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準則》-采實文化新書推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成功準則-采實文化
成功對於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認為有錢就是成功,有些人覺得要做出某些成就才算成功,但這些定義的前提,是必須身體力行,才能有所得。
現在資訊取得過於容易,有甚麼需求,GOOGLE一下就有了,知道任何事情、任何知識都因此變的廉價,但知道要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當我們從媒體上理解事件的外貌,但沒有真正的執行過,其實一切都不會有所改變,也不會得到任何回饋,成功這件事,就等同於書本的童話故事,誰都讀過,卻始終沒看過。
而閱讀是一種習慣,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避免失敗的習慣。閱讀的過程會建立各種的資料庫,遇到困難時,就會經過大腦的資料庫找到適合的應對方法。
在生活與職場中,總會有不少的障礙存在,雖然大多數的困難不會影響我們太久,會讓我們卡關的原因都是找不到方法,甚至沒有任何的資料庫來源可以去驅使我們行動,最後就成了放棄的主因。
《成功準則》書中的第一章第三節,是我個人覺得最實用、最喜歡的內容,章節標題「釐清自己想要甚麼」,並在內容中建議讀者列出「二十個最重要的清單」,透過這些條列式的重點,你會發現所有事情的輕重緩急,哪個必須現在就去執行,哪些可以在未來去完成,每一個時間點可以做的事情不一定都相同,有些東西現在不做,未來可能就沒機會了。
清單的意義提醒著我們,該在甚麼時候、做甚麼事,更替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成功準則不就是幫自己找到正確的努力方法與邏輯,因為你我的努力,都應該被人看見,成功雖然有可能會遲到,但不會不到,只要我們堅持下去。
平凡人也能擁有不平凡的人生
職場上,大家都在說要複製成功人的經驗,但我也抱有另一個特殊的看法,那就是同時學習他人失敗的經驗值,更是累積自己最重要的條件。
不僅成功可以學習,失敗的過程更是需要體驗的重要歷程,若你知道這些事件的前因後果,當你走在失敗的路上,你就會感覺似曾相似,自己就正走在這條路上而警惕自己。
我們在努力向上爬的過程,不論多少次的成功,都有可能因為一次的挫折而失去全部的基礎,就像數學的乘法一樣,無論你是2X2或是9X9,往後只要出現一個0,就必須回到起點。想辦法讓自己保有停損點,能夠持續地走下去,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成功,我不敢說一定會,但只要避免重大挫敗,起碼不會讓人生往後退,損失時間的價值。
成功的方法很多,不一定每套都適合自己,個性、脾氣、還有心情都會影響當下的結果。讓自己保有彈性的空間,多閱讀其他人的經驗準則,讓自己的資料庫多準備幾套應變的模式,人性都是相同的,只有遇到問題時,才會想到自己擁有哪些資源,一個觀念可以減少一次的損失,或許就是數十萬、上百萬元的差距,夠不夠划算,你自己說。
《成功準則》在你找不到方法,找不到施力的支撐點時,讓你知道該如何找回自己,再從自己所需要的去找到成功的內容,成功沒有SOP,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準則,相信自己的努力,會為自己帶來最好的生活體驗。
此篇書評心得為采實文化邀約分享
《成功準則》改變數億人的經典之作-購買連結
電子書傳送門
博客來 https://reurl.cc/gQGrzV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營品牌的里程上,實戰經驗是很寶貴的知識,有些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犯錯的歷程,可以從書上去取得「跳過錯誤」的經驗,不必真的親自走一回。陸續會推薦各位一些葛捷思看過覺得不錯的商業書籍,讓大家也可以從中獲得所需要的品牌經營的必經歷程。
這是一個詐騙的故事,騙的不是你我這種市井小民,騙的是華爾街、騙的是金融業、騙的是國家主權基金,而這不是一個團隊所做的,而是只有一個人。騙術高明,善用人心的漏洞去達到目的,更懂得運用政治技巧去讓不可能過關的金融核貸案順利闖關,上百億的美金就此落袋,揮霍的過程中牽扯不少演藝及商業名人,非常精彩。
成為斜槓的人,都是從自己負有熱忱的事物開始,最後才會產生價值。從自己擅長、有興趣的領域著手,長時間的產出、不斷的累積實力,至於要不要成為商業變現,來自於你自己的選擇,因為所投入的心力,是本身所熱愛的事物,並不會因為變現與否去改變了你的人生定位。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Netflix你肯定認識,就是那個電視常看到賣影集賣頻道的品牌。這個號稱線上串流影音的龍頭,曾經淪落到低價賣給百視達,曾經在影片出租的年代將商品誤寄成人錄影帶,曾經與日本東芝、索尼銷售DVD合作案,而亞馬遜也曾考慮將Netflix作為踏入影音平台的跳板。 能與各個巨大的企業體合作,讓銷售硬體的品牌、
關於成功的故事與書籍,想必大家都看了不少,各種激勵人心的故事、創造奇蹟的成功法則,在閱讀的當下都隨著書中的內容起伏感到熱血沸騰。 當故事結束、闔上書本的那一刻起,又回到原本的自己,只有歲月的老去、不見智慧的累積。其實這就是葛捷思原本的樣子,才能說得如此貼切,希望你們跟當初的我能有所區別。 在生活日常
經營品牌的里程上,實戰經驗是很寶貴的知識,有些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犯錯的歷程,可以從書上去取得「跳過錯誤」的經驗,不必真的親自走一回。陸續會推薦各位一些葛捷思看過覺得不錯的商業書籍,讓大家也可以從中獲得所需要的品牌經營的必經歷程。
這是一個詐騙的故事,騙的不是你我這種市井小民,騙的是華爾街、騙的是金融業、騙的是國家主權基金,而這不是一個團隊所做的,而是只有一個人。騙術高明,善用人心的漏洞去達到目的,更懂得運用政治技巧去讓不可能過關的金融核貸案順利闖關,上百億的美金就此落袋,揮霍的過程中牽扯不少演藝及商業名人,非常精彩。
成為斜槓的人,都是從自己負有熱忱的事物開始,最後才會產生價值。從自己擅長、有興趣的領域著手,長時間的產出、不斷的累積實力,至於要不要成為商業變現,來自於你自己的選擇,因為所投入的心力,是本身所熱愛的事物,並不會因為變現與否去改變了你的人生定位。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Netflix你肯定認識,就是那個電視常看到賣影集賣頻道的品牌。這個號稱線上串流影音的龍頭,曾經淪落到低價賣給百視達,曾經在影片出租的年代將商品誤寄成人錄影帶,曾經與日本東芝、索尼銷售DVD合作案,而亞馬遜也曾考慮將Netflix作為踏入影音平台的跳板。 能與各個巨大的企業體合作,讓銷售硬體的品牌、
關於成功的故事與書籍,想必大家都看了不少,各種激勵人心的故事、創造奇蹟的成功法則,在閱讀的當下都隨著書中的內容起伏感到熱血沸騰。 當故事結束、闔上書本的那一刻起,又回到原本的自己,只有歲月的老去、不見智慧的累積。其實這就是葛捷思原本的樣子,才能說得如此貼切,希望你們跟當初的我能有所區別。 在生活日常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作者探討了成功的多維度評價標準,對比了客觀數據驅動的運動競賽和主觀評價主導的視覺藝術。書中舉例展示了人際關係在成功評價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大多數職業中,成功通常位於客觀表現與人際網絡之間的某個點上。
薯片兄取笑地說:「廢人,寫那麼多垃圾笑話,有何用啊!都賺不到錢!」 小弟A認真地說:「他們喜歡去到那些人人都可以說人廢人的世界,那麼我祝福他們可以去到那些全宇宙最多壞人的星球生活啦!那個星球的人全部都是壞人來的,沒有一個是好人,真是適合他們哦!」 小弟B認真地說:「白痴仔,我是笑話界的人,我們笑
Thumbnail
在職場競爭激烈的時代,活動策展已成為塑造個人品牌和專業形象的關鍵一環。無論是舉辦一場專業講座、研討會,或是企業內部培訓活動,精心的策展能夠為您的職業生涯注入新的活力與影響力。一起了解,從主題設定到參與者招募,一步步引導,讓自己進行活動策展時候,能夠有條理進行。 主題確定,成就目標 主題的確定是活
Thumbnail
以下是與《成功有約》第一章:主動積極的介紹。主動積極有什麼意涵?要如何解決?
Thumbnail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再把「應得的」這件事說的如此簡單,而把所有的責任都加諸在失敗者的肩上,藉此拉近貧富間的差距。雖然的確沒辦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但起碼我們可以讓更多人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不至於因為「只是出生貧窮」便無法流動到更高的階層。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似乎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乃至歐洲極右派勢力捲土重來,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都出現了類似的派動。民粹崛起,社會嚴重極化對立,斷裂的兩方彷彿永無溝通、對焦的可能。 所以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對下層者而言,上層菁英的傲慢令人備覺難堪。沒有人喜歡被人瞧不起,但才德至上論不只造成挫折,還帶來了羞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和『只要去試就會成功』的想法是一把雙面刃,既能激勵人心,也能惹人不快;雖然褒獎贏家,卻正大光明詆毀輸家。找不到糊口工作的人很難擺脫這樣一個令人喪氣的想法,失敗是他個人問題。
《成功的反思》的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若直譯應是「才德主義的暴政」。作者是哈佛政治學教授桑德爾,這次看他所著的《成功的反思》,再次很精確的帶著讀者經歷一場關於才德思想與菁英領導的思辨:深植人心的才德思想並不代表社會平等
Thumbnail
若用簡短的話的條件來說明 則以以下3點: 1.成功的人不會允許失敗發生 2.失敗的人不會阻止失敗發生 3.成功者失敗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怎麼認定成功失敗 以上三點是自成邏輯 一個人只有知道什麼是成功 和不知道 若能判斷什麼是成功 則可以避免失敗 若不能 則不能阻止失敗 所以內部的差異在於對成敗的認識 舉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作者探討了成功的多維度評價標準,對比了客觀數據驅動的運動競賽和主觀評價主導的視覺藝術。書中舉例展示了人際關係在成功評價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大多數職業中,成功通常位於客觀表現與人際網絡之間的某個點上。
薯片兄取笑地說:「廢人,寫那麼多垃圾笑話,有何用啊!都賺不到錢!」 小弟A認真地說:「他們喜歡去到那些人人都可以說人廢人的世界,那麼我祝福他們可以去到那些全宇宙最多壞人的星球生活啦!那個星球的人全部都是壞人來的,沒有一個是好人,真是適合他們哦!」 小弟B認真地說:「白痴仔,我是笑話界的人,我們笑
Thumbnail
在職場競爭激烈的時代,活動策展已成為塑造個人品牌和專業形象的關鍵一環。無論是舉辦一場專業講座、研討會,或是企業內部培訓活動,精心的策展能夠為您的職業生涯注入新的活力與影響力。一起了解,從主題設定到參與者招募,一步步引導,讓自己進行活動策展時候,能夠有條理進行。 主題確定,成就目標 主題的確定是活
Thumbnail
以下是與《成功有約》第一章:主動積極的介紹。主動積極有什麼意涵?要如何解決?
Thumbnail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再把「應得的」這件事說的如此簡單,而把所有的責任都加諸在失敗者的肩上,藉此拉近貧富間的差距。雖然的確沒辦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但起碼我們可以讓更多人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不至於因為「只是出生貧窮」便無法流動到更高的階層。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似乎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 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乃至歐洲極右派勢力捲土重來,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都出現了類似的派動。民粹崛起,社會嚴重極化對立,斷裂的兩方彷彿永無溝通、對焦的可能。 所以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對下層者而言,上層菁英的傲慢令人備覺難堪。沒有人喜歡被人瞧不起,但才德至上論不只造成挫折,還帶來了羞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和『只要去試就會成功』的想法是一把雙面刃,既能激勵人心,也能惹人不快;雖然褒獎贏家,卻正大光明詆毀輸家。找不到糊口工作的人很難擺脫這樣一個令人喪氣的想法,失敗是他個人問題。
《成功的反思》的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若直譯應是「才德主義的暴政」。作者是哈佛政治學教授桑德爾,這次看他所著的《成功的反思》,再次很精確的帶著讀者經歷一場關於才德思想與菁英領導的思辨:深植人心的才德思想並不代表社會平等
Thumbnail
若用簡短的話的條件來說明 則以以下3點: 1.成功的人不會允許失敗發生 2.失敗的人不會阻止失敗發生 3.成功者失敗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怎麼認定成功失敗 以上三點是自成邏輯 一個人只有知道什麼是成功 和不知道 若能判斷什麼是成功 則可以避免失敗 若不能 則不能阻止失敗 所以內部的差異在於對成敗的認識 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