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你是誰,別丟了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自我療癒時偶然發現,在要自我介紹時我會不知道該怎麼介紹自己。我已經習慣說自己是某某某的女兒,是誰誰誰的妹妹,但我幾乎不曾用自己的名字介紹過自己,就算撇開其他人,我也只會用綽號介紹自己,幾乎絕口不提真名,還因此,在大學有不少人以為綽號就是我本名。

後來我開始回憶,為什麼那麼抗拒自己的本名?
我想,是因為我的名字綑綁了太多負面記憶。每當我聽見有人喊我本名,就會不由自主的有種緊張感,感覺自己不是又要被使喚或是又要被罵了。

前幾年,有天清晨五點,我媽的手機鈴聲響起,是我爸打的。我爸問我媽,我人勒?他跟我媽說他找不到我,讓我媽把手機拿給我,他也沒多說什麼,就是叫我趕快回去一趟屏東。
我打開手機,只看到一個我爸訊息:「屏東,速回。」
那當下我非常不開心。首先是那當下我根本沒搞清楚狀況,再來就是,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急著一定要透過打擾我媽找到我?就算當時我用最快的方式從桃園趕回去,也於事無補呢?
那次我坐了七小時的莒光號,到屏東已經很晚了。
長輩看到我馬上就問:「阿妳之後都要留在這幫忙吼?」
我:「沒有,我明天就會回去,平日還要上班,也沒帶衣服。我爸從頭到尾都沒有跟我說清楚到底要幹嘛。」

後來在跟朋友聊天時,朋友提醒我,治喪期間要記得不要喊人全名。我大吃一驚,因為在那邊,你幾乎每過幾分鐘,由裡到外都能聽到有人在喊我名字,叫我做事。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時間不會太久,就整天都在那忙進忙出。
一下又要幫我爸裝水給他煮水泡茶,一下又誰誰又叫我要幹嘛。
當我睡覺時,他們也不會因為我守夜而降低音量。等我起床後才會聽到有人說:「吵醒妳了嗎?剛剛才在想,我們這樣會不會太大聲?」
會。

長輩這樣,同輩其實也差不多。我在同輩裡面的年齡,撇開我的弟弟們年紀還太小,不僅幫不上忙,還怕他們製造更多混亂之外,我在同輩中是最小的。
於是同輩,長孫不僅比我晚到屏東,而且一到那,一開門就問還在睡覺的我:「欸妳怎麼在這?阿這樣我要睡哪?妳起來去其他房間睡啦!」
『你是不是有病?這也不是你房間,能不能閉嘴?』
「我每次都睡這間阿」
『你現在不要吵我!』
真妙。長孫不用速回,我回去被要求留在那幫忙,長孫則是告訴我們,他已經約好要出去玩,沒辦法留呢!氣一下我也醒了。無論是基於長輩或是同輩,只要從他們口中聽到我名字,感覺就都不是什麼好事,而且有極大可能會發生讓我想生氣的事。人家不想睡眠中斷,於是那個要睡眠中斷起來守夜的就是我。明明晾衣服也不是我自己的事,長孫拿了最少衣服的小桶子晾完人就走了,地上發現掉落的衣物,他也只是喊一句:「欸衣服掉了。」
我的名字絕大多數都和這些破事綁在一起,生活中也只有他們會喊我本名。

這些讓我察覺對我而言,本名伴隨了過多的負面經歷。
自從發現了那些不良感受都是他人加諸給我的,我決定為自己的名字重新賦予意義。名字裡的馨,是遠播的香氣。我可以讓自己好的那面散發遠播的香氣,而不是讓那些讓我感覺筋疲力盡的人妨礙了我的自我。像《神隱少女》裡:「湯婆婆會奪走別人的名字,然後支配對方。名字一旦被奪走,就找不回原來的路。」
生活裡也會常常會有人奪走別人的名字,去掉那人的自我,好行控制之實呢。

如果,我連自己是誰都忘記了,那我該怎麼做自己呢?
千尋和白龍想起自己的名字時,也想起自己是誰,有什麼樣的過去。我也在想起自己的本名時,想起自己的諸多過去,然後決定改寫自己對本名的認知,做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謝謝您的閱讀❤️❤️❤️
   ❤️❤️❤️願您每日都能感受世界的愛與善❤️❤️❤️
avatar-img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 再準確一點的詞,是感覺,像阿凡達「 I see you」 那樣。
從小我就很容易做惡夢,還常常做同一個惡夢。
如果你不愛自己,當別人對你指指點點時,你或多或少會覺得他們說得對。
《成長》 「我一點也沒做好二十歲的準備,挺納悶的,就像誰從背後推給我一樣。」
某天,我在記事本寫下: 眼淚和枕頭私會的秘密,只有深夜知道。
城市阿有點髒,路人行色匆忙 孤單 脆弱 不安,都是平常
"看見"。 再準確一點的詞,是感覺,像阿凡達「 I see you」 那樣。
從小我就很容易做惡夢,還常常做同一個惡夢。
如果你不愛自己,當別人對你指指點點時,你或多或少會覺得他們說得對。
《成長》 「我一點也沒做好二十歲的準備,挺納悶的,就像誰從背後推給我一樣。」
某天,我在記事本寫下: 眼淚和枕頭私會的秘密,只有深夜知道。
城市阿有點髒,路人行色匆忙 孤單 脆弱 不安,都是平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代表的含義嗎? 還是對於自己一直被寫錯或叫錯名字而興起改名的念頭呢? 這兩天聽孩子說學校的老師一直把她的名字唸錯而不自知,恰好想到可以來與大家分享《我的名字是爸爸媽媽給的第一個禮物》這本關於「名字」的繪本。 如同書名所述,作者想表達
#職場有感 當職場的經歷漸長,慢慢發現身邊合作很久的夥伴,總像詛咒般的長成他們年輕時最不想成為的那個樣子,換了位置,就忘了以前所遇的不滿,又重複施加予他人。
身為第二也是最小的孩子的我,不知是因為整個家族都算是重男輕女還是自尊心爆棚 從小我就希望也覺得我可以跟老大比個高下,我也可以照顧好爸媽、我能負擔的 無奈;真的是一種無奈吧! 爸媽只當我是個小孩、甚或不可靠、不能靠的預計會潑出去的水 我還記得那時老大已經結婚了,我跟爸爸單獨去北港拜拜 要寫下所有人的名
Thumbnail
父親說:你要給你女兒做個好榜樣,不能在她面前這個那個 母親說:外孫女今天這樣那樣,你跟她說說XYZ 老公說:女兒ABC了,你還在123? 每個人也叫我做東做西。 為著父母,為著孩子,為著家庭,為這為那, 就是偏偏沒人叫我「為你自己」。 他們都忘了,我還有「我自己」。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陸續續Medium搬家過來之後,赫然想起自己還沒自我介紹!真是失禮了,小妹在此正式和大家打招呼,未來請多指教!
Thumbnail
保持自信,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浪費大好機會,也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將自己手中那一小塊布縫入由人類活動拼湊而成的百衲被,盡可能讓這一小塊布呈現艷麗的色彩和豐富的圖案。 職場上明槍暗箭,求生不易,但別讓工作時的人格傷害了你內心的柔軟溫暖。創造並維持上班時的自己和居家時的自己之間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這本哈佛的老師們分享自身經驗並給的核心觀念,雖然分成好幾個篇章說明不同老師的分享,但大方向的綜觀下來,其實講的都是同樣的概念,是的,就是做自己。而他們所謂的「做自己」,如果不是放縱,那實際上到底怎麼個做法呢↓↓↓↓↓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一書裡沒有雞湯,也沒有現在非黑即白的成功學或處世法則。看完15篇故事,可以感受到這些故事都融合了教授們的職場經驗、人生經歷所得出的體悟,而且這些體悟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十分受用。我想這些故事不只能夠鼓舞畢業生,也能鼓舞在職場打滾,還持續在人生路上奮鬥的人們。無論走到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代表的含義嗎? 還是對於自己一直被寫錯或叫錯名字而興起改名的念頭呢? 這兩天聽孩子說學校的老師一直把她的名字唸錯而不自知,恰好想到可以來與大家分享《我的名字是爸爸媽媽給的第一個禮物》這本關於「名字」的繪本。 如同書名所述,作者想表達
#職場有感 當職場的經歷漸長,慢慢發現身邊合作很久的夥伴,總像詛咒般的長成他們年輕時最不想成為的那個樣子,換了位置,就忘了以前所遇的不滿,又重複施加予他人。
身為第二也是最小的孩子的我,不知是因為整個家族都算是重男輕女還是自尊心爆棚 從小我就希望也覺得我可以跟老大比個高下,我也可以照顧好爸媽、我能負擔的 無奈;真的是一種無奈吧! 爸媽只當我是個小孩、甚或不可靠、不能靠的預計會潑出去的水 我還記得那時老大已經結婚了,我跟爸爸單獨去北港拜拜 要寫下所有人的名
Thumbnail
父親說:你要給你女兒做個好榜樣,不能在她面前這個那個 母親說:外孫女今天這樣那樣,你跟她說說XYZ 老公說:女兒ABC了,你還在123? 每個人也叫我做東做西。 為著父母,為著孩子,為著家庭,為這為那, 就是偏偏沒人叫我「為你自己」。 他們都忘了,我還有「我自己」。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陸續續Medium搬家過來之後,赫然想起自己還沒自我介紹!真是失禮了,小妹在此正式和大家打招呼,未來請多指教!
Thumbnail
保持自信,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浪費大好機會,也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將自己手中那一小塊布縫入由人類活動拼湊而成的百衲被,盡可能讓這一小塊布呈現艷麗的色彩和豐富的圖案。 職場上明槍暗箭,求生不易,但別讓工作時的人格傷害了你內心的柔軟溫暖。創造並維持上班時的自己和居家時的自己之間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這本哈佛的老師們分享自身經驗並給的核心觀念,雖然分成好幾個篇章說明不同老師的分享,但大方向的綜觀下來,其實講的都是同樣的概念,是的,就是做自己。而他們所謂的「做自己」,如果不是放縱,那實際上到底怎麼個做法呢↓↓↓↓↓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一書裡沒有雞湯,也沒有現在非黑即白的成功學或處世法則。看完15篇故事,可以感受到這些故事都融合了教授們的職場經驗、人生經歷所得出的體悟,而且這些體悟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十分受用。我想這些故事不只能夠鼓舞畢業生,也能鼓舞在職場打滾,還持續在人生路上奮鬥的人們。無論走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