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外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凡是向外尋求,皆為執著。
所謂解脫之人,本就不該有任何執著與分別,更別說執於外物。
修行者於起步之初,因不諳空性,仍然落於執著與分別,容易向外尋求肯定和慰藉,需要仰賴身外之物為自己導引前行。作為初學者尚且可行,假如想要有所成就,則得學習如何放下,該捨應捨,一絲不留。
世上所有形式的占卜和算命皆有所本,東方也好,西方也罷,它們藉由種種方法讀取一個人的因果脈絡,嘗試預言未來的發展,詮釋當下的際遇,或祈求上天的指示,同時藉此更認識自己存有的,那種更貼近直覺的,意識不可知、邏輯不可解的那一面。
先不論準確與否,此種方法仍舊淪於分別和執著。想預知未來,得先分別過去、現在、未來的存在。想分析和了解我和他人的關係,得先分別我和眾生為不同。想聆聽上天的旨意,同樣分別了我和上天為不同的個體。想算的那一念,已經執著於邏輯的知。想要掌控大局的心,則是執著於有「我」去掌控大局,且有大局可掌控。
若是想入空性,須先漏盡一切障礙,懂得無過去現在未來,無我無他無神無佛,放下一切對於分別的執著。但有一念執著,不過多麽細微,都無法入空。
若能入空,便能懂得萬物並無分別,而不分別,無礙於生活。
空性之河能夠自在流淌,是因為沒有分別,亦沒有去分別的我。空性裡頭,我是妳,妳是我,我是萬物,萬物是我,但凡障礙皆除盡,於是當可見的人事物在有和無,聚合和分散之間轉變之時,我們不會因此心生罣礙,更不會執著於任何一邊,偏好萬物皆有或萬物皆空。
故入空之人無須占卜算命,心有疑惑,轉念即解,一切答案自在心中,無須再行外求。
avatar-img
31會員
227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念分別,魔障即成。一心執著,虛實顛倒。 不論哪個宗教,任何形式的修行,旨在提升人性,能夠對內無礙,對外有愛。
從家庭的愛與紛爭,職涯的人事與抉擇,情人的爭吵與憤恨,生活裡的瑣碎小事,令人抬不起頭的貧窮,足以讓生命脫軌的疾病與打擊,甚至老去的年華和易逝的健康,無一不再展現人生苦難的本質。
人的一生,運勢有好有壞,裡頭的起伏跌宕,總愛糊弄我們的預測。當我們覺得運勢不好,總想好運就在前頭,一旦運勢大好,又覺得手氣正旺,更不該膽怯,這就是賭徒的心態,非得輸到家破人亡,方才懂得罷手。
對身邊一切事物感到無所謂,對任何人生起伏無感,乍聽之下好像很不負責任,細細品味,才能懂得箇中真諦。
踏出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認知心識的運作。
佛教裡常說一字「破」,要破我執,破無明,破種種妄想。在戒律之中又曾見到破戒、破見、破和合僧。到底破字意義為何,何者應當要破,何者不該破?
一念分別,魔障即成。一心執著,虛實顛倒。 不論哪個宗教,任何形式的修行,旨在提升人性,能夠對內無礙,對外有愛。
從家庭的愛與紛爭,職涯的人事與抉擇,情人的爭吵與憤恨,生活裡的瑣碎小事,令人抬不起頭的貧窮,足以讓生命脫軌的疾病與打擊,甚至老去的年華和易逝的健康,無一不再展現人生苦難的本質。
人的一生,運勢有好有壞,裡頭的起伏跌宕,總愛糊弄我們的預測。當我們覺得運勢不好,總想好運就在前頭,一旦運勢大好,又覺得手氣正旺,更不該膽怯,這就是賭徒的心態,非得輸到家破人亡,方才懂得罷手。
對身邊一切事物感到無所謂,對任何人生起伏無感,乍聽之下好像很不負責任,細細品味,才能懂得箇中真諦。
踏出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認知心識的運作。
佛教裡常說一字「破」,要破我執,破無明,破種種妄想。在戒律之中又曾見到破戒、破見、破和合僧。到底破字意義為何,何者應當要破,何者不該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放下執著 我曾追求無欲無求的狀態,就像佛教裡面常會說的“放下執著”這句話。我開始不再去執著平常人在追求的事物,但後來我發現這樣生活不是我要的,因為那不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後來的我們,都像在對答案,連曖昧了暈船了熱戀了不愛了,都能找首歌對詞入座。
Thumbnail
某日,我找小N請教一事,他一聽完就說:「我不知道。」然後掉頭就走。 留下在原地發楞的我。 通常,學生被老師叫住問話,會畢恭畢敬地站好,在老師面前,等待被詢問;所以小N一回答完(而且還是沒有答案的答案),就立刻轉頭自顧離去,是蠻"少見"的行為! 與小N對話未果的這天,我聽到廣播訪問《不假裝,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不要追求最好的道路,所有道路都有價值。”   好書大分享: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作者:Jill Chang 張瀞仁 方舟文化出版 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甚至是在經歷一段不容易的成功之後,明明就是眾人喝采與歡呼的時刻,卻可能只開心20秒然後就擔心著下一個問題與困難的出現,而有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放下執著 我曾追求無欲無求的狀態,就像佛教裡面常會說的“放下執著”這句話。我開始不再去執著平常人在追求的事物,但後來我發現這樣生活不是我要的,因為那不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後來的我們,都像在對答案,連曖昧了暈船了熱戀了不愛了,都能找首歌對詞入座。
Thumbnail
某日,我找小N請教一事,他一聽完就說:「我不知道。」然後掉頭就走。 留下在原地發楞的我。 通常,學生被老師叫住問話,會畢恭畢敬地站好,在老師面前,等待被詢問;所以小N一回答完(而且還是沒有答案的答案),就立刻轉頭自顧離去,是蠻"少見"的行為! 與小N對話未果的這天,我聽到廣播訪問《不假裝,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不要追求最好的道路,所有道路都有價值。”   好書大分享: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作者:Jill Chang 張瀞仁 方舟文化出版 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甚至是在經歷一段不容易的成功之後,明明就是眾人喝采與歡呼的時刻,卻可能只開心20秒然後就擔心著下一個問題與困難的出現,而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