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只會讓孩子離父母更遠!溫和堅定,無為而治是教養青少年的最高境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中那個崇拜父母的寶貝變得開始鄙視我們,原本奉我們的話為聖旨的孩子開始用不以為然的眼神回我們:"你知道什麼?"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

記得我去做牙齒治療時,向我的牙醫抱怨,怎麼青少年這麼難相處?對父母的態度怎麼就一下子有這麼大的變化?尤其在玩手遊這件事上,親子衝突不知有多少次。

我的牙醫師是個年約三十的年輕人,比起我而言算是離青少年比較近的人吧!他告訴我:"別管他了,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考不好也是他自己要承擔。"他還說,他在大學時有許多同學正是因為之前家裡管得緊,一旦離開父母掙脫束縛,他們就整天在宿舍玩遊戲,連課都蹺掉。

難道真就這樣不管了?一如前篇文章所說的,父母的不安與恐懼常讓我們與青少年對立。那麼要怎麼管?

我們用高壓、用嚴管、用禁足限制、用咆哮訓斥等傳統的方式,結果成效不彰,反而讓孩子離我們愈來愈遠。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許多觀點和方法,我仔細讀,一一解鎖,有與趣的朋友不妨追蹤我,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招式不必多,只要能掌握一兩招,能有幫助就值回票價。

raw-image

剛才說道,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在本書中提到,父母要從改變自己開始,當孩子不斷在改變,我們不能再一成不變,父母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成長。

父母首先要思考的一點就是,回想孩子小時候,當他們在爬行時,我們會將他放在圍欄裡,隨著孩子的探索增加,我們也會加大圍欄的範圍,最終拿掉圍欄讓孩子能自由探索。

但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父母卻因為擔心害怕,而逆向行之。我們對青少年時期孩子的管束不斷加劇,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給予更多的懲罰約束,縮小圍欄,然後孩子不但不服管教,還常常和父母唱反調。

本書中宣導的正向管教,除了讓親子的關係重新和好,更加親密外,還讓父母能更好地陪孩子度過這個從孩子成為大人的時期。

在我看來,整本書強調一個父母的重點態度就是“溫和堅定"。但這真的很難,需要我們不斷地自我提醒。雖然明白要溫和堅定,但當孩子對我們甩門大吼或對父母態度不佳時,父母很難不被激怒。

好吧!破功是很正常的,父母們也別太要求完美。所以嘛,我們自己都不完美,又怎要求孩子能成為通情達理的人呢?這樣想想是不是就釋懷一些了?下次當我們想發怒時,先深呼吸一口氣,走到房間從1數到10,然後再出來說話。試試,多數時期還真有用(當然,偶爾也有不管用的時候)。

以前老子倡行的"無為而治"在青少年身上有時也十分重要。這個無為而治的前提是,父母要對孩子有信心。我們要和青少年建立好關係,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一旦我們和青少年建立好關係,許多事情他們就能聽進去,彼此意見不同的紛爭也就容易化解。

記得我兒子的高中老師曾在家長會時對家長們說:"孩子已經長大了,要讓他們學習自我管理,父母們不要焦急,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與孩子建立好關係,態度溫和堅定,對孩子有信心放手讓孩子犯錯的無為而治,不過多干預順其自然,父母從教練轉向啦啦隊的角色,給予鼓勵而非訓斥。當然,唯有父母放下對孩子過多的期待,才能做到以上的一切。

父母難為,下一次再與你繼續分享《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 遙的沙龍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蕭 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4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如何愛才能讓孩子在面對人生時更加獨立負責、從容自若,且更加正直善良、幸福美滿?
Thumbnail
2023/02/24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如何愛才能讓孩子在面對人生時更加獨立負責、從容自若,且更加正直善良、幸福美滿?
Thumbnail
2023/01/03
愛孩子卻用錯方式時,哪怕付出所有的時間、財富、甚至生命,也未必能讓孩子幸福。 在教育孩子上,猶太人算是世界最成功的民族。這個只佔全球人口0.2%的民族,卻美國最有錢的企業家中佔了一半的席次,佔諾貝爾得奬者的20%,美國名牌大學教授中也有大約30%是猶太人。中國人富不過三代,但猶太家族的産業卻是代代
Thumbnail
2023/01/03
愛孩子卻用錯方式時,哪怕付出所有的時間、財富、甚至生命,也未必能讓孩子幸福。 在教育孩子上,猶太人算是世界最成功的民族。這個只佔全球人口0.2%的民族,卻美國最有錢的企業家中佔了一半的席次,佔諾貝爾得奬者的20%,美國名牌大學教授中也有大約30%是猶太人。中國人富不過三代,但猶太家族的産業卻是代代
Thumbnail
2022/12/27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Thumbnail
2022/12/27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守紀律的孩子,通常也與不快樂的孩子,劃上等號。因為不被團體認同的孩子,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如果你愛孩子,就必須要好好的管教。」小編彙整書籍中作者對於管教這議題所無處不散發出的人生智慧,願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喚起耐心與不妥協。
Thumbnail
不守紀律的孩子,通常也與不快樂的孩子,劃上等號。因為不被團體認同的孩子,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如果你愛孩子,就必須要好好的管教。」小編彙整書籍中作者對於管教這議題所無處不散發出的人生智慧,願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喚起耐心與不妥協。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中那個崇拜父母的寶貝變得開始鄙視我們,原本奉我們的話為聖旨的孩子開始用不以為然的眼神回我們:"你知道什麼?"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許多觀點和方法,我仔細讀,一一解鎖,有與趣的朋友不妨追蹤我,看看有沒有適
Thumbnail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中那個崇拜父母的寶貝變得開始鄙視我們,原本奉我們的話為聖旨的孩子開始用不以為然的眼神回我們:"你知道什麼?"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許多觀點和方法,我仔細讀,一一解鎖,有與趣的朋友不妨追蹤我,看看有沒有適
Thumbnail
“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
Thumbnail
“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Thumbnail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Thumbnail
如果父母少說話、多行動,他們與幼童相處的問題就能減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孩子常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就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了 知易行難的現況 但說的容易做的難,即便講到自己都感動,也難入孩子心,換句話說,父母常常不尊重自己說過的話,既不溫柔和也缺乏堅定。Btw不要再用"為你好"的方式一筆勾銷,這牽涉到父母
Thumbnail
如果父母少說話、多行動,他們與幼童相處的問題就能減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孩子常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就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了 知易行難的現況 但說的容易做的難,即便講到自己都感動,也難入孩子心,換句話說,父母常常不尊重自己說過的話,既不溫柔和也缺乏堅定。Btw不要再用"為你好"的方式一筆勾銷,這牽涉到父母
Thumbnail
孩子的存在為家庭帶來歡笑與感動,卻也時刻隱藏著一觸即發的不悅。當孩子持續犯錯,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與包容,若願意放下姿態理解孩子的心,便開啟了親子之間最深刻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孩子的存在為家庭帶來歡笑與感動,卻也時刻隱藏著一觸即發的不悅。當孩子持續犯錯,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與包容,若願意放下姿態理解孩子的心,便開啟了親子之間最深刻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