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不是遲遲未動手就是速速貼一貼...
學習歷程是高中學生儲存學習經驗的重要檔案,撰寫學習歷程不僅是政策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習態度與習慣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學生在撰寫學習歷程時,常常存在著一些迷思,有些人以為只要列出一些上課資料或學習記錄就可以完成,缺乏條理性和系統性,影響了學習歷程的深度和價值。有些人考慮的細節非常多,深怕漏掉了什麼而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本文將分享幾點高中生在製作學習歷程時常見的誤解,希望能夠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製作出具深度且有價值的學習歷程。
1. 學習歷程必須完美無缺:一些高中生可能會認為他們的學習歷程必須是完美無缺的,沒有任何挑戰或失敗。然而,這樣的迷思會讓他們忽略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挑戰和失敗,而這些在過程中的成長其實是很有價值的學習經驗。透過一些失敗與挫折,或許更能令人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態度,進而在進入下一次學習的時候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2. 學習歷程只是填鴨式的紀錄:有多少東西傳多少東西,而且不加修改或補充,只需要將自己的學習過程按照時間順序紀錄下來即可,這樣只會變成一個「讓自己沒忘記什麼時候有做什麼事」的備忘錄而已。然而,學習歷程其實是可以通過個人的描述和反思來呈現自己的學習成果、成長和經驗,讓閱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
3. 我做不好就沒有學習價值:這個迷思往往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產生沮喪和失望,尤其是在學習的初始階段。當他們發現自己做不好的時候,這種迷思源於學生對學習的目的和價值的誤解,以為做不好就沒有學習到東西,使得他們認為這些經歷完全沒有放入學習歷程的必要。實際上,學習歷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展現學生的完美和高超,而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及從過程中發現和獲取知識和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犯錯和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經驗能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弱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而促進另一個層面的學習。
4. 學習歷程就是一個簡單的報告:這種迷思往往讓學生對學習歷程的撰寫產生抗拒和疏離感,覺得學習歷程只是一個簡單的報告,缺乏興趣和創造力。實際上,學習歷程應該是一個充滿創意和反思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從中學習、成長和發展。為了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發揮創意記錄自己的學習,教育者可以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例如圖表、影片、故事、甚至是漫畫也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熟悉和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學習歷程。同時,老師也應該提供多樣化的反思問題和指導,以開放的態度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自己的學習過程,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穫和成長。
新課綱已施行一段時間,對於學習歷程不管在教學方或是學習方,有批評也有肯定,不管是教師、學生或是家長,大家或許都抱持一個想看看這種政策是好是壞的態度。學習歷程已經在學生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學習歷程的深度與成效除了教師的引導之外,大部分取決於學生的態度。如果能夠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學習歷程的製作,不僅能夠深入探究自己的學習成長,還能夠反思學習中遭遇的困難,進一步完善自我。
學生需要方向,也需要陪伴。
不管你是家長或是教師,甚至只是參與在學生生活中的其中一個角色,一旦他覺得生活有人支持著、引導著,這種感覺就像被一雙安穩的大手托住一般,有一天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關鍵鑰匙,踩下通往成功的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