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孩 想要的學習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充滿哲學的開始,肯定要從對話中一再的發現,當孩子們覺得那是人生大道理或者所謂的心靈雞湯時,就是話題的結束。

從「森林YEAH實驗學堂」中結束了,另一個是「心星的冬令營」的開始。我試著釐清學習的本質,然而從我自己身上要覺察出來是很不容易的,就從我那五歲女兒身上去發現吧!

每個小孩都是藝術家、發明家、音樂家,他們是天生的表演者,只要有舞台,任任一面都可以完美呈現,在他們身上毫無破綻,不會有失敗,更不會有人批評,只有滿出來的欣賞和讚美。

而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會有感覺,「我畫的好爛!」「我唱的真爛...」「我寫的真爛。」於是,我在教學現場常常會忍不住歪著嘴、皺著眉的停頓思考,是不是真的常常這樣的被認定為不好,然而標準是什麼?我總是搞不懂。

從集集的營隊回來後的Q寶,在我今天早上去上班後,她和外婆在家,當我下班後問了她今天在家的行程。

她告訴我,早上她和外婆去外面吃完早餐,回到家後的她掉了一下下眼淚,她問我何時還可以去「森林YEAH」,我說可能暑假才能去了。

我問她去那邊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啊?

她回我:玩啊,尤其是別人在上課時,我都可以不用去上課,一個人在那邊玩,想要上課時就去上課,不想的話就去玩啊!

單純又真實的想法,是我理想中的學習,完全的自主性。課堂中的學習讓她可以有所選擇,不必擔心學不會、學不好,而這些標準是在她自己身上。

接下來的Q寶要上小一了,會有這樣的環境讓學習嗎?或者她就該去適應呢?有好多的問題可以和她對話與思考,對我來說,她是個很棒的哲學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應傑的沙龍
4會員
21內容數
林應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炫心星實驗教育理念分享,強調留白、溝通、共好,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與人相處,並透過有效的溝通機制,營造友善共好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2025/04/21
炫心星實驗教育理念分享,強調留白、溝通、共好,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與人相處,並透過有效的溝通機制,營造友善共好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2025/04/16
炫心星教學的二三事,教學過程中,老師觀察到孩子們對於寫字的抗拒,於是改變教學方式,鼓勵孩子們寫日記,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在書寫中找到樂趣,進而愛上寫字。
Thumbnail
2025/04/16
炫心星教學的二三事,教學過程中,老師觀察到孩子們對於寫字的抗拒,於是改變教學方式,鼓勵孩子們寫日記,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在書寫中找到樂趣,進而愛上寫字。
Thumbnail
2025/03/19
在炫心星的早晨,我們會做什麼呀… S來了半年了,目前四年級,當時他對於寫字以及使用不同的工具,存在著滿出來的信念,到底學這些要做什麼?未來又用不著。 我們怎麼做? 第一學期總是會有很多發現和有趣的事情發生,s會在某堂課時,大聲嚷嚷的說,這太簡單了,我每個字都會唸,一下坐著一下站著,一堂課像是在
Thumbnail
2025/03/19
在炫心星的早晨,我們會做什麼呀… S來了半年了,目前四年級,當時他對於寫字以及使用不同的工具,存在著滿出來的信念,到底學這些要做什麼?未來又用不著。 我們怎麼做? 第一學期總是會有很多發現和有趣的事情發生,s會在某堂課時,大聲嚷嚷的說,這太簡單了,我每個字都會唸,一下坐著一下站著,一堂課像是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當孩子失去學習動力,可以怎麼做? 除了讀書,可以多觀察孩子究竟想要什麼,學習不只侷限於書本,生活處處都有學習的機會,能夠及時把握,對孩子成長是一大幫助。
Thumbnail
當孩子失去學習動力,可以怎麼做? 除了讀書,可以多觀察孩子究竟想要什麼,學習不只侷限於書本,生活處處都有學習的機會,能夠及時把握,對孩子成長是一大幫助。
Thumbnail
充滿哲學的開始,肯定要從對話中一再的發現,當孩子們覺得那是人生大道理或者所謂的心靈雞湯時,就是話題的結束。
Thumbnail
充滿哲學的開始,肯定要從對話中一再的發現,當孩子們覺得那是人生大道理或者所謂的心靈雞湯時,就是話題的結束。
Thumbnail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
Thumbnail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
Thumbnail
自小很會解題的我,將自己訓練成看到題目的五秒內,就可以決定要用什麼公式跟背後的答題邏輯,這對我來講很容易,只要了解原理,即使變換題型,對我來說也不是問題。先看題目,再去看文章大綱,是在這個答題比賽中最基礎的重點之一。 但我好像不了解為什麼要逼小孩做功課、考試這件事。除了得到好成績以外,他好像沒有
Thumbnail
自小很會解題的我,將自己訓練成看到題目的五秒內,就可以決定要用什麼公式跟背後的答題邏輯,這對我來講很容易,只要了解原理,即使變換題型,對我來說也不是問題。先看題目,再去看文章大綱,是在這個答題比賽中最基礎的重點之一。 但我好像不了解為什麼要逼小孩做功課、考試這件事。除了得到好成績以外,他好像沒有
Thumbnail
經過了第一週的奔波,那種剛開始會有的緊張、不安、期待、稍稍害怕⋯⋯等心情,也跟著淡去,很有趣,我想,這就是之所以「第一次」通常會讓人難以忘懷的原因吧? 回顧第一週,從孩子口中聽到的多是遊樂,聽老師講歷史故事,跟著同學去玩水、撿木頭、鋸木頭、畫畫⋯⋯,不知道為什麼⋯⋯
Thumbnail
經過了第一週的奔波,那種剛開始會有的緊張、不安、期待、稍稍害怕⋯⋯等心情,也跟著淡去,很有趣,我想,這就是之所以「第一次」通常會讓人難以忘懷的原因吧? 回顧第一週,從孩子口中聽到的多是遊樂,聽老師講歷史故事,跟著同學去玩水、撿木頭、鋸木頭、畫畫⋯⋯,不知道為什麼⋯⋯
Thumbnail
七月中旬,台灣疫情還算和緩,雖然考碩士的計劃被硬生生打斷,但我很平安,還可以為自己做下一步地打算。早晨沖上一杯熱拿鐵是我一天精神的來源,在自製的優格上撒上一些麥片、鋪上一些水果就是一餐。滑著各個找工作的平台,疫情當下,關於藝術方面的工作實在不好找,都說不缺人或者寄了履歷之後
Thumbnail
七月中旬,台灣疫情還算和緩,雖然考碩士的計劃被硬生生打斷,但我很平安,還可以為自己做下一步地打算。早晨沖上一杯熱拿鐵是我一天精神的來源,在自製的優格上撒上一些麥片、鋪上一些水果就是一餐。滑著各個找工作的平台,疫情當下,關於藝術方面的工作實在不好找,都說不缺人或者寄了履歷之後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