覺察轉換與改變的重要性。
  • 雙向調和促進就服員與客人的服務關係。

有辦法做到以上那些,逐步累積客人在服務關係中的信任,以這位客人而言,能以手語順暢溝通,真的是大大的加分,在服務過程中至少減少了「擔心溝通落差」的感受,進而在互動的回饋中減少「擔心不被接受」的焦慮與防衛,才有機會在建立信任的服務關係中協助客人從原本的趨避模式走到調控模式。


雖然如此,我仍認為不能要求職重人員都要會手語,手語是另一種專業,養成需要長時間的投入。

職重人員不一定要會手語,但要懂得辨識客人溝通效能的影響,連結資源,盡可能地促進溝通。再者是,以終為始,專注於那些對服務有幫助的事情,改變要從不帶舊有眼光的陪伴開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職管@職重宇宙
17會員
53內容數
小職管的實務工作反思與隨筆,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願我們能溫柔以對。
2025/04/23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職重服務中的角色與成就感,說明職管員透過建立良好關係,驅動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就業服務,並與就服員等其他服務人員合作,協助服務對象順利就業。職管員雖然鮮少被服務對象銘記,但其對服務對象的職業重建具有關鍵作用,帶給職管員獨特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職重服務中的角色與成就感,說明職管員透過建立良好關係,驅動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就業服務,並與就服員等其他服務人員合作,協助服務對象順利就業。職管員雖然鮮少被服務對象銘記,但其對服務對象的職業重建具有關鍵作用,帶給職管員獨特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14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資源連結時,如何考量個案需求、KPI、CP值與效率等面向,並以職評資源為例,說明職管員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最大化效益,滿足個案需求。文章也點出職管員與其他專業人員在CP值認知上的差異,強調職管員需清楚自身考量,以保障個案權益。
Thumbnail
2025/04/14
本文探討職管員在資源連結時,如何考量個案需求、KPI、CP值與效率等面向,並以職評資源為例,說明職管員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最大化效益,滿足個案需求。文章也點出職管員與其他專業人員在CP值認知上的差異,強調職管員需清楚自身考量,以保障個案權益。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如何避免急於回應個案問題,並引導個案做出符合期待的決定。作者提出「慢回應、先連結」的策略,強調透過提問、給予回饋,建立與個案的連結,而非直接給予建議或答案。文章以職管員的經驗出發,說明如何在服務過程中調整服務節奏,以個案為中心,並分享如何創造連結的技巧。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如何避免急於回應個案問題,並引導個案做出符合期待的決定。作者提出「慢回應、先連結」的策略,強調透過提問、給予回饋,建立與個案的連結,而非直接給予建議或答案。文章以職管員的經驗出發,說明如何在服務過程中調整服務節奏,以個案為中心,並分享如何創造連結的技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有些時候我們會獲得一些虛假的承諾,雖然答應要執行但不會執行,如何觸發承諾的行動?
Thumbnail
有些時候我們會獲得一些虛假的承諾,雖然答應要執行但不會執行,如何觸發承諾的行動?
Thumbnail
有人會將更換服務人員的訴求視為一種對服務的挑戰,但我們看待這樣的訴求,在乎的只是怎麼做會有幫助。
Thumbnail
有人會將更換服務人員的訴求視為一種對服務的挑戰,但我們看待這樣的訴求,在乎的只是怎麼做會有幫助。
Thumbnail
從事職重服務,我們要看的是什麼?一個人滿地的缺點,還是一個連客人自己都沒有發現的優點?其實該做的不只是找亮點.....
Thumbnail
從事職重服務,我們要看的是什麼?一個人滿地的缺點,還是一個連客人自己都沒有發現的優點?其實該做的不只是找亮點.....
Thumbnail
常在想是什麼支撐我們繼續從事這份工作,服務的成果嗎?有時改變是一個大工程,在過程中,能有夥伴的支持,往往是支持職管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夥伴關係是需要經營的,需要有好的合作經驗,也需要有好的回饋,但關於默契這件事情,還要加上一致的價值信念,十分的彌足珍貴!
Thumbnail
常在想是什麼支撐我們繼續從事這份工作,服務的成果嗎?有時改變是一個大工程,在過程中,能有夥伴的支持,往往是支持職管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夥伴關係是需要經營的,需要有好的合作經驗,也需要有好的回饋,但關於默契這件事情,還要加上一致的價值信念,十分的彌足珍貴!
Thumbnail
「小職管」這個詞,是我在某一次想要轉介個案給某單位的就服員時深刻的感受,當時覺得真是「大機構」啊!在專業合作間,從原本被拒絕走到無條件接案,職管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小職管」這個詞,是我在某一次想要轉介個案給某單位的就服員時深刻的感受,當時覺得真是「大機構」啊!在專業合作間,從原本被拒絕走到無條件接案,職管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人會覺得疑惑?為什麼到職重窗口找工作,職管員瞭解了一堆後,卻是請其他人服務。雖然一開始我們就會說明自己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會怎麼協助,有人說職管員的功能是連結資源,真的只是這樣嗎?
Thumbnail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人會覺得疑惑?為什麼到職重窗口找工作,職管員瞭解了一堆後,卻是請其他人服務。雖然一開始我們就會說明自己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會怎麼協助,有人說職管員的功能是連結資源,真的只是這樣嗎?
Thumbnail
當看到有人認為有沒有職管好像也沒差的時候,不禁也會懷疑,真的沒差嗎?要好好跟人說明職管這個角色在服務上的重要性,或是價值,又好像也難以清楚說明。
Thumbnail
當看到有人認為有沒有職管好像也沒差的時候,不禁也會懷疑,真的沒差嗎?要好好跟人說明職管這個角色在服務上的重要性,或是價值,又好像也難以清楚說明。
Thumbnail
過去我認為職重人員不一定要會手語,只要有心,現在的輔助措施很多元,就算不會手語,也能促進溝通。但這一案,我認為這次能走向成功就業,是因為遇到了一位會手語的職管員。
Thumbnail
過去我認為職重人員不一定要會手語,只要有心,現在的輔助措施很多元,就算不會手語,也能促進溝通。但這一案,我認為這次能走向成功就業,是因為遇到了一位會手語的職管員。
Thumbnail
A在對員工教育訓練過程中,專業知識只是基本盤,真正重要的是跟新進同仁溝通,找出該同仁的工作態度與觀念,讓具有不同學經歷的新人,與企業文化產生連結與認同,快速融入團隊中,才能夠符合公司期待。每段經歷都有價值,實力不用吹噓,優雅展現就能驚艷全場。
Thumbnail
A在對員工教育訓練過程中,專業知識只是基本盤,真正重要的是跟新進同仁溝通,找出該同仁的工作態度與觀念,讓具有不同學經歷的新人,與企業文化產生連結與認同,快速融入團隊中,才能夠符合公司期待。每段經歷都有價值,實力不用吹噓,優雅展現就能驚艷全場。
Thumbnail
身為業務,和老闆以及客戶一起用餐也算是工作日常,但吃飯不是只有吃飯,如何能讓飯局氛圍愉快,賓主盡歡,餐桌上又該如何適當的接話,又不搶客戶或者老闆風采,到底如何在看似543的聊天中展現自己的真功夫,讓老闆對你加分呢?業務的口才好不好不重要,會不會聊天才重要。
Thumbnail
身為業務,和老闆以及客戶一起用餐也算是工作日常,但吃飯不是只有吃飯,如何能讓飯局氛圍愉快,賓主盡歡,餐桌上又該如何適當的接話,又不搶客戶或者老闆風采,到底如何在看似543的聊天中展現自己的真功夫,讓老闆對你加分呢?業務的口才好不好不重要,會不會聊天才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