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Youth 2023年108課綱觀察報告】發布紀實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課綱發布會高中與談現場
❗2023年的課綱觀察報告,請前往 www.edyouth.org/108report
在高中組的與談環節,我們邀請到親子天下資深記者潘乃欣女士作為與談人,針對高中組面對課綱時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一來一往的對談。從中提出和回應許多關於高中組面對新課綱的課題。
【製作學檔意願低落】
經由此份課綱觀察報告的結果可知,目前大一這屆有52.78%的受訪者願意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然而目前高一僅剩25.78%的學生願意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此現象我們團隊無法由數據得知為何會如此,不過我們可以推測出有以下三大原因。第一、111個申成績鐘擺效應以及高分低填的現象。第二、當學測成績未達自己理想的校系或是個申一階未通過,學生會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沒有實質上的意義。第三、由於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探索與協助紀錄的功能未能彰顯,似乎僅存升學功能,使得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做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與目的在哪裡。也因此,我們推測許多學弟妹還是回復到以往的成績至上考量,先將課內考試與學測顧好,再來決定是否使用學習歷程檔案上大學。
【課程諮詢師與生涯發展之問題】
在108課綱當中,有一項黃金鐵三角(即導師、輔導老師與課程諮詢師)的角色存在。其中,課程諮詢師存在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提供協助學生諮詢課程的一個重要角色。但是,經由我們調查發現有21.6%的學生反應不知道自己的課程諮詢師是誰;而也有42%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和課程諮詢師預約時間。綜合上述,我們提出此問題需要有「發展性的輔導思維」(依據學生輔導法第六條之發展性輔導: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及適性發展,針對全校學生,訂定學校輔導工作計畫,實施生活輔導、學習輔導及生涯輔導相關措施。)當學生在課程選課、生涯方面需要協助時,能夠知道有什麼管道可以幫助自己。
【自主學習的疑慮與多元選修缺乏多元性】
在自主學習的調查當中我們發現多數學生在意自己的自主學習所做的主題與內容是否符合大學教授心中的理想,以及是否會被大學端接受。也有50%的學生認為「不知道自主學習能做什麼主題」是執行時遇見的困難之一。但另一方面,對於即使是自主學習有目標的學生,若想學習的主題需要特殊場地,例如實驗室、美術教室,但是許多學校會為了校安、課程、人數等考量,限制學生可以使用的空間。
接著,在多元選修的方面,大多數學校會以「抽籤」的方式進行人數篩選,儘管我們知道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上不了自己喜歡的第一或二志願的課程,那這時卻像那些真正對該領域或是該課程認真向學的學生潑了一頭冷水,使得他們要去第8、9個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而與談中也提及,熱門課程包含與大學合作的課程是較多人會去選擇的前幾志願
【我們對118課綱的期許】
我們在高中與談的最後,提及到我們EdYouth對於118課綱的期許,有以下兩者。
第一、不要再把家長、老師、大人們的意見當成是「全部」學生與孩子的意見了。我們應該多去聆聽與了解學生對於教育、對於課綱、對於生活的想法。
第二、「你們是否想過,理想的教育樣貌是什麼呢?」我們團隊對於理想教育是希望能實踐這樣的一句話「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成為士農工商」的社會。現在的社會,都是以經濟、利益的角度,來選擇我們的升學與未來,但是沒有人能肯定在18、19歲的階段中知道你的未來要做什麼,生涯是一輩子透過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當我們都向著「錢」看,那我們的學子真的能為自己的未來感到幸福美滿嗎?所以我們應該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使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後成為公民,讓社會更美好,因此我們要關注自己所關注的社會面向的現況與議題。最後,帶著完整的心與自己的理念,而後成為士農工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袋鼠Kangaroo's Blog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2022年)有三位108課綱第一屆高中生自發性地撰寫61頁課綱觀察報告書,引起教育界的迴響。而在今年擴編團隊成員,邀請高中高職生與大專生組成了EdYouth團隊,我們在4月22日舉辦2023年第二次的課綱觀察發布會。
「語言」是一地的文化傳承,也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文化資產,在聯合國宣布將本土語列為快要瀕臨絕種的語言後,我國在107年三讀通過宣布「國家語言發展法」,希望能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其中第九條之二規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
米拉Mila,一位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的自學生,從三歲開始,玩了許多才藝以及舞台,並且擅長用影像來記錄與詮釋她的每一個創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3月18日的聚起來講座中,米拉分享了什麼關於她的人生經驗與故事吧!
「你知道未來所具備的能力與趨勢是什麼嗎?」 「現在的你,最重要的竟然是忘記所學!」 「職業學生的必修課,那又是什麼?」 這次,要來承接「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上)」所說的內容,來告訴大家既然要成為一個職業學生,那未來的職場樣貌會是什麼?能力與趨勢又會是什麼呢!
「你知道什麼叫做職業學生嗎?」 「你知道大學是什麼嗎?」 「竟然世界加快了5年!」 今天要來介紹由金龍燮於2022年所出版的「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這本書。
2023年2月11日聚起來舉辦今年首場講座,邀請學習家-小羊來和大家聊聊「職場生涯-如何培養工作能力」之議題。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2022年)有三位108課綱第一屆高中生自發性地撰寫61頁課綱觀察報告書,引起教育界的迴響。而在今年擴編團隊成員,邀請高中高職生與大專生組成了EdYouth團隊,我們在4月22日舉辦2023年第二次的課綱觀察發布會。
「語言」是一地的文化傳承,也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文化資產,在聯合國宣布將本土語列為快要瀕臨絕種的語言後,我國在107年三讀通過宣布「國家語言發展法」,希望能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其中第九條之二規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
米拉Mila,一位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的自學生,從三歲開始,玩了許多才藝以及舞台,並且擅長用影像來記錄與詮釋她的每一個創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3月18日的聚起來講座中,米拉分享了什麼關於她的人生經驗與故事吧!
「你知道未來所具備的能力與趨勢是什麼嗎?」 「現在的你,最重要的竟然是忘記所學!」 「職業學生的必修課,那又是什麼?」 這次,要來承接「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上)」所說的內容,來告訴大家既然要成為一個職業學生,那未來的職場樣貌會是什麼?能力與趨勢又會是什麼呢!
「你知道什麼叫做職業學生嗎?」 「你知道大學是什麼嗎?」 「竟然世界加快了5年!」 今天要來介紹由金龍燮於2022年所出版的「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這本書。
2023年2月11日聚起來舉辦今年首場講座,邀請學習家-小羊來和大家聊聊「職場生涯-如何培養工作能力」之議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高中生現在最討厭的制度大概就是學習歷程吧~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誰講的才是對的?聽了一大堆講座,但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你碰到的很多問題我也經歷過,希望能透過這篇說明一些問題和寫學習歷程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藉此走的更順利一些。祝 學弟妹順利學測就上~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高中生現在最討厭的制度大概就是學習歷程吧~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誰講的才是對的?聽了一大堆講座,但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你碰到的很多問題我也經歷過,希望能透過這篇說明一些問題和寫學習歷程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藉此走的更順利一些。祝 學弟妹順利學測就上~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