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順序與教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也想當樂樂的妹妹~」這是寒假時戲劇營老師跟我說的,當然部分是玩笑話。對於相差1.5歲的兄妹,其實我們很少/幾乎沒有拿哥哥或妹妹的大帽子放在他們的身上,但對於一般認為「哥哥」或是「妹妹」該有的樣子,不自覺的出現在他們身上,也是讓我驚訝。

寒假時幫兩兄妹報名了戲劇營,不是那種演話劇、背台詞的話劇表演~
而是那種讓孩子的步調慢下來、更認識自我、瞭解內在的自我探索。很特別、也很難解釋,但我真切的感受到這是習慣於快節奏、高競爭生活的兄妹所需要的。

三天的時間其實很短,老師藉由不同的活動、互動體驗;讓孩子們「覺察、冷靜及換位思考」;如何聚焦在自己?回到自己的核心力量;如何自我肯定,而非透過外人的眼光;這好像不僅是孩子,更是大人仍在努力學習探索的。

敏銳的老師也在營隊中觀察到兄妹倆不同的特質;原來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哥哥扮演著任重而道遠的「哥哥」角色,照顧、並時時關注著妹妹的狀態;而妹妹也享受在哥哥的照顧之下,無後顧之憂。針對孩子不同的特質,老師觀察到樂樂給予自己過多的責任和壓力,大人該協助他多放鬆;而恩恩則是個可以進一步給予更多責任和賦予任務的小當家。

這讓我想到正向教養中有特別提到出生順序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可能基於自己在家中的出生順序,從而對自我做出錯誤的詮釋。如果家長及老師能瞭解出生順序這回事,就能瞭解孩子為何會出現上述的錯誤詮釋。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書中提到老大是第一個出生的,他們往往會有一個錯誤的想法,就是自己必須是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彰顯自己的重要;而相對於老么,老么很容易誤以為必須操控他人為自己服務,才能顯出自己的重要性。

#了解順序並不是為孩子貼標籤,而是#協助我們瞭解孩子、#更有效地進入孩子是世界。

知道孩子的排行,讓我們有機會以孩子的角度和觀點來看他們的位置。讓老大有機會接受失敗,不必樣樣爭第一;同時也可以讓中間的孩子免於被壓抑的感覺。而讓老么能承擔更多的任務和責任,也許也是成人有機會協助孩子成長的方式。

先天的氣質、加上出生的順序,再輔以後天的教養,成就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有時候理智線即間斷裂時,想想這奇妙的組合,好像就會更愛、也更懂你眼前的這個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寶米奇的沙龍
6會員
38內容數
媽寶米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1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3/08/01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3/06/02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Thumbnail
2023/06/02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Thumbnail
2023/04/24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2023/04/24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哥哥上桌球課時,同時段會遇到一個帶著兩兄弟來打球的媽媽。 某次她問我,哥哥的個性如何? 當時,哥哥剛下課,本人就在現場,貌似不在意但明顯放大耳朵聽我們說話。 自從發現孩子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後,我有盡量避免當著本人的面談論他。 即便要說,也只挑好的說。 主要概念很簡單,我也不喜歡有人
Thumbnail
帶哥哥上桌球課時,同時段會遇到一個帶著兩兄弟來打球的媽媽。 某次她問我,哥哥的個性如何? 當時,哥哥剛下課,本人就在現場,貌似不在意但明顯放大耳朵聽我們說話。 自從發現孩子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後,我有盡量避免當著本人的面談論他。 即便要說,也只挑好的說。 主要概念很簡單,我也不喜歡有人
Thumbnail
我爸媽從小就不會拿我跟哥哥做比較,但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我感受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健康與快樂,是我爸媽最重視與在意的,而不是我必須擁有什麼成就,或一切外在條件才值得被愛。我想這個不比較或許就是要讓手足感情好的其中一個關鍵吧!
Thumbnail
我爸媽從小就不會拿我跟哥哥做比較,但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我感受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健康與快樂,是我爸媽最重視與在意的,而不是我必須擁有什麼成就,或一切外在條件才值得被愛。我想這個不比較或許就是要讓手足感情好的其中一個關鍵吧!
Thumbnail
「我也想當樂樂的妹妹~」這是寒假時戲劇營老師跟我說的,當然部分是玩笑話。對於相差1.5歲的兄妹,其實我們很少/幾乎沒有拿哥哥或妹妹的大帽子放在他們的身上,但對於一般認為「哥哥」或是「妹妹」該有的樣子,不自覺的出現在他們身上,也是讓我驚訝。
Thumbnail
「我也想當樂樂的妹妹~」這是寒假時戲劇營老師跟我說的,當然部分是玩笑話。對於相差1.5歲的兄妹,其實我們很少/幾乎沒有拿哥哥或妹妹的大帽子放在他們的身上,但對於一般認為「哥哥」或是「妹妹」該有的樣子,不自覺的出現在他們身上,也是讓我驚訝。
Thumbnail
當姐姐不好的滋味是,爸爸每次都要我讓妹妹先,這時媽媽會幫我說話:「不要什麼都讓妹妹先啦!」還是媽媽最好了。妹妹有時候很討厭,一直惹我生氣,但到最後我們還是會和好,但她還是得乖一點,不然我就不原諒她。
Thumbnail
當姐姐不好的滋味是,爸爸每次都要我讓妹妹先,這時媽媽會幫我說話:「不要什麼都讓妹妹先啦!」還是媽媽最好了。妹妹有時候很討厭,一直惹我生氣,但到最後我們還是會和好,但她還是得乖一點,不然我就不原諒她。
Thumbnail
孩子抱怨您偏心嗎?身為爸媽的您怎麼做呢?讓穗波心理師建議您兩種方法。
Thumbnail
孩子抱怨您偏心嗎?身為爸媽的您怎麼做呢?讓穗波心理師建議您兩種方法。
Thumbnail
妹妹是媽媽的掌上明珠,因為她比較小吧,所以我覺得當老么比較好,但是當哥哥也很好,因為我可以威風凜凜的叫妹妹幫我拿東西,但是她漸漸的長大了,以後就不能頤指氣使的命令她了!
Thumbnail
妹妹是媽媽的掌上明珠,因為她比較小吧,所以我覺得當老么比較好,但是當哥哥也很好,因為我可以威風凜凜的叫妹妹幫我拿東西,但是她漸漸的長大了,以後就不能頤指氣使的命令她了!
Thumbnail
親子之間的溝通很需要父母親願意靜下心來慢慢聆聽,如果今天沒有結果,明天再來。明天沒有時間,後天再繼續。孩子知道你願意瞭解他,他也會願意跟你分享。
Thumbnail
親子之間的溝通很需要父母親願意靜下心來慢慢聆聽,如果今天沒有結果,明天再來。明天沒有時間,後天再繼續。孩子知道你願意瞭解他,他也會願意跟你分享。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對啦!妳最棒、妳好棒棒。」當孩子對兄弟姊妹說出這句話,代表著一種討厭被比較的反彈。 另一位朋友生了兩個女孩,大女兒琴彈得好、做事謹慎小心、容易緊張,小女兒活潑風趣愛搞笑。大女兒羨慕妹妹總是能讓父母開懷大笑,小女兒敬佩姊姊才藝好。
Thumbnail
「對啦!妳最棒、妳好棒棒。」當孩子對兄弟姊妹說出這句話,代表著一種討厭被比較的反彈。 另一位朋友生了兩個女孩,大女兒琴彈得好、做事謹慎小心、容易緊張,小女兒活潑風趣愛搞笑。大女兒羨慕妹妹總是能讓父母開懷大笑,小女兒敬佩姊姊才藝好。
Thumbnail
讀人讀心讀情感 寫人寫心寫情感 孩子讀文章,我讀孩子 孩子寫故事,我寫孩子的故事 下課鐘響,一走出教室 只見一位綁著兩條辮子 很可愛而害羞的偷偷望向教室裡 我問:妳想找誰?是妳的哥哥或姊姊在裡面嗎
Thumbnail
讀人讀心讀情感 寫人寫心寫情感 孩子讀文章,我讀孩子 孩子寫故事,我寫孩子的故事 下課鐘響,一走出教室 只見一位綁著兩條辮子 很可愛而害羞的偷偷望向教室裡 我問:妳想找誰?是妳的哥哥或姊姊在裡面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