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W2 庭爺週記|三個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112年第二週,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以及拓展人脈。這實在讓我佩服,其實我也想過要再讀過研究所,但因為各項綜合原因,就一直推遲這個計畫。

我認真思考這位朋友的話,真的如他所講的,一般人想要突破自己的人脈圈子,似乎真的相當困難。畢竟工作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數如果不是從事業務工作,或是自行創業者,我想很難會去再去開拓新的人脈,更別說主動去認識更高圈層的人士。

再加上,剛好有次有位夥伴問我:「如何突破自己既有的人脈圈層,這個能力稱做什麼?」我才驚覺到,原來我早就擁有了”破圈能力”。主動與自己既有的人脈圈層以外的人士交流,甚至還會主動向這些人請教,這些動作已經是我的生活日常。

夥伴問我,要如何擁有這樣的能力?其實我也說不出所以然,但我只是單純的: 1.好奇。2.學習。這兩個心態。

1.好奇這些人到底是怎樣能夠創造出成績,能夠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

2.學習這些人的腦袋裡的認知,他們遇到事情的直覺反應是什麼?

也可能因為有這樣的習慣,讓我現在遇到很多事情,都會有一樣的想法跟觀點。

我想這個能力,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思想上的維度提升,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事情。看到了許多已經很成功的人士,依舊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事業以及生活,這就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所以跟這些人互動、相處,對我現在來說,是相當愉快的一件事情,但初期的我也是會恐懼、排斥跟既有人脈圈以外的人士認識。

當初也只是硬著頭皮去做這件事:參加社團,才開始慢慢地培養這個能力。從不會跟人家主動打招呼,到現在自然的與人互動,這也是相當漫長的”自修”過程。

2. 屏蔽能力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網路傳播迅速的年代。每天有多少資訊進入了你的腦袋?影響著你的情緒?拿最近發生的某位藝人受到家暴案件,還有網路瘋傳的流水席事件。不管真實性如何,但確實影響了許多人的心情,如何過濾每天經過我們腦袋的訊息就很重要了。

我認為屏蔽能力是現在人應該擁有的能力,從以前剛開始出社會工作時,我就覺得那些每天講八卦的人是都沒事情做嗎?如果要工作、要照顧家庭、要自我進修,哪有那麼多心力去重視別人家的雜事,去談論與自己無關緊要的事?後來我才明白,或許這也是老天給我的恩賜,讓我擁有與別人較強的屏蔽能力,但我想這個能力應該也是可以透過訓練得來。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不管任何平台都會推播你想看到的東西給你看,如果發現自己使用的媒體平台推播的都是八卦、負面資訊,那麼可能就是你在關注這些訊息的時間很長。如果想避免這種狀況,不想讓無關緊要的事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那麼下次再接收到這些訊息、影片,必須有意識的滑走,並在大腦告訴自己:這不關我的事。透過一次、兩次、無數次,我想就可以有效的過濾那些鋪天蓋地而來的訊息,吸收極其少數對人生有益的資訊。將寶貴的時間、稀缺的精力,專注在重要的人、事、物上,我想這不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嗎。

3. 自明能力

前幾天去找一個大哥泡茶,在聊天的過程當中,大哥忽然說了一句:「你實在不簡單。」我愣了一下,我反問大哥為什麼這樣說?大哥說:「你年紀輕輕的居然懂那麼多事情,而且跟人互動的應對進退也知分寸,實在不簡單。」我跟大哥說:「我也不年輕了啊,再過幾年也要邁入不惑之年了。」

透過大哥的提醒,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會跟別人聊天泡茶,這也是一種能力啊。為什麼會對這件小事特別有感呢?不知道是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還是自己個性使然,讓我很容易自我貶低。我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想也有可能是因為經常接觸高層次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十分平凡,甚至輸人家很多。

後來透過閱讀才知道,人們會習慣性的自我否定,是為了讓自己避免危險當中,這在遠古時代十分重要,如果認為自己十分強壯、厲害,很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當中。但在現在社會,太嚴重的自我否定,反而會讓自己搞砸很多事情,甚至在還沒執行前就被自己推翻了。就算有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讓自己落入”冒牌者心態”,這其實對身心成長不是件好事。

透過這次的事件發生,我發現要讓自己擁有”自明能力”,清楚知道自己有哪些能力、有優勢,要適時的展現自己的優勢,但又不是”自我膨脹”、”自以為是”。這兩者的差別,我想就在於自己是否下過功夫,然後真正的轉換成自身的能力。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要透過下苦功才能獲得,也要肯定自己的付出,看重自己的努力以及獲得的經驗,時常提醒自己,”因為投入,所以值得”。

本週份的自省體會,與君共學、與君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庭爺的沙龍
18會員
112內容數
庭爺是在上市壽險公司服務,擔任業務經理一職。平時就有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用部落格來紀錄及與大家分享。 文章類別大致上有 #業務生活 #銷售技巧 #理財資訊 #親子教養 #勵志故事 等等~ 希望大家會喜歡~
庭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這篇文章探討了「宿命論」的哲學觀點,如何幫助人們以更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挑戰與困境。文章以「一切都是必然」為核心思想,引導讀者從情緒的束縛中解脫,以更高層次的視角看待人生的成功與失敗。
Thumbnail
2025/04/10
這篇文章探討了「宿命論」的哲學觀點,如何幫助人們以更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挑戰與困境。文章以「一切都是必然」為核心思想,引導讀者從情緒的束縛中解脫,以更高層次的視角看待人生的成功與失敗。
Thumbnail
2025/03/27
探討了社群媒體上充斥負面新聞的現象,以及這些負面訊息對個人情緒和社會的影響。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為何選擇不關注負面新聞,並提出三種方法來打破負面循環:設立情緒邊界、停止轉載負面新聞和多分享美好的事物。文章最後強調,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正向行動,而非情緒化的反應,呼籲讀者從自身做起,成為正能量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3/27
探討了社群媒體上充斥負面新聞的現象,以及這些負面訊息對個人情緒和社會的影響。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為何選擇不關注負面新聞,並提出三種方法來打破負面循環:設立情緒邊界、停止轉載負面新聞和多分享美好的事物。文章最後強調,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正向行動,而非情緒化的反應,呼籲讀者從自身做起,成為正能量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3/19
爸爸巧妙化解孩子與老師的衝突,透過鼓勵孩子主動提問,改善親子關係和學習狀況。文中反思傳統教育方式,並強調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19
爸爸巧妙化解孩子與老師的衝突,透過鼓勵孩子主動提問,改善親子關係和學習狀況。文中反思傳統教育方式,並強調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目前,你非常希望掌握的3種技能。為什麼? 當朋友越貼近我的生活,越覺得我不懂得過生活,只忙於工作。為何有此一說呢?我工作型態比較特殊,時間可以掌控,較少突發事件,若真的想休息,我往往會找理由推掉當天的工作,讓自己好好休息。所謂的休息,就真的是休息,滑個手機,聽TED演講,或是在方格子寫作。朋友們都覺
Thumbnail
目前,你非常希望掌握的3種技能。為什麼? 當朋友越貼近我的生活,越覺得我不懂得過生活,只忙於工作。為何有此一說呢?我工作型態比較特殊,時間可以掌控,較少突發事件,若真的想休息,我往往會找理由推掉當天的工作,讓自己好好休息。所謂的休息,就真的是休息,滑個手機,聽TED演講,或是在方格子寫作。朋友們都覺
Thumbnail
鼓勵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應該是現在很常碰到的課題,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跨出舒適圈,恐怕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很多人會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勇氣,畢竟要跨出原本的舒服圈子,到一個不太舒服的環境,總是會有一點壓力要承擔。
Thumbnail
鼓勵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應該是現在很常碰到的課題,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跨出舒適圈,恐怕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很多人會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勇氣,畢竟要跨出原本的舒服圈子,到一個不太舒服的環境,總是會有一點壓力要承擔。
Thumbnail
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
Thumbnail
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
Thumbnail
這些也不是想特別給誰看,我想自己看得清楚更加重要!
Thumbnail
這些也不是想特別給誰看,我想自己看得清楚更加重要!
Thumbnail
遇過不少不認識的朋友會寫訊息或問我, 希望我這可以幫他做出人生重大選擇。 為什麼會想要尋找他人幫忙做決定呢? 其實是因為他太害怕看不到結果的未知, 怕做錯決定, 你會不會這樣呢? 的確有些決定選擇做錯的話, 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造成巨大成本去收復,甚至有難以收復的影響。 但到底要怎麼樣加強自己做決策
Thumbnail
遇過不少不認識的朋友會寫訊息或問我, 希望我這可以幫他做出人生重大選擇。 為什麼會想要尋找他人幫忙做決定呢? 其實是因為他太害怕看不到結果的未知, 怕做錯決定, 你會不會這樣呢? 的確有些決定選擇做錯的話, 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造成巨大成本去收復,甚至有難以收復的影響。 但到底要怎麼樣加強自己做決策
Thumbnail
「為什麼你遇到的八大人願意跟你講這麼多秘密?」 我並不會「相信我忍術」或是「相信我之呼吸:給我自白」這種特異功能,硬要說有什麼訣竅,那大概是用放開框架的態度去傾聽與追問。
Thumbnail
「為什麼你遇到的八大人願意跟你講這麼多秘密?」 我並不會「相信我忍術」或是「相信我之呼吸:給我自白」這種特異功能,硬要說有什麼訣竅,那大概是用放開框架的態度去傾聽與追問。
Thumbnail
從無形中培養出這些解決問題、應變到積極主動的能力,都是從人生歷練中所積累出來的。學習把『意外』引進生活中,因為真實的世界不可能掌握事情的所有走向,更不能掌握機會何時的到來,隨時隨地將自己準備好,而積極學習會是個關鍵能力,同時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也是關鍵能力。
Thumbnail
從無形中培養出這些解決問題、應變到積極主動的能力,都是從人生歷練中所積累出來的。學習把『意外』引進生活中,因為真實的世界不可能掌握事情的所有走向,更不能掌握機會何時的到來,隨時隨地將自己準備好,而積極學習會是個關鍵能力,同時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也是關鍵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