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心理學》 認識每個人心中內向且強大的一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曾說過幾句名言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人只能夠透過失敗來學習。藉由失敗的經驗,守護自己「想要改變」的決心。」
「有勇氣、有耐力、有自信,失敗絕非勇氣的挫敗,而是應該挑戰面對新課題。」

2022年因緣際會察覺到自己也許有內向人格的一面,做了《內向心理學》書中的測驗,了解到自己其實並不是那麼外向的人,而是有一半內向型人格,會藉由外向的表現掩飾自己內部自我否定、自卑的心理。也有了動機來閱讀《內向心理學》這本書,來了解自己是什麼人。


知名影星基努李維在社交媒體Twitter曾經寫過一句話

「我討厭人家問我:『你為什麼那麼安靜?』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的運作模式。就像我也不會問你:『為什麼你這麼吵?為什麼你說這麼多話?』那樣很無禮。」(I hate when people ask me, "Why are you so quiet?” Because I am. That's how I function. I don't ask you, "Why are you so noisy? Why do you talk so much?“ It's rude.

從這個案例來看的話,基努李維這位好萊塢影星是否是一位內向性格的人呢?

這次要分享的書籍《內向心理學》是一本專門談論內向者心理學研究的書,作者Marti Olsen Laney是一位精神分析博士,她擅長以其精神分析的專業,致力探索內向性格的議題。

這本書結構清楚,分成三大部分,作者試圖對三個大方向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1. 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是什麼樣子人格的人?
  2. 如果我們有內向者人格特質的話,如何與其它人相處呢?
  3. 身為內向者特性的人,如何接納自己的獨特,並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養分呢?

作者畢竟是心理學博士,整本書的書寫風格讀起來稍嫌生硬,但照著上述三個主要架構來閱讀的話,帶給我三個啟發。

Part 1 認識內向的自己

首先分享針對第一部分內容的第一個啟發。

我重新認識到我自己的性格:其實我沒我想像的那麼外向!

我的個性上有時害怕衝突、考慮太多、在意別人看法,遇到問題有時會想逃避。這些內向性格是我們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的一些特質組合,它既不是不喜歡與人共處,也不是害羞,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其實是擁有內向性格的獨有特質。

此外,以作者所做的大腦科學研究,為何對於性格內向者來說,他們時常容易感到疲累?這是由於在性格內向者的大腦中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較快、較佔優勢,身體腎上腺素和葡萄糖很快會使他們感到筋疲力竭。由於不像外向者的大腦能從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獲得許多的快樂感,而回饋迴圈裡的乙醯膽鹼也不會增加,所以對於性格內向者來說,他們無法從交感神經系統中得到像性格外向者所得到的美好體驗。

以上述大腦科學對性格內向及外向者的研究,可以清楚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工作上會容易感到疲累的原因,多少是與人的性格及大腦內部的神經化學傳導方式的差異有關。

有時擁有內向人格的人會很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然而從上述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個層面理解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所說的一句話: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你」,那是對方的課題。」

因為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內向性格與與外向性格的人在先天上的大腦運作機制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欣賞外向者的熱情,也可以感受內向者如流水般的強大

我讀了這本書也對具內向人格的名人故事有了不同層次的理解,在書中舉一個例子,出演過《白宮風暴》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提名的Joan Allen,她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內向者。她演技精湛,卻從不故意引人注目。她在採訪時曾說:

「隱私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是個非常不喜歡暴露自己隱私的人。」

此外,Joan Allen也曾說:

「相較於快速,我比較傾向緩慢的生活節奏。」

並且將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命名為「逐步前進」(Little by Little)

Part 2 內向人格特質如何與他人互動

書中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討的是,如果我們有內向者人格特質的話,如何與其它人相處呢?

第二部分針對與人相處覺得如果傷害到他人,產生的罪惡感有個具體的研究與描述:

「罪惡感卻沒有這麼複雜,它與我們的行動有關,是一種因為做錯了什麼事而感到不舒服、令人不得安寧的情感,就像是手在餅乾盒裡被別人抓住一樣。」
「當我們傷害到某人時,我們會有罪惡感;或是當我們違反了某條規則或制度,並且擔心被逮到時,會有罪惡感。罪惡感驅使我們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麼,並做出賠償的行為。」

針對這種與他人相處犯了錯而感到有羞恥感或罪惡感的情況,這本書的建議的解決方案其實很單純跟正向,分享如下。

  1. 弄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傷害到別人: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得罪了別人,事實上並沒有。所以當你以為自己該對某人的煩亂負責時,先看看那人是否真的是處於煩亂的狀態。也許他或她並沒有像你想像的那樣做出反應。
  2. 誠懇地道歉:假如你違背了某個承認,能做的就是誠摯的道歉:「對不起,我當時違背承諾,犯了錯讓你情緒受到影響。對不起。」面對罪惡感的主要解決方法就是道歉。每個人都會犯錯,請原諒自己。
  3. 弄清楚是什麼引發羞恥感跟罪惡感:例如,一位同事在會議上問你問題,你一時講不出話、回答不出來,這可能引發你的羞恥感──感到一無事處,覺得自己一點也不聰明──你會在心裡這麼想。書中建議別這樣子想。請對自己說:「那只是我大腦工作的方式而已。我通常不會很快就回答別人的提問,愛因斯坦也不會。我們可以跟同事說:『我需要仔細思考一下再告訴你。』面對羞恥感的主要解決辦法是自尊。告訴自己你並沒有缺陷,你一切正常,你的大腦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工作。深思熟慮非常有用。「你就是你」,這樣子很好。

結語

藉由閱讀《內向心理學》這本書,我學到了內向性格的美麗與強大之處,期許接下來我能「逐步前進」地改變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超人的哲書雜錄的沙龍
9會員
4內容數
2023/11/30
首先聲明我不是專業的日語系所出來的,純粹是這幾個月因個人興趣學日文,剛好授受動詞一開始學的時候搞不懂,參考網路文獻跟教學影片後,有比較理解後,做的個人的授受動詞文型筆記,有錯的地方請指正。 1. A は+B に+V て+もらいます。  【N5文法理解分享】 A請B做某件事,A收到B幫我
2023/11/30
首先聲明我不是專業的日語系所出來的,純粹是這幾個月因個人興趣學日文,剛好授受動詞一開始學的時候搞不懂,參考網路文獻跟教學影片後,有比較理解後,做的個人的授受動詞文型筆記,有錯的地方請指正。 1. A は+B に+V て+もらいます。  【N5文法理解分享】 A請B做某件事,A收到B幫我
2023/09/21
將近有9個多月沒有在方格子上分享自己閱讀、學習跟思考的記錄,有三個原因。 一個是在今年3月時我最愛的阿嬤過世了。從小在彰化鄉下成長,小時候爸媽在外工作時,都是阿嬤照顧著我們,雖然阿嬤在2月底住院後已有阿嬤要回去天堂的心理準備,但在喪禮過程中,實際與家人送行阿嬤的過程,仍是有許多點點滴滴的回憶湧現在
2023/09/21
將近有9個多月沒有在方格子上分享自己閱讀、學習跟思考的記錄,有三個原因。 一個是在今年3月時我最愛的阿嬤過世了。從小在彰化鄉下成長,小時候爸媽在外工作時,都是阿嬤照顧著我們,雖然阿嬤在2月底住院後已有阿嬤要回去天堂的心理準備,但在喪禮過程中,實際與家人送行阿嬤的過程,仍是有許多點點滴滴的回憶湧現在
2023/01/09
2023年第一個週末讀了2020年在台灣出版的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書裡頭有5個病患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叫茱莉的病患, 新婚後懷孕,卻同時被診斷出只剩3年生命可活,茱莉年輕,新婚,懷孕,家族無乳癌病史,卻遭厄運隨機擊中。還在拼命思考怎麼 應付癌症治療和懷孕時,她流產了。 書中第5章談到茱莉與作者
2023/01/09
2023年第一個週末讀了2020年在台灣出版的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書裡頭有5個病患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叫茱莉的病患, 新婚後懷孕,卻同時被診斷出只剩3年生命可活,茱莉年輕,新婚,懷孕,家族無乳癌病史,卻遭厄運隨機擊中。還在拼命思考怎麼 應付癌症治療和懷孕時,她流產了。 書中第5章談到茱莉與作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走向邊緣人的命運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
Thumbnail
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走向邊緣人的命運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
Thumbnail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
Thumbnail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作者:蘇珊.坎恩 Susan Cai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推薦
Thumbnail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作者:蘇珊.坎恩 Susan Cai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推薦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小時候和親戚聚會時,家長是否曾提醒你,要活潑一點,嘴甜一點?而到了求學跟工作階段,性格外向的朋友似乎格外討人喜歡、人面交際廣,好機會也較為容易掌握,這世界對內向者是否太不公平了呢?
Thumbnail
小時候和親戚聚會時,家長是否曾提醒你,要活潑一點,嘴甜一點?而到了求學跟工作階段,性格外向的朋友似乎格外討人喜歡、人面交際廣,好機會也較為容易掌握,這世界對內向者是否太不公平了呢?
Thumbnail
精神分析博士、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瑪蒂‧蘭妮所寫的內向心理學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害羞內向,而是一種氣質的典型。喜歡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為什麼在人群興奮交際的場合,我特別容易疲憊?為什麼當別人能夠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總是得好好整理,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精神分析博士、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瑪蒂‧蘭妮所寫的內向心理學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害羞內向,而是一種氣質的典型。喜歡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為什麼在人群興奮交際的場合,我特別容易疲憊?為什麼當別人能夠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總是得好好整理,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讀完一些關於內向者的文章後,因為自己是內向的人可以感同身受與理解那些內容,同時也讓我開始好奇與自己性格光譜另一側的外向者,他們的內心世界應該也是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於是我也尋找了一些關於外向者的研究資料與文章,仔細閱讀後,果然發現有許多我們認知有所誤解的部分。
Thumbnail
讀完一些關於內向者的文章後,因為自己是內向的人可以感同身受與理解那些內容,同時也讓我開始好奇與自己性格光譜另一側的外向者,他們的內心世界應該也是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於是我也尋找了一些關於外向者的研究資料與文章,仔細閱讀後,果然發現有許多我們認知有所誤解的部分。
Thumbnail
內向人多半講話語帶保留 做事一定追根究底 就算真的害羞內向,那又如何 重點是擁抱自己的特質 在外向世界裡成為最安靜的力量
Thumbnail
內向人多半講話語帶保留 做事一定追根究底 就算真的害羞內向,那又如何 重點是擁抱自己的特質 在外向世界裡成為最安靜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