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設計到學校設計(一)改變,是精準的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改變不是那麼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需要「社會設計」來鬆動原來的社會結構、促進社會的動員。

從「整潔秩序競賽」轉成「永續教室認證」;從「生活教育評分」變成「碳盤查」;從「安靜乾淨」變成「零碳排」,真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新校園。但這絕對是一場「陣地戰」,而不是「運動戰」。

所謂「運動戰」是指大部隊、快速而大面積的戰法,有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瞬間發動陸空大進擊。但這通常都只是一種宣示作用,無法真的攻城掠地。

有如像我們處理「零體罰」、「零霸凌」、「早自習零考試」,如果只是發揮空優,一紙公文或一道通知就想改變,那是不可能的。

陣地戰則是要深入戰場,履艱涉險、承艱負重:校長要跑到隊伍前面呼籲與倡導、還要到中間支持與陪伴,再到後面去收拾狀況與善後修復,來回反覆地跑。

基本上,文化的轉型與提升都需要這樣深入且持久的游擊與巷戰,才容易成功。

其實民智已開,每個學校一定都有不喜歡「整潔秩序競賽」的老師(很多學校早已廢除),這股力量怎麼運用?

或許可以先讓這些班級去試辦,17個SDGs目標選幾個去實踐(例如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13氣候行動),他們可以不參加每週的生活教育競賽,另成一個體系。

然後有幾個「點」狀的成功經驗,就會吸引更多班級加入連「線」,四年、八年,可能就有全「面」的提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u Peizhen-avatar-img
2023/09/21
謝謝校長的引導,我腦袋上彷彿有燈泡亮了起來^^我不是行政只是導師,但我會試著從班會+綜合活動課開始做,希望學期末能跟校長分享成果!
avatar-img
李惠銘AMG的沙龍
87會員
112內容數
李惠銘AM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沒有章法、不著痕跡 這是教育到最後的理想,所有的知識都內化,變成武俠小說中的無招勝有招。 扣除極極極少數天才,有哪個這種大師,從不讀書去累積知識,就能無師自通? 不要騙自己了,沒有這種事。經驗無比珍貴,人類的知識就是歷史的總承。 大多數的現象都有理由,只是你想不想去接受。
Thumbnail
沒有章法、不著痕跡 這是教育到最後的理想,所有的知識都內化,變成武俠小說中的無招勝有招。 扣除極極極少數天才,有哪個這種大師,從不讀書去累積知識,就能無師自通? 不要騙自己了,沒有這種事。經驗無比珍貴,人類的知識就是歷史的總承。 大多數的現象都有理由,只是你想不想去接受。
Thumbnail
我來很多次了,這個地方真的不斷的進化,每次來都不一樣。 在結束個人預約場次的說明會後,兩位來到機構的家長聊著天,聽到其中一位家長這樣給予我們回饋的時候,心裡真的蠻暖的,有一種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啊 ... 教育為什麼百年來幾乎沒有重大轉變? 如果知道學校的起源的人,應該都會知道現行學校的制度、上
Thumbnail
我來很多次了,這個地方真的不斷的進化,每次來都不一樣。 在結束個人預約場次的說明會後,兩位來到機構的家長聊著天,聽到其中一位家長這樣給予我們回饋的時候,心裡真的蠻暖的,有一種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啊 ... 教育為什麼百年來幾乎沒有重大轉變? 如果知道學校的起源的人,應該都會知道現行學校的制度、上
Thumbnail
改變不是那麼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需要「社會設計」來鬆動原來的社會結構、促進社會的動員。
Thumbnail
改變不是那麼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需要「社會設計」來鬆動原來的社會結構、促進社會的動員。
Thumbnail
當學校開始有商業活動,學校就會更趨近真實世界,孩子會有更豐富的學習。因此學校如果要「擴增實境」,那麼「遊戲金融」的導入,是可以思考的。
Thumbnail
當學校開始有商業活動,學校就會更趨近真實世界,孩子會有更豐富的學習。因此學校如果要「擴增實境」,那麼「遊戲金融」的導入,是可以思考的。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政策、活動乃至公司經營都開始強調「 #永續」提倡一些新觀念,而學校也開始思考如何帶入課堂上。 然而,要如何開始做,並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而不是淪為口號與標語呢?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豐富的實作經驗,以生活化的譬喻帶領我們認識這場全球性的行動,認識「 生態環境」與各國政府政策與日本面臨的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政策、活動乃至公司經營都開始強調「 #永續」提倡一些新觀念,而學校也開始思考如何帶入課堂上。 然而,要如何開始做,並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而不是淪為口號與標語呢?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豐富的實作經驗,以生活化的譬喻帶領我們認識這場全球性的行動,認識「 生態環境」與各國政府政策與日本面臨的
Thumbnail
筆者做戰略相關研究很久了,對於世界的變化,往往會有一種很極端的切入點,也就是戰爭本身。但很有意思的是,跟筆者討論各類社會問題的人,越是偏向社會主義、自由派(不是我們這種新古典自由)的,可以說「幾乎沒想過戰爭可以解決問題」。
Thumbnail
筆者做戰略相關研究很久了,對於世界的變化,往往會有一種很極端的切入點,也就是戰爭本身。但很有意思的是,跟筆者討論各類社會問題的人,越是偏向社會主義、自由派(不是我們這種新古典自由)的,可以說「幾乎沒想過戰爭可以解決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