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理想的對話,通常要從良好的傾聽開始...」
(以上節錄自陳培瑜老師的課程回饋)
雖然因為疫情限制了實體活動的舉辦,卻也因此開展出不同於過往的服務活動型態,從去年開始與孩子們週三晚上線上相聚的哲思討論會,就這麼難得又有趣地誕生。
「哲學」是什麼?「思考」又是什麼?我們邀請到有豐富經驗陪伴孩子,長期引導孩子以閱讀和對話思辨的陳培瑜老師帶領大家想一想、說一說。
第一次我們從繪本《獅子與兔子大對決》,和孩子一起思考繪本中的比賽公平嗎?獅子有沒有一點可憐?覺得其他動物勇不勇敢?在故事中想當獅子或兔子呢......
每一個提問都鼓勵、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在大家此起彼落的熱烈討論中,我們還一起想了:
「怎麼確保有聰明腦袋卻不會做壞事呢?」
「如果不夠聰明,又想做很多事該怎麼辦?」
從故事回歸到孩子生活上的想像,大家討論起來更起勁了,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被鼓勵說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次的討論會就有種欲罷不能的氛圍。
之後,從《哲學種子》系列書籍,10位芭里國小的小小哲學思考家和培瑜老師在線上也進行了許多交流,孩子們從書中的問題思考出自己的看法,在討論會營造的開放討論氣氛中,放心地表達;回答沒有對錯,孩子的想法不會被侷限,這樣的晚間討論讓孩子們發現,原來問題的另一面還存在著不同的思考,所以常常討論到忘記下課時間。
「有什麼問題,是一直想一直想,也沒辦法找到答案的?」
小音:「宇宙會不會爆炸?地球會不會被黑洞吸走?人是在自作自受嗎?地球會不會不能住?」
小蓉:「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思考的優缺點?」
小亮:「優點:被誇。缺點:不被誇。」
小晴:「優點:可以做比較好的事、對其他人的影響比較有幫助。缺點:被人忌妒、容易變成自大的人」
孩子們的回覆,既成熟又童趣,但這樣的光景可是經歷好幾次的討論互動與持續的努力才形成的,因為一開始孩子們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發言特別害怕,小心觀望,一點一點試探,才發現真的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真的可以說出自己的心聲,熱絡的討論會每每令人忽略時間的流逝,也很常有「旁聽」家長、忍不住的分享,讓孩子和家長的想法都有被彼此聽見的機會。
去年的八次討論會,孩子們說每到週三就有滿滿期待感,因為晚上有哲思討論會!今年備受孩子、家長與學校老師肯定的第二期哲思討論會也持續進行中,而且加入了多位新成員,新血的加入也綻放出不同的火花。其中有本法國書籍《Nos plus grands rêves大夢想家》,開放的繪本內容經過老師的引導,激起孩子們的好奇,也讓我們在「夢想」的討論上激盪出很多不同的觀點。
「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還剩幾天,你會想做什麼事情呢?」
小妮:「無憂無慮的過第一天。」
小欣:「玩烏龜、騎腳踏車環台。」
小晴:「追完我所有想看的韓劇、跟所有親人說再見。」
小琦:「更積極,然後好好想要做什麼,好好學習、跟媽媽好好過一天(媽媽平常每天都要做很多事),好好做自己,把自己想要做的盡量做好,至少不要有遺憾」
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但有時候也正經到不行,但不要否定孩子說出來的任何一句話,透過適當的提示,給孩子多一點點的時間轉動他的小腦袋,慢慢引導孩子說出心中的想法,在孩子們的好奇提問中、在孩子經過思考回答出來的話中,他們也正在覺察和感受自己經歷的生命故事。
從「我不知道」到「我想想」、「我正在思考」,
老師提醒孩子記下腦袋運轉的此刻感受。
課後有孩子語重心長地表示:「平常他們都叫我不要講話,謝謝老師聽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