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為什麼語文能力需要「刻意練習」?那說話也要學嗎?
讀文學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嗎?
什麼是語言權?有「正統」的語言嗎?
為什麼瑞典國文教育重視「文脈結構可視化」?
不斷提醒學生不論閱讀或寫作,都要把「紅線」抓好?
以上這些問題出現在封底藍字套黃底,還沒翻開書籍,就已用力刺激我的思辨神經,然後,我在想,我的國文課的目的(教學目標/教學初衷)是什麼?一點點懺悔,我的國文課都做了什麼了⋯⋯
延續自己文章「我思,我在,我改變。《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上)」,在遇見瑞典後,回頭省視身在臺灣教育現場的自己,持續紀錄、調整和改變。
全書內容分為三篇章,我看到的關鍵字是:語文能力、文學和語言。
一、語文能力、刻意練習、打動人
面對某一議題,在接受大量訊息後,消化、思辨、組織,然後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清楚適切地呈現,進而說服或打動他人,這需要好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教學端的重要目標。
意見表達要得體適切,那表達內容重點就不能漫無目的或百花齊放。瑞典在閱讀與寫作的教學中,皆刻意練習並提醒學生抓緊「文脈」,看似單調枯燥,但抓緊這條紅線,確實是臺灣學生需要努力的部分,也是對我而言很好的教學提示。
社會參與有很重要的一環是議題討論,如作者所說,臺灣太多要「打倒」對方的表現,但更重要的是「打動」人的學習。說服他人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是,說服主題也從來都沒在國文課本中缺席,但學生為什麼好像很少掌握其中精髓?相當認同作者提到「修辭的功能是打動人,而不能讓一個人說的話成為真理。」沒有人能為「真理」代言,很多社會議題太過複雜本來也就沒有「正確答案」,討論的目的在於意見的交流,在往來的對話中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並進而打動更多人。走筆至此自己在想,若是好好教這樣的觀念,會不會臺灣社會的對立風氣可以稍稍降低些(好啦有點自以為是了但真心希望呀)
二、文學,有用?無用?
過往國文教學,大多將抒情傳統發揮到極致,把每個學生都當作未來作家培養,進行文章賞析時大多只有一種標準,進行文章分析時大多走一種意境意象化風格評論。為什麼好?你知道的(其實知道的人還真的不多)那是一種感覺。有感覺能懂得好像比較厲害?不懂的沒感覺的好像不會生活?懂得的人們啊自己縮成了一個小小小小的圈圈,把似懂非懂的人若有似無的排斥在外,殊不知,很多時候被排斥在外的是自己。
感覺很主觀,感受需要經驗引領,也難怪許多人會覺得文學哪有什麼用。
以上文字完全沒有要引戰的意思,只是存在自己心中的一點感想和些許的惋惜。
蠻認同作者提到瑞典的文學教育理念:文學不應該拿來考試,畢竟多以感受為重的學習,實在很難說你的滿紙辛酸淚和我的一把荒唐言,孰高孰低。當去除了考試的這個目的,文學才真的能夠輕盈起來,那些過往加諸於文學肩上的道德、認同等,真的太重了。文學不只是讀書人、士大夫的禮義廉恥,文學也可以是市井小民、街頭巷尾的插科打諢。如此一來,文學將不再停滯於學校課堂之中,文學是閱讀許多人的人生,隨時都可以開始。文學閱讀,絕對是出入知性和感性,遇見他人看見自己,吸收知識訓練思辨,認識社會豐富自己,最好的方式。
三、用語言探究語言
這個篇章真的很有意思,在生活之中、各項議題背後,語言確實無所不在。
瑞典課綱對於語言學知識的學習的兩個堅持:
其一、進行科普、學術文體的閱讀寫作練習時,以語文領域(語言學和文學理論)的文章為主。
其二、練習至少使用一種語言學的概念或工具來分析語言。
以上兩個堅持,給予我自己的教學很好的提示。當(教學時、出題時)被要求要跨域時,面對不熟悉的科普知識,難免卻步,但相關的語言學和文學理論著手,確實也能訓練到科普或學術文體類型的技能,畢竟,教閱讀與寫作,實在不該停留在知識的傳授或堆積。
在說與聽之間,語言如何形塑人類思想,引發行動決策和價值判斷。語言可以是解決社會爭端的關鍵,畢竟人們認識、定義這個世界,就是使用「語言」。語言與社會、歷史、人生或是縮小至議題性的性別、階級、人權等關係,比起當成一門學問探究,學生其實對這一類的素材頗有興趣。例如:生活中罵人的話使用女字偏旁出現的機率背後的意義?阿根廷國名跟銀的關係?語言霸權和認同等。
近年,漸趨重視雙語、母語教學,在這樣的趨勢中逐漸形成的多語社會,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刺激,因為不同語言的思考迴路是截然不同的。一個國家就算有主要通行語言,不代表不能有其他少數語言共存,如何給予不同語言應得的尊重和空間,並更豐富我們使用語言的經驗,是我們需要也可以學習的。
探究語言不是只能深入研究,而是要去接觸去理解,為自己看待世界多添各色濾鏡,我們會發現這世界真的特例又多元,然後小小的我們在其中,又如何能不去寬容去善待來到身邊的人事物。
看完這本書,我引導自己使用不同濾鏡觀看過往的教學,我質疑、我練習、我思辨、我開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