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膽小鬼游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欣是本次專案團隊的leader,也是專案最後成果的報告者,因專案團隊的成員來自各部門的支援人力,且這個專案並非成員最重要的KPI,導致成員在執行專案活動時漫不在乎,而小欣是專案的負責人,必須扛起整個專案的成敗,所以他就得日以繼夜的趕工,完成最後的專案報告腳本,當專案的截止日愈來愈近,小欣就愈顯得焦慮……。
以上是職場上很典型的膽小鬼游戲,小欣是專案團隊中最害怕專案失敗的人(即最膽小的人),當團隊中有這類人出現時,很多工作的loading就會加諸在這個人身上,一般被膽小鬼附身時,人常常會憤憤不平,心中充滿不公平的心魔,想說為何就我付出最多,別人出力都這麼少?你是否就屬於這類的膽小鬼呢?若是,你該怎麼辦?
我提供之前自己的經驗,首先你應該先確定你的目標是什麼?以小欣的例子來說,他的目標就是順利進行最後的專案報告,專案報告的成功一定是擺在第一位,若你的心中一直想著最終目標,你此時的不平、不滿的情緒或許已經消了大半。
再者,想想你在執行這個專案時,你學到什麼?而不是只想著你付出了多少,如此可以使你有一直前進的動力,成員不積極、不付出,他們在專案所學、所得到的就相對少,這是這些成員的損失。
職場上原本就沒有所謂的公平,在膽小鬼游戲中,若你是膽小鬼角色,一味追求公平的話,如小欣的例子,他就只能跟成員一樣不做事,最後讓專案以失敗收場,這是一個典型為了追求所謂的公平而付出慘痛代價的例子。
希望各位在職場上身為膽小鬼的你,能用以上建議的方式思考,用這種方式思考,身為膽小鬼的你是不是開始有了正能量,不再為多的付出而感到不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95內容數
在一般的職場從業者,除非你是創業者,不管那個的職位一定有你的上層主管,如何與上層主管進行溝通、任務的對焦,是目前職場從業人員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向上管理做的好,你的職涯也將比別人順利,升遷的機會也就比別人多,我以多年主管的經驗,傳授如何做好向上管理,讓你的職涯充滿無限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翁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在做投資的朋友一定有經驗,在市場處於牛市時,指數慢慢漲,但一次回檔都是又急又大,且當指數跌50%時(從100跌到50),要漲100%(50漲到100)才能回到原本價格,「信任指數」也是一樣,你讓某人對你的信任降低到一半,要花加倍的心力才能重拾某人的信任,這雖然是基本數學,但往往被你所忽略。
當你在要求部屬或在與外單位開會時,時常會用「我們」應該要如何如何,例如:「我們」應該要開始加強部門間的合作、「我們」從現在開始要關注公司的營運目標、我覺得「我們」團隊的向心力不足……等等。但你是否覺得,在說出「我們」時,其實內心是希望別人依自己的期望做事?而這個期望通常不包括「我」
你是否有注意到,在一場對話過程中,「但是」用的愈多,對話的品質下降的愈快,達成共識的機率會更低?使你常常成為對話中的句點王?
競爭力是衡量一個人或組織在某個領域中是否具有相對優勢的重要指標。然而,這個指標並不僅僅取決於擁有技能,而是更多地取決於一個人或組織是否有能力獲得技能。
我個人喜歡阻力訓練,而什麼是阻力訓練呢?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讓肌肉感受到阻力的身體活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以達到鍛鍊肌肉的效果。至於重量訓練(以下簡稱重訓),則是給予身體重量的訓練,因此廣義的來說,重訓也包含其中。
你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很直覺的會說:那還用想,當然是加薪、發獎金啊。但你有沒有想過,一些非營利組織裡的工作人員,為何會對於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且自豪?社會上的義消、義警也同樣是無悔的付出,驅動這些人的力量是除了薪酬外的一項重要因素:動機。
有在做投資的朋友一定有經驗,在市場處於牛市時,指數慢慢漲,但一次回檔都是又急又大,且當指數跌50%時(從100跌到50),要漲100%(50漲到100)才能回到原本價格,「信任指數」也是一樣,你讓某人對你的信任降低到一半,要花加倍的心力才能重拾某人的信任,這雖然是基本數學,但往往被你所忽略。
當你在要求部屬或在與外單位開會時,時常會用「我們」應該要如何如何,例如:「我們」應該要開始加強部門間的合作、「我們」從現在開始要關注公司的營運目標、我覺得「我們」團隊的向心力不足……等等。但你是否覺得,在說出「我們」時,其實內心是希望別人依自己的期望做事?而這個期望通常不包括「我」
你是否有注意到,在一場對話過程中,「但是」用的愈多,對話的品質下降的愈快,達成共識的機率會更低?使你常常成為對話中的句點王?
競爭力是衡量一個人或組織在某個領域中是否具有相對優勢的重要指標。然而,這個指標並不僅僅取決於擁有技能,而是更多地取決於一個人或組織是否有能力獲得技能。
我個人喜歡阻力訓練,而什麼是阻力訓練呢?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讓肌肉感受到阻力的身體活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以達到鍛鍊肌肉的效果。至於重量訓練(以下簡稱重訓),則是給予身體重量的訓練,因此廣義的來說,重訓也包含其中。
你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很直覺的會說:那還用想,當然是加薪、發獎金啊。但你有沒有想過,一些非營利組織裡的工作人員,為何會對於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且自豪?社會上的義消、義警也同樣是無悔的付出,驅動這些人的力量是除了薪酬外的一項重要因素:動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琪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工作能力出色,但最近卻遇到了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她的同事小明總是在會議上打斷她的發言,甚至有時會公然否定她的提案。更糟的是,小明經常在私底下對其他同事說小琪的壞話,導致整個團隊的氣氛變得很尷尬。 ​ 起初,小琪試圖和小明直接溝通,希望能化解誤會。但小明總是一副無所謂
Thumbnail
如果這世上有躺分仔, 那應該另一個極端象限存在的, 就是"超認真做報告"的那種仔。 會認真到何種程度呢? 超級認真做報告到事必躬親! 事必躬親到連組員的意見都再三斟酌! 再三斟酌到乾脆在報告時全程親自出馬才可最令自己放心! 而且很大方, 對於自己製作的"完美"報告的分數, 不介
Thumbnail
我不是寫錯字,就是「稿」什麼鬼,其實一直想要把職場上的各種可怕鬼故事寫下來,沒想到今年的鬼門開在VOCUS帶來了這個機會,就來「稿」一下這些鬼人鬼故事吧。 寫之前總覺得是不是要先發表個不自(資)殺(遣)證明,會不會哪天被對號入座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自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了,卻始終無法得到預期的回報。他們心裡不斷吶喊著:「該做的我都做了,到底要多積極才夠?」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小芳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走出這個職場迷宮的。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管理方式正悄悄地蔓延,它就像是一道看似美味但實際上充滿陷阱的「職場毒雞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這種管理方法乍看之下似乎能夠快速提升效率,但實際上卻可能成為扼殺團隊創造力和員工熱情的最大殺手。
Thumbnail
小美是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研發工程師,平日工作認真負責,不僅按時完成任務,還經常提出創新建議。公司的很多新產品都有小美的貢獻,大家都稱她是公司的“創意之星”。
Thumbnail
小美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工作能力出色,平時和同事們相處也都很融洽。直到有一天,她的部門來了一位新同事小張。這位小張看似和善,實際上卻是個職場「惡靈」,每天給小美的工作生活增添不少困擾。
Thumbnail
探索旅程中發現她心底對工作的吶喊:「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卻沒辦法達成我想要的目標?」對此,潛意識提醒著:『不用急、用自己的步調走就行。』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琪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行銷專員,工作能力出色,但最近卻遇到了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她的同事小明總是在會議上打斷她的發言,甚至有時會公然否定她的提案。更糟的是,小明經常在私底下對其他同事說小琪的壞話,導致整個團隊的氣氛變得很尷尬。 ​ 起初,小琪試圖和小明直接溝通,希望能化解誤會。但小明總是一副無所謂
Thumbnail
如果這世上有躺分仔, 那應該另一個極端象限存在的, 就是"超認真做報告"的那種仔。 會認真到何種程度呢? 超級認真做報告到事必躬親! 事必躬親到連組員的意見都再三斟酌! 再三斟酌到乾脆在報告時全程親自出馬才可最令自己放心! 而且很大方, 對於自己製作的"完美"報告的分數, 不介
Thumbnail
我不是寫錯字,就是「稿」什麼鬼,其實一直想要把職場上的各種可怕鬼故事寫下來,沒想到今年的鬼門開在VOCUS帶來了這個機會,就來「稿」一下這些鬼人鬼故事吧。 寫之前總覺得是不是要先發表個不自(資)殺(遣)證明,會不會哪天被對號入座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總是自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了,卻始終無法得到預期的回報。他們心裡不斷吶喊著:「該做的我都做了,到底要多積極才夠?」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小芳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走出這個職場迷宮的。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管理方式正悄悄地蔓延,它就像是一道看似美味但實際上充滿陷阱的「職場毒雞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這種管理方法乍看之下似乎能夠快速提升效率,但實際上卻可能成為扼殺團隊創造力和員工熱情的最大殺手。
Thumbnail
小美是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研發工程師,平日工作認真負責,不僅按時完成任務,還經常提出創新建議。公司的很多新產品都有小美的貢獻,大家都稱她是公司的“創意之星”。
Thumbnail
小美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工作能力出色,平時和同事們相處也都很融洽。直到有一天,她的部門來了一位新同事小張。這位小張看似和善,實際上卻是個職場「惡靈」,每天給小美的工作生活增添不少困擾。
Thumbnail
探索旅程中發現她心底對工作的吶喊:「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卻沒辦法達成我想要的目標?」對此,潛意識提醒著:『不用急、用自己的步調走就行。』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