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早晨,我備車要送小晴上學。
小晴上車後,看到後座躺著爸爸的鞋,氣噗噗的抱怨:
「爸爸鞋子都亂放,每次都這樣﹗」
「這樣我很難坐上去。」
「爸爸不能自己放好嗎?」
小晴的抱怨,引發我心不悅,直覺孩子愛計較。
當下真想衝著對她說 :
「爸爸的鞋沒放好,妳順手放一下是會怎樣?」
「小事幫點忙,很難嗎 ? 」
「妳在生什麼氣? 這麼愛計較!」
這些話,想說卻沒說出口,只在心裡滴咕,霎時感到自己好軟弱。
過去,依據直覺強勢回應孩子,氣勢十足。現在卻被軟弱取代而默然無語。
然而,直覺作風強硬,不許氣勢消隱,總想將軟弱除盡。
終究直覺沒占上風,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後,才對小晴說:「妳先把爸爸的鞋子放到後行李廂去。」
小晴聽了仍不開心,邊做邊碎念:
「媽媽,有時候我忘記關燈,妳不是都叫我自己去關掉。」
「爸爸怎麼可以這樣,都不自己放好,這是不好的習慣。」
孩子說的都是實話,但我心裡卻憂慮孩子劃清界線太過認真,無意間傷及家人情感。被界線框架制約,又如何練就寬大的胸懷。
而我過去遇事,慣用強勢回應,往往只顧及自己想表達的,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當下贏了氣勢,卻輸了情感,這些都不是最佳狀態。
所以,強勢、氣勢都是該被收斂的東西。
....................................................
「嗯~,小晴妳說的沒錯,我們都要有好習慣。」
「爸爸鞋子用完沒有歸位,真的不太好。」
「對阿!」小晴感到被我認同。
「媽媽會找機會,跟爸爸說這件事情。」
「不過,這次要請妳先幫忙,把鞋拿到後行李廂去放。」
「我已經放好了」
「媽媽,妳要記得跟爸爸說喔!」小晴期待地說。
我給孩子的引導,應該有所疏漏。但我深信,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養孩子的第一順位。而孩子願意聽我說,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不容忽視的前提。我慶幸自己終於學會軟弱。
堅守了親子良好關係,最終還是得處理疏漏之處,擔憂的問題。
好習慣的養成固然重要,但我擔憂孩子以此法則,過度劃分界線。極端性的論斷對與錯,疏忽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依情感角度,界線有時是模糊的,有時甚至必須暫時把界線拿掉。如何讓孩子明白這些,我實在不知如何做,模糊地帶不是用教的,她就能看得清。
我只能依當時心靈狀態與孩子分享 :
「晴,家人是不是常有互相幫忙的時候。」
「當下,我們會先依家人需求提供協助,還是先論家人的對、錯,該與不該?」
「我們提供協助之後,模糊地帶就會產生。」
「模糊地帶即是彈性區域,裏頭有善解心、包容心、同理心...,我統稱為愛。」
「理解當事者、去同理對方,先提供協助。這樣做並非認同,更不是縱容。」 「只是得再找對的時間,做好溝通協調,這事才會走向美好的完結。」
「我認為,爸爸的現況非常適用【被善解、被包容】,妳說是嗎?」
「剛才妳幫爸爸將鞋放好,表示妳懂得善解與包容,謝謝妳這麼懂事。」
話說到此,高一的小晴,氣噗噗大致已退散。
我對孩子心靈分享,比較像是在講大道哩。所幸,孩子聽得進去了。
這件事就這樣收場,希望孩子她爸能明白,她的女兒很重視好習慣這件事情,除了理解孩子氣噗噗的心情,把自我要求身體力行能做得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