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趨勢專家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在2005年出版了「世界是平的」,立刻成為全球的暢銷書,他在書中詳細地分析資訊與網路革命如何剷平了世界,也改變了全球的工作流動,讓開發中的中產階級數量快速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幅增加世界對能源的需求。
2008年他又出了一本「世界又熱又平又擁擠—為何我們需要綠色革命」,他注意到,全球暖化,世界抹平以及人口暴增這三大攸關人類未來的現象,已經交錯形成一個複雜難解的威脅,人類也面臨幾個迫切的議題。
首先是能源和天然資源日漸減少,但是需求卻愈來愈高,而且全球財富流入能源生產國和石油獨裁者手中,在面對能源匱乏與價格高漲的情況下,地球將會分成有電的和沒電的兩種人。
除了能源之外,氣候變遷也將重創全世界,再加上人類自工業革命至今的破壞,將掏空地球的生態地基,佛里曼建議,現代人或許必須像舊約聖經裡製造方舟的諾亞,很努力的保存生物多樣性,才能躲過毀滅生態的浩劫。
從2008年「世界是熱的平的擠的」出版後,這十多年智慧型手機襲捲全球,隨時隨地可上網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生活步調,也加快科技的進展,更是迅速加大環境的壓力,全球生態系也面臨崩潰的臨界點
佛里曼觀察世界,從世界是平的,到世界又熱又擁擠,再到幾年前的世界是快的,他認為全球化,氣候變遷和科技這三個大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正在快速重新塑造現代世界,也快速的改變地球的面貌。
最近他所提出最新的描述是世界已從平的,和快的,變成深的和通靈的。
在西元二千年時,科技讓更多人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及更多的方式競爭或合作,那時候佛里曼給這種趨勢取個很容易理解的名詞:「世界是平的」,因為所有人都可以接觸到以前無法接觸的人。
然後從2007年起,出現的智慧型手機、雲端、大數據以及AI技術,這些科技讓我們能以很簡單的方式處理很複雜的事情,比如只要在手機輕輕一按,就能叫計程車,付錢給計程車,還可以給司機評分,這一切過程只要輕輕一按通通搞定,把複雜全都抽離隱藏起來了。
到了現在,佛里曼認為世界進入第三階段,從平的、快的,進入到深的和通靈的。只要使用這些方便的科技,我們的心理特性就會被掌握,AI將會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想買那些食品雜貨,藥品或任何需求,科技會通靈般預知我們的一切。
面對全球化、氣候與科技三大力量的交互作用,人人無法自外其身,佛里曼提出幾個建議。
首先,氣候變遷全面影響我們生存的環境與生態,關鍵字已從「以後」變成「當下」,也就是說,無論你要救什麼,現在就要趕快去救,否則以後就來不及了。
至於全球化的影響,從一個相互連接的世界,變成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也會產生一種很弔詭的現象:「你的朋友可能比你的敵人早消滅你;而對手的衰弱會比對手的崛起更加危險。」
科技的進展讓機器跟人一樣可以學習與推理,進而操控我們,因此企業必須能夠使用AI與大數據,擁有預測,客製化及自動化的能力,否則就被淘汰了。
佛里曼建議不管對於企業,國家以及個人,面對這巨變的時代,需要具備兩種能力,一種是復原力,因為挫折與失敗是必然的;另一種是推動力,要主動選擇與行動,而不是被改變推著走,甚至期待這些劇變可以消失不見。
但是如何才能擁有復原力和推進力,佛里曼認為應該向大自然學習,他提出八種生存策略。
首先要是適應力。演化型塑地球的面貌,最終存活下來的不是最強大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環境的。
第二是大地之母有創業精神,因為自然界中只要出現空白處,就會創造出一種完全適應那個地方的植物或動物來填補。
第三是多樣化,所有地方都用許多物種來測試,然後最適合環境的存活下來,而且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是最具有復原力和推進能力的。
第四是永續的,在自然界裡沒有任何東西被浪費,所有物質是永遠循環再利用的。
第五是複雜化,在自然界所有個體,包括土壤、植物動物等等,都會彼此共同建立起某種連結關係,最終形成複雜的適應方式,這種複雜也最具復原力和推進力。
第六是大自然是混血且非正統的,自然界沒有教條主義,透過突變接受任何嘗試與變化,永遠在實驗中與測試中。
第七是終身學習者,透過突變產生新的基因組合,並且立刻拿來應用,大自然永遠在學習與行動應用中。
最後是大自然相信破產原則,會立刻殺掉所有失敗作品,將資源與能量重新運用,用來滋養成功的產品。
聯合國2015年提出的永續發展17項目標,提供每個民眾到企業與國家可以執行的行動項目,這些幾乎就是佛里曼建議的具體展現,而且就如他所說的,關鍵字已從「以後」變成「當下」,現在就要趕快行動,否則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