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敗的靈性7法,作者:Deepak Chopra,柿子文化出版
先說說很少主動碰這類書籍,總覺得有種直銷感的書,接觸的原因來自於FB社團好友起了一個21天靜心豐盛旅程的社團,21天每天有個任務讓自己靜心,自我對話,然後有音頻可以協助,因此下載了Spotify,大家也可直接去搜尋:中文導引:豐盛冥想。音頻的聲音相當令人放鬆,查了查頻道主,才認識了原來有這本書,也就列入了待閱讀書單。
這類書籍因為跟成功連結,很常被當作一些洗腦的傳遞。不過不預設立場的閱讀,這類書籍溝通的應該是自我認識,自我沉澱,自我覺察。只有真正的認識了自己,有意識的呼吸,有意識的決定(這個其實不容易,我們大腦很習慣使用一些AUTO狀態),然後才能夠有方法的朝著自己所想成為的狀態去前進,也許就像傳奇教練所說的,成功是一種心靈的平靜。現在的資訊量真的太多了,又很容易陷入一種焦慮感,或許該多靜下心來,身體自然會有個方向給你依循。
七個法則簡單摘要分享:
1. 純粹潛能法則
很多心靈類的工作坊,首先都是先靜心,把浮躁的心沉澱下來,也有許多成功書籍會說,許多成功人士每天會有一個短暫的反省感恩的時間。
透過一個相對安靜,自處的時間。慢慢地熟悉身體的呼吸,再與宇宙萬物的連結。然後練習不批判,藉此覺察本我的存在。
2. 施予法則
世界萬物都是動態平衡,當你想要得到什麼,最快的方式就是付出什麼。
而非物質的施予是最強而有力的:關懷,注意,情感,愛。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容易做到的,就看我們願不願意。
3. 因果法則
每件事既是因也是果,因果法則的首要是:有意識的覺察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
思考:我做的選擇會有甚麼後果?這個選擇會為我和身邊的人帶來幸福嗎?
然後就順從你的心,有意識的決定,良善的因終將會有良善的果,不需過分期待,不待期望的付出,往往收穫的超乎期待。
4. 最省力法則
老子說:無為而治。怎麼樣做的更少,成就更好。
第一個要素是接受,接受當下一切發生的事件。
第二個要素是負責,負責不是責怪,而是對於這個處境,我們有能力做出相對的反應。
第三個是不防衛,不再需要說服或勸說別人接受,對所有觀點保持開放。
5. 意圖與慾望法則
這一段偶爾會被誤用,宇宙運行一切都是能量的傳遞,當我們意識本我,我們也能開始意識能量的傳遞,因此我們的意圖都能夠成真,也有無限的力量。
有些誤用去一些成功學大師,有些誤用去做治療。倒也不是方法不對,而是,這不能是唯一解。
也就是追求成功要有心靈的意圖引導,但不會因此不做基本功的努力與付出。生病了可以有意圖去改變心理的狀態,但也不能因此不參照醫生的囑咐做相關治療!
6. 超然法則
放掉對已知的執著,踏入未知,也就踏入任何可能之地。
許多會人說如果我有多少錢,我就會去做什麼事,我才能快樂。所以到底是有錢才快樂,還是做了什麼事?
那這件事,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去做了呢?
我們對於一些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只存於想像,那何不做些小嘗試去執行,或許就不會再執著而轉不過去。
7. 達摩法則
人生的目的為何?
看了許多成功的人,最終都是追求,如何幫助別人,如何幫助更多的人,透過自身的天賦去幫助別人,此時,你也就成就了自己的本我,那就是所謂的心靈富足。
不當做成功學的洗腦,而是有意識的自我覺察,自我對話,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心,進而幫助身邊的人。
有點玄,但可以練習,有助於我們在這資訊爆炸時代,像金城武說的:世界越快,心越慢。
有意識的自我覺察,自我對話,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心,進而幫助身邊的人。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