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象與騎象人 | 結合現代科學與古老智慧的幸福假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hoto by MarthijnBrinks on Unsplash

Photo by MarthijnBrinks on Unsplash

單看書名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象與騎象人》這本書的主題,不過用英文書名我覺得比較貼切:The Happiness Hypothesis,幸福假說。作者用大象比喻我們的「心」,騎象人代表我們的「智」,而騎象人與大象之間存在著互相合作又矛盾的關係,影響著一個人的幸福。以前柏拉圖也曾經比喻過人的心靈就像兩匹馬,一批馬帥氣又自制,另一批粗魯又狂放,馬夫則必須努力駕馭兩匹馬:帥氣又自制的馬就是指內心好的情緒,像是熱情、榮譽感;粗魯又狂放的馬則是欲望和貪念這種有害的情緒。所以總結來說,這是一本探討人心的心理學書籍

比起柏拉圖的馬兒理論,作者更喜歡用象與騎象人來比喻人心,因為他認為我們的內心不能單靠馬夫控制韁繩一樣控制馬匹,人心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聽話的,就像我知道減肥不該吃炸物,但還是控制不了想吃炸物的慾望。騎象人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顧問,有意識的思考與計畫,讓人可以著眼於長期目標而非眼前的誘惑,而大象則是我們內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屬於內心自動化的部分。雖然理性的騎象人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但是單靠意志力的話,不可能長期強迫大象做他不想做的事,只有當大象跟騎象人的配合良好,才能發揮大象的優點。

這本書的作者叫強納森.海德(Johathan Haidt)是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更是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先鋒,大學時主修哲學,所以他對心理學的研究廣納哲學與社會學等系統,結合現代科技與古老的人性假設,這本書2006年在美國出版後一直是心理學界的指標書籍。

身為生科背景,這本書我讀得很開心,因為作者在書中每個章節的比喻都很生動有趣,他會從古今中外對各個議題的解釋開始,探討一個理論的脈絡,舉例來說,作者想探討以前人認為「逆境使人強大」,中文也有一句話叫做「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接著,海德就會實際從心理學面向的實驗數據舉證,加上神經科學研究壓力對人的影響,實際從科學角度為古代智慧加以改良成符合現代人的科學解釋

(以剛剛的案例來說,逆境有益的假設只對部分的人來說適用,這些人必須在正確的年紀碰到逆境:20歲前後,因為這個階段是一個人在形塑人格的重要時期,超過28歲才遇上逆境很容易形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另外他們必須有足夠的社會及心理資源,例如有親朋好友可以在身旁給予支持。)

雖然讀得很開心,但老實說有讀的有點辛苦,因為有哲學系背景的作者,探討的內容可能對我來說還有點太艱深了,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收穫很多。

正向心理學的目標就是要幫大家找到幸福和意義,這本書則是作者兼具科學、哲學、宗教與人類學的理論,融合中西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智慧,包含柏拉圖、孔子、佛陀到佛洛伊德,數千年以來,人們不停探索「人性」相關問題,像是什麼是人心、愛、幸福與道德,他也考察了不同宗教包含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對於人性的闡釋,再輔以現代科學實驗,讓整本書內容豐富又不會淪為一般的勵志書籍。

你是大象也是騎象人

現代很多自我管理的書籍都強調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無非是為了管理心中那頭桀傲不拘的大象,並且研究許多養成好習慣的方法,像《原子習慣》中提出一整套降低阻力、獎勵機制等方法,其實就是在幫助騎象人如何用不強迫的方式跟大象展開合作。為什麼控制自己的大腦這麼困難?

從演化的歷程來看,六億多年前的一團神經元組合形成最原始的大腦,從那之後,大腦就不停地進化,到了兩百萬年前,大腦已經變大很多,擁有複雜的自動化能力,像是合作能力、對抗威脅的能力,這部分就是心理的大象。一直到兩萬年前,語言、推理和規劃等控制化能力,也就是騎象人也突然出現,至今不停在進化。雖然我們覺得我們的推理、規劃能力已經很好了,但是跟發展百萬年的自動化系統比起來,控制化系統就像小嬰兒一樣,還非常不成熟。

這也是為什麼單靠自制力,控制化系統很難打敗自動化系統,因為控制化系統就像繃緊的肌肉一樣,很快就會疲勞無力,而自動化系統是全年無休的本能反應:看到食物就想吃、遇到困難想逃避、玩手機等有立即獎勵的活動則這麼吸引人。

除了自動化的行為之外,大象的情感反應也非常原始,研究發現,大腦隨時都在感受「喜歡」或「不喜歡」,其中又出於自我保護,大腦對「不喜歡」的反應更強烈、更持久。想要改變大象的思維,首先要了解,對大象來說什麼是幸福?大象喜歡什麼?接下來才能對大象進行改變思維的訓練。

幸福的兩個原則

在這裡不是要討論什麼能讓人幸福,像是金錢、升官或是特定目標這種明確的定義,而是對大腦來說,真的能引起化學反應的兩個原則。

  1. 進展原則。我們追求一個目標時,雖然達成目標的一瞬間非常開心,例如存到人生第一桶金,但是這種開心在做到的那一刻,可能帶給你幾個小時或是幾天的興奮,之後很快就會趨於平靜。其實讓大腦感到愉悅的是「過程中進步的感覺」,而達成目標反而是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2. 適應原則。人的幸福基準是以當下的生活來做比較。例如,假設你中了樂透,買了新房、生活條件也比以前好很多,但是幾個月後,新生活已經改變了你的生活基準,所以你的神經細胞反應趨於緩和,最終大腦適應新生活之後,還是回歸你幸福的起點,也就是大腦的預設幸福基準。

如果以上兩種說法成立,那麼我們都被困在幸福水車上了,因為靠著追求外在事物來追尋幸福,最終只是拉高你對幸福的要求,很難讓心裡的大象獲得滿足。

第三個影響幸福基準的因子:基因

除了以上兩點影響幸福的因子之外,以往心理學派往往認為,生長環境塑造一個人的個性,童年遭受創傷使得一個人長大容易悲觀、憂鬱;而父母給予足夠關愛與支持的孩子長達則會成為幸福感較強的人,但作者提出許多雙胞胎案例都證明,基因對幸福感的基準影響也很大。在倫敦有一對雙胞胎,自嬰兒時期就由不同家庭領養,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但他們的生活軌跡卻幾乎一模一樣,幾乎同時離開學校、結婚、流產、生產,而且都生了兩個男孩一個女孩,這些也許跟個性沒有直接相關,但接下來他們都有一些跟一般人不同的小習慣,害怕一樣的東西,甚至當她們四十歲重逢時身上穿的衣服都幾乎一模一樣。

研究顯示,一個人平時的心情愉快程度有百分之五十到八十跟基因相關。左腦波活躍的人,用作者的話來說,就像中了「皮質樂透」,他們比較不容易害怕、焦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復原得比較快,可以說皮質左撇子的人天生的幸福基準比較高,再加上外在的生活條件及一些自己可控制的因子,就形成了正向心理學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方程式

H(幸福持久度)=S(遺傳幸福基準)+C(生活條件)+V(可控因素)

Happiness=biological Set point +Conditions of your life + Voluntary activities you do

S(遺傳幸福基準)-天生遺傳的幸福範圍

C(生活條件)-雖然因為剛剛說的適應原則,大部分外在條件不會有長期影響,但有五個因素的改善確實可以讓人更幸福,也很值得我們去追求:

  1. 噪音-長期噪音是人類一直無法適應的,更會干擾注意力並增加壓力,消除噪音是值得努力的。
  2. 通勤-通勤的壓力指數很高,除非你能提早出門享受放鬆的交通時光,否則是否為了較大的房子而搬到遠一點的地方,需要好好斟酌。
  3. 自我掌控感-以噪音與通勤為例,他們之所以造成龐大心理壓力,一部分就是因為我們沒辦法掌控他。研究顯示,如果提升一個人的掌控感,有助提升他的參與度、活力及快樂,還能更長壽。
  4. 羞愧-當人心裡有意識到自己的缺陷,就會把注意力放在缺陷上,增加心理負擔。如果可以消除羞愧來源,自然也能卸下心理負擔,變得更自信、更快樂。
  5. 人際關係-這也是五個外在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好的人際關係讓人更快樂,而我們永遠無法適應人與人的衝突。當我們跟他人-不管是朋友或同事發生衝突,就算沒看到對方,衝突還是會縈繞在腦中。而健康的人際關係則能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持續感。這也是為什麼花時間加班賺錢,還不如多花時間陪伴家人帶來的幸福。

V(可控因素)-研究已經顯示追求物質滿足的人不會比較幸福,但我們可以透過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達到提升愉悅和滿足感,進而提升幸福感。

  1. 愉悅-來自感官的滿足,像是食物、性愛、聽音樂或微風輕拂等刺激感官的享受。這種行為需適量攝取,否則就會有邊際效應遞減的效果。但是大象很容易不知節制,例如一不小心吃下太多冰淇淋,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騎象人出馬,鼓勵大象進行下一個活動了。
  2. 滿足感-可以說是追求長期幸福的主要方法了,人人都有發揮自己專長的渴望,而全心投入,發揮所長達到心流狀態時能夠得到滿足感,進而感受到幸福,而且比感官愉悅帶來的幸福更持久。

改變情感型態的方法

但如果有人天生就是皮質右撇子,容易感受到負面情感,靠意志力要改變情感型態很困難,就像你叫內向的人外向一點一樣,他可能可以ㄍㄧㄥ一下下,但沒辦法演一輩子。透過以下三種行動,加上長時間的練習則可以訓練騎象人更接近大象的想法,在大象陷入負面情緒時改變他的想法。

1. 冥想、靜坐-透過靜坐,專注凝神,腦袋放空,就能更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還會有許多附帶好處,像是提高自尊心與同理心,甚至提升記憶力。不過剛開始練習靜坐會很困難,容易分心甚至失敗,但這個過程就是在訓練你心中的大象學會謙卑與耐心,最終改變他的自動化思考過程

2. 認知療法-如同前面提到,大象會產生許多自動化思考的想法,尤其是沮喪憂鬱的人在遇到事情出錯時,更容易產生思考扭曲,把不好的事情怪到自己身上。而認知療法就是為了打破這種思考的負面循環,訓練一個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負面想法寫下來,指出其中扭曲的地方,再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確的思考方式,久而久之,他的想法會更貼近真實,焦慮、沮喪的情緒也可以消退。

3. 百憂解-作者以百憂解代表所有抗憂鬱藥物,服用百憂解的人大腦神經突觸中的血清素會比較高,可以減緩沮喪、焦慮引起的失調、恐慌、強迫症等等。不過抗憂鬱藥物當然得經過醫生評估後才能服用。

結語

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節,作者把探討的主題從「幸福的意義」又拉高一個層次到「人生的意義」,到這個章節就更加哲學了,而且也沒有標準答案,甚至「人生」這個詞沒有標準定義。

前面講到幸福方程式,把影響幸福的因子歸類為三大類,其中最重要的因子同時也是令我們感受到人生意義的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V(可控因素)的滿足感,才能帶來長期而持久的幸福,總結來說,最重要的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愛,包括友情、親情跟愛情等人際關係,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需要情感依附,沒有安全的依戀我們很難快樂起來,就像社會統計也證明,有參與社區活動或宗教活動的退休人家過得比較快樂一樣。

第二個最重要的條件則是工作,你也可以說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全力追求,達到投入與心流的感覺。工作的定義很廣泛,學生、全職家庭主婦都算,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和水才能成長茂密一樣,人需要愛與工作,並全心投入。就像佛洛伊德說的,一旦生理需求滿足了,接下來就會追求愛,接著就是別人的尊重,別人的尊重大部分就是透過工作來達到。

現在看完這本書,默默的很欽佩以前的人對人性的研究之透徹,現代人比他們多活了幾百年到幾千年,我們對「幸福」的瞭解其實沒有比他們多多少,也許最複雜的問題,有著最簡單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在很久以前就被解答了,我們只需要運用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科學的集合,或許能找到答案。

最後作者總結: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們能夠直接找到、獲得或實現的東西,必須先具備一定條件,然後再耐心等待。有些條件在自己本身,比如個人性格的不同層次及部分的連貫一致,有些條件則在自己與其他事物間的關係:就跟植物需要陽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長、繁茂一樣,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樣,能從群體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只有這樣,才能過有意義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與這幾個客體之間建立美滿的關係,人生的目的及意義就會自然浮現出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作者的另一本鉅作:「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我覺得也很精彩
avatar-img
采采說書的沙龍
172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采采說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6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2024/02/26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2024/01/16
談判對誰都很重要,因為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是個參與者。談判的過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瞭解之上。這篇文章為你介紹了許多買車的談判技巧,提出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達到雙贏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分享了作者的實戰經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改善談判技巧,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歡迎單次贊助或訂閱,給予小小的鼓勵!
Thumbnail
2024/01/16
談判對誰都很重要,因為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是個參與者。談判的過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瞭解之上。這篇文章為你介紹了許多買車的談判技巧,提出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達到雙贏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分享了作者的實戰經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改善談判技巧,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歡迎單次贊助或訂閱,給予小小的鼓勵!
Thumbnail
2023/10/05
小時候做錯事情,媽媽總是會叫我們「好好反省,思考自己錯在哪裡!」反省,是一個跟自己對話的行為,主動關注自己的想法跟感受,並且在與自己的對話中了解自己的想法。這是一項人類特有的行為,其他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這也是區分人類跟其他物種最重要的演化進展之一。
Thumbnail
2023/10/05
小時候做錯事情,媽媽總是會叫我們「好好反省,思考自己錯在哪裡!」反省,是一個跟自己對話的行為,主動關注自己的想法跟感受,並且在與自己的對話中了解自己的想法。這是一項人類特有的行為,其他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這也是區分人類跟其他物種最重要的演化進展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的心,是一頭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強納森‧海德著作,一本講述正向心理學的著作,比起常見的心靈成長的雞湯書籍,這本書用更學術的角度去告訴讀者如何獲得幸福、還有如何讓「大象」與「騎象人」彼此互助合作,並在書中告訴我們兩者遇到困難或是選擇
Thumbnail
我們的心,是一頭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強納森‧海德著作,一本講述正向心理學的著作,比起常見的心靈成長的雞湯書籍,這本書用更學術的角度去告訴讀者如何獲得幸福、還有如何讓「大象」與「騎象人」彼此互助合作,並在書中告訴我們兩者遇到困難或是選擇
Thumbnail
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 這本書有一個特別的地方,用最簡單的分類舉例,來讓讀者更清楚每一篇章所述說的內容為何?如:幸福來自何處,在古老觀念理會說「幸福只能內求諸心。」,可現代理論會說「幸福來自內心,也來自外在。」,藉由一句話對比,讓我們更清楚。
Thumbnail
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 這本書有一個特別的地方,用最簡單的分類舉例,來讓讀者更清楚每一篇章所述說的內容為何?如:幸福來自何處,在古老觀念理會說「幸福只能內求諸心。」,可現代理論會說「幸福來自內心,也來自外在。」,藉由一句話對比,讓我們更清楚。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想改變,卻總是改變不了呢?我們一部分的自我,可能想要早上五點起床,讓自己在上班前還有時間閱讀、運動,但是另一部分的自我,一大早在黑暗中醒來,卻蜷縮在溫暖的棉被中賴床。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理智面與情感面的相互糾結的過程。在《象與騎象人》中,作者認為:人類的情感面是一頭大象,理智面則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想改變,卻總是改變不了呢?我們一部分的自我,可能想要早上五點起床,讓自己在上班前還有時間閱讀、運動,但是另一部分的自我,一大早在黑暗中醒來,卻蜷縮在溫暖的棉被中賴床。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理智面與情感面的相互糾結的過程。在《象與騎象人》中,作者認為:人類的情感面是一頭大象,理智面則
Thumbnail
單看書名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象與騎象人》這本書的主題,不過用英文書名我覺得比較貼切:The Happiness Hypothesis,幸福假說。作者用大象比喻我們的「心」,騎象人代表我們的「智」,而騎象人與大象之間存在著互相合作又矛盾的關係,影響著一個人的幸福。
Thumbnail
單看書名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象與騎象人》這本書的主題,不過用英文書名我覺得比較貼切:The Happiness Hypothesis,幸福假說。作者用大象比喻我們的「心」,騎象人代表我們的「智」,而騎象人與大象之間存在著互相合作又矛盾的關係,影響著一個人的幸福。
Thumbnail
明知道該早睡、明知道手搖飲不宜每天一杯,許多許多腦子明知道,身體卻好像不聽使喚。大象是我們放任不受拘束的「心」,而我們的「智」是那位騎象人。懂得馭象,才能邁向真正自由的人生。
Thumbnail
明知道該早睡、明知道手搖飲不宜每天一杯,許多許多腦子明知道,身體卻好像不聽使喚。大象是我們放任不受拘束的「心」,而我們的「智」是那位騎象人。懂得馭象,才能邁向真正自由的人生。
Thumbnail
作者開頭便提到,我們的「心」就像是一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則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 這次的書籍分享根據本書的主要提問「如何找到幸福?」來展開,希望可以讓大家對這本書有初步的認識。
Thumbnail
作者開頭便提到,我們的「心」就像是一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則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 這次的書籍分享根據本書的主要提問「如何找到幸福?」來展開,希望可以讓大家對這本書有初步的認識。
Thumbnail
書名:《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 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 出版社:樂金文化                                                   本書引用「象與騎象人」的形象來形容理性與感性,大象代表感性,騎手代表理性。
Thumbnail
書名:《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 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 出版社:樂金文化                                                   本書引用「象與騎象人」的形象來形容理性與感性,大象代表感性,騎手代表理性。
Thumbnail
改變讓你變更優秀,誰不想啊,可【改變真難】!難在你沒有『對方法』讓改變變得【好玩】、【輕鬆做到】 為甚麼老是改不了? 人是一種感性為主的動物,在人的大腦住了兩個象,1是大象,2是騎象人,大象是感性的,騎象人是理性。 當你要選擇時 這兩個象在看甜品吃/不吃,流口水的大象告訢自己:快拿起來吃啊
Thumbnail
改變讓你變更優秀,誰不想啊,可【改變真難】!難在你沒有『對方法』讓改變變得【好玩】、【輕鬆做到】 為甚麼老是改不了? 人是一種感性為主的動物,在人的大腦住了兩個象,1是大象,2是騎象人,大象是感性的,騎象人是理性。 當你要選擇時 這兩個象在看甜品吃/不吃,流口水的大象告訢自己:快拿起來吃啊
Thumbnail
我們的心,像是一頭放任的大象。 我們的智,像是一個希望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者。 心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事,結果離開快樂越來越遠。 如何引導大象與騎象者以協調的步伐走上快樂之道? 只要懂得善用老智慧及新科學、掌握自己的潛能與限制, 就能實現快樂,過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的心,像是一頭放任的大象。 我們的智,像是一個希望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者。 心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事,結果離開快樂越來越遠。 如何引導大象與騎象者以協調的步伐走上快樂之道? 只要懂得善用老智慧及新科學、掌握自己的潛能與限制, 就能實現快樂,過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