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就像善待你爱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的第二条法则是善待自己,就像善待你爱的人(Treat yourself like someone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helping)。这一条法则从古至今是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提倡所有人类应该爱自己,不过实际上做的的人却少之又少,那是为什么呢?
所谓善待自己,并不是盲目地对自己好。假设,你有小孩,你很在乎他,你试想想你要怎样对待你的小孩,或你要你身边的人怎样对待你的小孩。你不希望每个人都对他太有善,你希望有人可以在他做错事时告诉他,你希望有人可以磨练他,你希望有人可以挑战他等等,你不会想让每个人都只是十分友善,不然就太可悲了,因为他的人生根本没有任何挑战。
在很多时候,人都会对待身边的人好过自己,这是常常发生的。书中也说到一个例子,若果你有一只狗,你带它去看兽医,兽医给你开了一些药,你会每天都准时给狗喂药,确保狗可以快点好起来。相反的,如果是你自己去看医生,医生也给你开了药,有30%的机率你都不去拿药;就算你去拿药,也有50%的机率你不会按照医生的指示吃药。
为什么人会如此不爱惜自己呢?作者说因为人是脆弱和容易受伤的个体,在很多方面都不完美,随着年龄增长还会变得更糟,自己所做过的坏事自己心里有数,伴随着罪恶感,妒忌心中,容易被诱惑,明知故犯等等,难免会产生一个想法,为何自己还要关心一个可悲又可恶的自己?
如果你没办法善待自己,可以换一个想法。善待自己,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而是你有这个义务去做这件事,你必须善待自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这个世界提供一部分价值,这是人应该做也是完成这件事的最佳人选。从现在开始,真正用心地照顾自己,清楚了解自己的底线,不让任何人随便糟蹋你自己;坚守自己对自己的承诺,要相信及不断地激励自己;定义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然后为了是这个世界更美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想,这是上帝给予人类一辈子的功课,出生在这个地球上,学习如何善待自己,付出所有,经历各种磨难之后,仍然可以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仪的烦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压力是现代人都会经历的痛苦,尤其是现代人的压力跟上一代相比,更加大。每天翻开社交媒体,成千上万的内容,不断输入脑中,到处都充满了危机。网络霸凌、谣言侵扰、各种攀比、网络暴力等等,无时无刻都围绕着我们,很难不会感到压力。
最近在看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这一本书,所以想在文章里记录我看完每一条法则后的观后感。第一条的法则是站直,抬頭挺胸 (Stand up straight with your shoulders back)。
人生最难的事情,除了坚持,我认为就是执行力。 每天为一成不变,沉闷的生活感到焦虑,但是却没有勇气跳出舒适圈。每次做事都三分钟热度,一件事情都没有办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本来想着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不枉此生,但直到今天还是过着不断重复的日子,无聊及乏味。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以创作高产闻名,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写作,必须写10页稿纸,一页400字;另外,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来跑步,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他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自律”二字。
前阵子人际关系陷入低潮期时,我不断想从书中找到答案,让我从烂泥沼泽里爬出来,从中解脱。看书期间,脑里不时闪出千百种想法,我到底是哪里做到不对?为什么对方要这样伤害自己?从何时开始,这个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力这么重要,重要到自己无法承受其伤害?日复一日,每天埋没在负面情绪里,不能自拔。
从新冠肺炎爆发到现在已有三年多之久,它的出现改变了全球80亿人口的生活。从没想过三年期间大家的行动都被限制了,不能自由走动,到处旅行;工作模式也改变了,很多公司转为居家办公;许多游子们有家归不得,已经很久没与家人团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被逼在公共场合保持距离。
压力是现代人都会经历的痛苦,尤其是现代人的压力跟上一代相比,更加大。每天翻开社交媒体,成千上万的内容,不断输入脑中,到处都充满了危机。网络霸凌、谣言侵扰、各种攀比、网络暴力等等,无时无刻都围绕着我们,很难不会感到压力。
最近在看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这一本书,所以想在文章里记录我看完每一条法则后的观后感。第一条的法则是站直,抬頭挺胸 (Stand up straight with your shoulders back)。
人生最难的事情,除了坚持,我认为就是执行力。 每天为一成不变,沉闷的生活感到焦虑,但是却没有勇气跳出舒适圈。每次做事都三分钟热度,一件事情都没有办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本来想着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不枉此生,但直到今天还是过着不断重复的日子,无聊及乏味。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以创作高产闻名,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写作,必须写10页稿纸,一页400字;另外,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来跑步,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他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自律”二字。
前阵子人际关系陷入低潮期时,我不断想从书中找到答案,让我从烂泥沼泽里爬出来,从中解脱。看书期间,脑里不时闪出千百种想法,我到底是哪里做到不对?为什么对方要这样伤害自己?从何时开始,这个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力这么重要,重要到自己无法承受其伤害?日复一日,每天埋没在负面情绪里,不能自拔。
从新冠肺炎爆发到现在已有三年多之久,它的出现改变了全球80亿人口的生活。从没想过三年期间大家的行动都被限制了,不能自由走动,到处旅行;工作模式也改变了,很多公司转为居家办公;许多游子们有家归不得,已经很久没与家人团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被逼在公共场合保持距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我發現自己快要再自我責備、批判或內耗時,就會記起兩句話「對自己要慈悲、善待自己」。 自我慈悲並非「自憐」,而是能對自己保持開放和友善的態度,不忽視批判或責備的心態,而是善待自己與理解自己。 試著對自己更友好一點,長出自我疼惜後,更能用開闊地心面對。 覺知365-06 (20250106 週一)
Thumbnail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你是否也感到身心俱疲?本文探討「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從信念、情緒到行為,說明如何透過內在的調整,提升生活與工作的效率,並分享成功人士的經驗,讓你學習如何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善待他人,厚待自己:生活中的高遠智慧 🌟 在人際關係中,善待他人其實是對自己的另一種成全。正如古語所言:「待人以善,最終也會回饋自己;與人留有餘地,便是為自己保留了退路。」 這種心態既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讓自己內心更為安穩、行事更為從容。 --- 善待他人是一種人生智慧
Thumbnail
站直,抬頭挺胸 善待自己,就像善待任何你有責任幫助的人 結交希望你變更好的朋友 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跟今天的別人比 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們的事 批評世界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做有意義的事,不要便宜行事 說實話,或至少不要說謊 假設你聆聽的對象,可能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說話
Thumbnail
觀察一下那些養狗的人。他們從不跳過遛狗,不會忘記餵食,也不會忽視狗生病的徵兆。 但再看看他們如何對待自己。 心理學家 Jordan Peterson 多次觀察到這種現象—— ▌我們對待他人往往比對自己更好。 Peterson 提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建議:像照顧他人一樣照顧自己
Thumbnail
因為感冒造成的身體不適,讓我發現-困難或痛苦的時候,就是"愛自己"這門課隨堂小測驗的時候。 以前的經驗是,感冒要趕快去耳鼻喉科診所,而且要看個3次以上,症狀才會緩解(還不是完全好),又要承受藥的副作用。 但這次感冒反而是吃自己想吃的外食、不免強自己要煮飯省錢;覺得肌肉痠痛的時候,也沒有躺在床上...
對自己好一點,善待你自己。 好像也是很時尚的話題。當這種話題在身邊聊起。我想又是某個人,遇到了生命難題。或是身體出狀況,或是生活不那麼順遂。很難設想,如何做才真是善待自己,有標準嗎? 有人選擇旅遊放鬆,有人喜愛享用美食,有人放縱吃喝歡樂,有人就愛沉默以對放空思緒。百樣人生萬種選擇。然而所有感官的
Thumbnail
親子關係有很多種,從小關係很好的家庭,子女步入中老年,還是享受著回家吃媽媽煮的美味菜餚;關係斷裂的家庭,失聯、翻臉,能少見就少見。而我,是屬於第三種,不自覺隱藏著自己的怨念,錯估能接納父母的容量,不小心就會灑了一地的不滿。
Thumbnail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我們常常忙於追逐夢想、照顧他人,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那個最應該被珍視的人——自己。 “好好養自己”,這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智慧選擇,是給自己的一份深情厚意。 好好養自己,首先要從關愛身體開始。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當我發現自己快要再自我責備、批判或內耗時,就會記起兩句話「對自己要慈悲、善待自己」。 自我慈悲並非「自憐」,而是能對自己保持開放和友善的態度,不忽視批判或責備的心態,而是善待自己與理解自己。 試著對自己更友好一點,長出自我疼惜後,更能用開闊地心面對。 覺知365-06 (20250106 週一)
Thumbnail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你是否也感到身心俱疲?本文探討「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從信念、情緒到行為,說明如何透過內在的調整,提升生活與工作的效率,並分享成功人士的經驗,讓你學習如何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善待他人,厚待自己:生活中的高遠智慧 🌟 在人際關係中,善待他人其實是對自己的另一種成全。正如古語所言:「待人以善,最終也會回饋自己;與人留有餘地,便是為自己保留了退路。」 這種心態既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讓自己內心更為安穩、行事更為從容。 --- 善待他人是一種人生智慧
Thumbnail
站直,抬頭挺胸 善待自己,就像善待任何你有責任幫助的人 結交希望你變更好的朋友 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跟今天的別人比 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們的事 批評世界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做有意義的事,不要便宜行事 說實話,或至少不要說謊 假設你聆聽的對象,可能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說話
Thumbnail
觀察一下那些養狗的人。他們從不跳過遛狗,不會忘記餵食,也不會忽視狗生病的徵兆。 但再看看他們如何對待自己。 心理學家 Jordan Peterson 多次觀察到這種現象—— ▌我們對待他人往往比對自己更好。 Peterson 提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建議:像照顧他人一樣照顧自己
Thumbnail
因為感冒造成的身體不適,讓我發現-困難或痛苦的時候,就是"愛自己"這門課隨堂小測驗的時候。 以前的經驗是,感冒要趕快去耳鼻喉科診所,而且要看個3次以上,症狀才會緩解(還不是完全好),又要承受藥的副作用。 但這次感冒反而是吃自己想吃的外食、不免強自己要煮飯省錢;覺得肌肉痠痛的時候,也沒有躺在床上...
對自己好一點,善待你自己。 好像也是很時尚的話題。當這種話題在身邊聊起。我想又是某個人,遇到了生命難題。或是身體出狀況,或是生活不那麼順遂。很難設想,如何做才真是善待自己,有標準嗎? 有人選擇旅遊放鬆,有人喜愛享用美食,有人放縱吃喝歡樂,有人就愛沉默以對放空思緒。百樣人生萬種選擇。然而所有感官的
Thumbnail
親子關係有很多種,從小關係很好的家庭,子女步入中老年,還是享受著回家吃媽媽煮的美味菜餚;關係斷裂的家庭,失聯、翻臉,能少見就少見。而我,是屬於第三種,不自覺隱藏著自己的怨念,錯估能接納父母的容量,不小心就會灑了一地的不滿。
Thumbnail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我們常常忙於追逐夢想、照顧他人,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那個最應該被珍視的人——自己。 “好好養自己”,這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智慧選擇,是給自己的一份深情厚意。 好好養自己,首先要從關愛身體開始。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