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五月天」,在我們成長的年代,開始受到流行歌影響時,都一定會流淌著諸如此類的話語,找一個喜歡的歌手或樂團,然後找一首他們的作品作為自己的主題曲,而我也有一首主題曲,只是這首主題曲並不是甚麼流行音樂或是經典歌曲,而是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白噪音」。
過年期間整理時,找到的老相片。
  白噪音是一種有顏色的聲音?並非你真的看得到這種聲音的顏色,而是白噪音和白光一樣,都是由各個頻段的波動所構成,而各個頻段的功率一致,就會出現綿延不絕,又不會有任何頻段特別突出的聲音形式,而這種聲音通常會出現在吹風機、吸塵器、抽油煙機等等家電運轉過程。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頭份的老公寓,寒冷的天腳底凍得難以入睡,而那時老爸都會拿著吹風機幫我暖暖身子,每當到了冬天,躺在床上難以入眠時,就會想到老爸曾經的舉動,即便是從他離開之後直到今日,吃了不少的苦頭,也會在白噪音迴盪時分,想起冬夜裡的暖風。
  在竹南的老房子裡,阿嬤總在廚房裡忙東忙西,我想每個人記憶裡的「阿嬤家」,都有一個慈祥的身影,在阿嬤離開一年後的今天,我又想起了那個從小到大遊戲的場所,聽著廚房裡的抽油煙機,是不是阿嬤又在準備著什麼?明明只是一個竹南某個角落不起眼的老房子裡,卻乘載了從小到大,任何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的回憶。
  生活也是一種白噪音,靜靜地運轉著,平淡而令人安心,而我們都能明白波動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如果生活是一種穩定的波動,那傳遞的能量一定名為回憶,每當我聽見了某處的白噪音,我便提醒著自己──懂得珍惜。
avatar-img
8會員
11內容數
以補教講師的角度探討學生在學習上會遇到什麼樣的阻礙,家長是否再給予孩子好的教育資源之前,先能成為一位好的家長,補習班經營上會遇到什麼樣奇形怪狀的事情,經營者又是怎麼把學生當作搖錢樹,在體制內又能以什麼心態去應對總是弄不好的教改,不論是經驗分享、文化面的探討、甚至是揭露補教業的黑暗,盼我的文字能成為一股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蕭萊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寂靜中沸騰的情緒,讓思想揮發成字句,我們乘著文字而來,順著文字的軌跡而去。   一樣是寒冷的天,當時十幾歲的我一早起床,總喜歡拿著紙筆寫下夢境中的一切,在身體休息時腦海裡,播放著另外一個時空的我所演出的劇情,如果要和平行時空的自己有所連結,在這個時空生活著的我只有紙、筆這項超能力!   我十分
  開學後隔了幾個星期,卻不見季節褪去暑氣,一樣炎熱天籠罩著教室的低氣壓,堆積如山的功課沖淡了暑假時的慵懶,卻縫上了日常的重擔,台上的老師總是在講課以及說教中切換著,而終於升上國中二年級的我們,少了一些從國小帶來的愚蠢行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當上學長姐的「使命感」。   旁邊座位的同學變成了梁可頌,前
  推開了家門,先不論發霉與灰塵的氣味充斥著鼻腔的每個角落,寄人籬下的悲哀感才是心裡最大的折磨。   結束了燦爛的一天,在暑假的尾聲為了讓自己能趕緊回到能夠上學的狀態,約了林牧媛明天到圖書館和謝猛一起完成暑假作業,雖然我已經完成了,但似乎還是想找些事情做才能感覺自己是被需要的。   手機的震動聲響起
  「路禹軒,明天一起出門看電影吧!」   前一天夜裡的的一封訊息,把通常都睡到中午的我喚來了車站。   從來沒有去過電影院的我,今天突然成為了林牧媛的保鑣,在接過林牧媛媽媽的愛心手帕之後,我就跟他一起到了車站等車。   「欸!我跟你說,我是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進去,你確定真的要帶我一起去看電影嗎?」別
內褲x泳裝x誠實的孩子   又是一個酷辣的清晨,暑假的的空氣螫得我想換一層皮,悶熱的屋子的不實能聽見老鼠追趕的聲音,這種常人聽了會起雞皮疙瘩的情形,我卻習以為常的戴著耳機,看著書櫃上早就被我翻爛的幾本書。   「路禹軒,等等可不可以教我游泳?」林牧媛傳來了訊息。   「在水溝還是哪裡?」我輕蔑地回著
文/蕭萊那 「補教業究竟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這是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擔任家教以及在不同補習班兼職時最大的疑問,一路從板哥(擦黑板的)、工讀仔、解題老師擔任到能夠獨立支撐起一堂課程的講師,也花了幾年的期間,說對教育有熱忱也不全然,畢竟會想當老師有絕大部分的原因是「這是我賺錢的技能」,然後在工作的過程漸
  在寂靜中沸騰的情緒,讓思想揮發成字句,我們乘著文字而來,順著文字的軌跡而去。   一樣是寒冷的天,當時十幾歲的我一早起床,總喜歡拿著紙筆寫下夢境中的一切,在身體休息時腦海裡,播放著另外一個時空的我所演出的劇情,如果要和平行時空的自己有所連結,在這個時空生活著的我只有紙、筆這項超能力!   我十分
  開學後隔了幾個星期,卻不見季節褪去暑氣,一樣炎熱天籠罩著教室的低氣壓,堆積如山的功課沖淡了暑假時的慵懶,卻縫上了日常的重擔,台上的老師總是在講課以及說教中切換著,而終於升上國中二年級的我們,少了一些從國小帶來的愚蠢行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當上學長姐的「使命感」。   旁邊座位的同學變成了梁可頌,前
  推開了家門,先不論發霉與灰塵的氣味充斥著鼻腔的每個角落,寄人籬下的悲哀感才是心裡最大的折磨。   結束了燦爛的一天,在暑假的尾聲為了讓自己能趕緊回到能夠上學的狀態,約了林牧媛明天到圖書館和謝猛一起完成暑假作業,雖然我已經完成了,但似乎還是想找些事情做才能感覺自己是被需要的。   手機的震動聲響起
  「路禹軒,明天一起出門看電影吧!」   前一天夜裡的的一封訊息,把通常都睡到中午的我喚來了車站。   從來沒有去過電影院的我,今天突然成為了林牧媛的保鑣,在接過林牧媛媽媽的愛心手帕之後,我就跟他一起到了車站等車。   「欸!我跟你說,我是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進去,你確定真的要帶我一起去看電影嗎?」別
內褲x泳裝x誠實的孩子   又是一個酷辣的清晨,暑假的的空氣螫得我想換一層皮,悶熱的屋子的不實能聽見老鼠追趕的聲音,這種常人聽了會起雞皮疙瘩的情形,我卻習以為常的戴著耳機,看著書櫃上早就被我翻爛的幾本書。   「路禹軒,等等可不可以教我游泳?」林牧媛傳來了訊息。   「在水溝還是哪裡?」我輕蔑地回著
文/蕭萊那 「補教業究竟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這是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擔任家教以及在不同補習班兼職時最大的疑問,一路從板哥(擦黑板的)、工讀仔、解題老師擔任到能夠獨立支撐起一堂課程的講師,也花了幾年的期間,說對教育有熱忱也不全然,畢竟會想當老師有絕大部分的原因是「這是我賺錢的技能」,然後在工作的過程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境紀錄還是要即時一點才行,不然這種記憶碎片真的很容易丟失!
  當我們坐在沙發上時,我們通常並未感受到自己正在出力,而覺得自己已經足夠放鬆。但當你回想起自己曾經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中並癱坐在沙發上時,你便能清楚分辨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你的意識是如此地清醒與矜持,以至於連在沙發上都動用了如此多的肌肉來支撐。若你擁有全身癱軟或昏厥之剎那的經驗,這一差異又更加明顯。
Thumbnail
親愛的蟬聲: 不好意思,第一次寫信給聲音,有點不知道該怎麼下筆,但畢竟你身為大自然的聲音,我想很快就可以理解我開頭在亂寫個什麼東西。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年夏天,韓國也可以變這麼熱啦?對比今年初次聽見你聲音時的喜悅感,今天已經完完全全地厭倦起來,但你好像沒差,已經三四個月了,從春末開始你白噪音到現在,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童年時與父親共度的音樂時光,尤其是黑膠唱片帶來的回憶。儘管小時候對父親的大聲音樂感到困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理解音樂的魅力。此外,作者也描繪了父親在年齡增長中依然堅持收藏音樂,並計劃將這些珍貴的黑膠唱片傳承給下一代的心情。
Thumbnail
某次吃完早午餐準備要在房間開工時,樓下傳來了超大分貝的老歌音樂,時不時伴隨著音量蓋過音樂的歌聲,在我聽來甚是擾人。這個不如預期的失控發展,讓我煩躁不已。我傳訊息向房東反(抱)應(怨),即便房東很快回傳訊息說會盡快協助處理(聯絡鄰居的房東),外頭的聲響還是不斷傳入耳中,使我坐立不安,後來越想越氣憤
早上在準備早餐的時候,注意到外面的鳥叫聲是這一年多來比較明顯變多的那種聲音,而且感覺就在我家後陽台外面而已,心想機會難得,剛好可以讓我看看到底是什麼鳥......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其實,要是真的沒什麼把握,就要用以〝承受音量〞為主的聽覺減敏的方式進行。 像是,不是所以星星兒能用洪水法,進行聽覺減敏。 因為,要有前提。 而是,藉由星星兒的喜好和興趣,做媒介。 並在這過程,做修正。 對我而言,今天是進行聽覺減敏的第5天,目前藉由筆電的音量,進行聽覺減敏 每台筆電的音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境紀錄還是要即時一點才行,不然這種記憶碎片真的很容易丟失!
  當我們坐在沙發上時,我們通常並未感受到自己正在出力,而覺得自己已經足夠放鬆。但當你回想起自己曾經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中並癱坐在沙發上時,你便能清楚分辨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你的意識是如此地清醒與矜持,以至於連在沙發上都動用了如此多的肌肉來支撐。若你擁有全身癱軟或昏厥之剎那的經驗,這一差異又更加明顯。
Thumbnail
親愛的蟬聲: 不好意思,第一次寫信給聲音,有點不知道該怎麼下筆,但畢竟你身為大自然的聲音,我想很快就可以理解我開頭在亂寫個什麼東西。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年夏天,韓國也可以變這麼熱啦?對比今年初次聽見你聲音時的喜悅感,今天已經完完全全地厭倦起來,但你好像沒差,已經三四個月了,從春末開始你白噪音到現在,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童年時與父親共度的音樂時光,尤其是黑膠唱片帶來的回憶。儘管小時候對父親的大聲音樂感到困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理解音樂的魅力。此外,作者也描繪了父親在年齡增長中依然堅持收藏音樂,並計劃將這些珍貴的黑膠唱片傳承給下一代的心情。
Thumbnail
某次吃完早午餐準備要在房間開工時,樓下傳來了超大分貝的老歌音樂,時不時伴隨著音量蓋過音樂的歌聲,在我聽來甚是擾人。這個不如預期的失控發展,讓我煩躁不已。我傳訊息向房東反(抱)應(怨),即便房東很快回傳訊息說會盡快協助處理(聯絡鄰居的房東),外頭的聲響還是不斷傳入耳中,使我坐立不安,後來越想越氣憤
早上在準備早餐的時候,注意到外面的鳥叫聲是這一年多來比較明顯變多的那種聲音,而且感覺就在我家後陽台外面而已,心想機會難得,剛好可以讓我看看到底是什麼鳥......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其實,要是真的沒什麼把握,就要用以〝承受音量〞為主的聽覺減敏的方式進行。 像是,不是所以星星兒能用洪水法,進行聽覺減敏。 因為,要有前提。 而是,藉由星星兒的喜好和興趣,做媒介。 並在這過程,做修正。 對我而言,今天是進行聽覺減敏的第5天,目前藉由筆電的音量,進行聽覺減敏 每台筆電的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