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要幫助一個人改變,需要先改變那個引領他的人。
曾經晤談到一位真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的客人,讀了他之前的職訓紀錄,每一次都是被動又消極的度完,然後留下了「沒有就業動機」就結案了。家長很心急,就像先前很積極的尋找訓練資源一樣,很積極的希望有人可以協助他就業,輾轉到我面前。
第一次晤談時,我就知道他需要花很多時間建立關係,要信任才可以談進去,第二次見面時,我知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但卻擔心被看輕,講了一些看似厲害,但實際上他沒有辦法達成的想望,第三次見面,終於心花開了,我開始讓他知道我可以幫忙什麼,把合作的決定權交給他。
總會遇到這樣需要花時間建立關係,才能進入服務的客人。
不過這位客人很特別,第一次晤談我就知道,今天要幫助他改變,得先改變他的家長對障礙者就業的看法,所以第一次見面,同樣花了一些時間跟家長說明不同樣態的服務,第二次見面,跟家長說明我看到的孩子,是真的需要我們協助的孩子,但他需要一些時間準備,再次跟家長說明了一些準備的資源,每次從家長的回饋就可以知道,雖然一方面擔心孩子的能力不好,但也一方面擔心孩子能力被看輕了,甚至對障礙者有帶有貶抑的刻板印象,第三次見面,我邀請家長一起去參觀庇護工場。
別的先不說,如何讓客人接受自己能力現況,從家長回饋的這些言語,我就覺得是個難,這樣的事情,沒有對錯,但如果今天家長沒有一個合理的期待,不走出來某部分或許是孩子可以做的最好選擇。
換個環境晤談,效果真的差很多。
有的時候,就是需要個希望感,去看到庇護工場裡面的每一位庇護員工工作的樣子,家長知道跟自己原先想的不一樣,連帶也有畫面想像,如果孩子從在家軟爛變成工場裡有活力又能獨立作業的工作者......
每一次晤談結束,總跟這位家長說說孩子的好,說說我看到的無助,說說他的想法對孩子而言有多重要,然後說說之後如果跟孩子開啟合作我會需要他的協助與支持,雖然每次晤談後我知道他最擔心的還是我會不會跟其他人一樣拒絕他的孩子,我也只能跟他說,我盡可能的讓孩子知道,我伸出手在等他一起試試看,就等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