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半年的時間學習客體關係(ORT)理論,我會學習這個理論是基於對人、關係的好奇,客體關係ORT理論是一個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是很貼近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日常,覺得對助人者也蠻推薦去學習的理論,可以協助在個案概念化更加清楚。
什麼是客體關係(ORT)理論?
客體關係強調人際關係經驗,是認知、是發展的心理治療理論。以下簡單說明有幾個重要的觀點:
1.「需求的滿足」是行為發展的原動力:每一個人的生命中多少都有客體失落的經驗,即是生命早期約1歲至三歲時,某些需求像是安全感與基本生理需求,未被滿足的嚴重客體失落(匱乏性失落:我想要但是得不到,比如被疏忽;剝奪性失落:原來有的但後來不見了,比如離婚、單親),因此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回應,不管是飢餓的哭鬧、即孩子孩子的需要是多麼的重要。
2.嚴重客體失落導致固著(過度要求,索求,不斷地想要),以非建設性的客體尋求行動,即是偏差行為/症狀等。如我所服務的偏差行為青少年,很多早期生命經驗多是被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疏忽照顧,甚至是虐待等,其成長經驗是多麼的不穩定與安全,對孩子而言有很多像是存在感、信任感、安全感、肯定感、認同感等需求多是長期未被滿足,而對父母趕到某種程度的失落,但他們就這樣長大了,到了青少年階段則是開始以非建設性的方式,即大家所謂的偏差行為呈現,以滿足他們的內在需求與渴望,所以告訴我們少年叛逆行為背後,其實是累積了對大人或主要照顧者長久以來的失落經驗,他們只是一直試圖找回生命早期失落的客體或替代性客體經驗。
3 .客體關係(ORT)理論從古典精神分析延用核心理念,告訴我們其實人活著就是要生存與活下去,行爲多是趨樂避苦的傾向不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維持內心的平靜降低緊張與焦慮、心理防衛運作來保護自己。
4.客體關係(ORT)理論提及經驗驅動本能驅力:人有兩種本能,若需求得以滿足,好的經驗使人感到愉快,驅動生之本能,呈現的行為是積極的、有建設性的;相反地有客體失落經驗(需求未能被滿足)則是驅動死之本能呈現的行為多是會逃避、不認可,甚至是做出破壞關係等非建設性行為,比如:偏差行為。
在學習的過程其實也在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小時候的我成長在怎麼樣的家庭,對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哪些需求是小時候一直想要被大人回應與滿足的需求,像是肯定、認同等,其實一直到長大仍持續著影響,只是現在自己成為助人者,更有意識地去練習與陪伴自己。
客體關係(ORT)理論強調:早期生命經驗與重要他人互動的重要
客體關係(ORT)理論基本的主張與後設認知
1.個人在生命早期(出生前3年)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good object導致good me;bad object導致bad ma)經驗會被個體內化,成為個人內在的人我關係型態的雛型,形成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比如對人不信任、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這樣的關係型態常透過投射認同的心理機轉在日後的人際關係、親子關係、親密辦理關係中重現。
2.客體關係(ORT)理論認為母親與主要照顧者是影響子女生命腳本內容最早與最關鍵的人。生命腳本內容的產生源自於早期生命經驗與父母或重要他人的互動,嬰兒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學習認識這個世界,是透過生理的本能,若主要照顧者無法關注嬰兒的需求,給予適當的回應,孩子就已開始內化,所以大人與主要照顧者的穩定性很重要。
3.生命早期受到主要照顧者對待的方式,會內化為自己的心理結構的內容,形成自我概念(如何看待自己),日後會以類似的方式對待自己與他人。所以早期的親子關係是個人對自己或他人心理意象的基礎。
5.其中客體關係(ORT)理論提及內在客體關係型態=生命腳本型態=依附關係型態。可以參考Bowlby的內在心理運作模式即個體與主要照顧者互動,所形成的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看法。
6.有關自我形象,分成四類:
(1)我好,你好:自卑、依賴、從眾。
(2)我好,你不好:理想化自我、人際疏離、缺乏同理心,
(3)我不好,你好:退縮、恐懼、敵意。
(4)我不好,你不好:自體脆弱,好壞兩極化,強烈分離焦慮。
7.代間傳遞與生命複製:有扭曲生命腳本型態(嚴重失落)的人常以負向投射認同,導致自我應驗結果(驗證我就是不好)。這裡解釋一下投射認同,有兩種,一種為正向的投射認同,將好的客體投射到他人,預期他人會媽媽一樣的好,是感到滿足、安全、信任的,個體就會表現出親近、喜歡的互動型態;相反的負向投射認同,是緊張、危險、被拒絕形成壞客體投射他人,則會預期他人與自己的母親一樣壞,就會採取對他人不友善、防衛、敵意、退縮等,使對方感到不舒服或生氣,甚至被激怒,而以同樣不好的方式回應,使自己在內攝回來,原來我真的與我的媽媽一樣兇、一樣不好,負向的自我驗證。
8.嚴重客體失落,包括新愁-當下的挫敗與舊憾-被壓抑的早期匱乏與被剝奪的經驗,嚴重的客體失落即是當下的挫敗經驗,會勾起早年被壓抑的失落經驗,進而驅動死之本能。
9.客體關係(ORT)理論認為關係的困擾源自於拒絕承認與接受不完美的自體和客體。
10.客體尋求:即能帶給個體good me的經驗的貴人,透過他人回應,這個回應指的是同理涵容與夠好的回應,找回個體早期失落的需求。
我一直以來也較熟悉依附理論,在談關係、談attachment,現在學習了客體關係理論的觀點,看起來與依附理論部分相似,都在談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對日後的影響,也透過另一個角度重新地看見自己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更清楚自己的投射認同,及引發對方用好的經驗或負向的經驗回應的驗證,也告訴自己有時候要再緩慢一點,減少無意識的反應與更有意識做自己的好客體。
所以我認為客體關係(ORT)理論為我們助人者,提供了一個看待關係的心理動力,告訴我們在與服務對象工作或互動時如何回應是很重要,要如何有夠好的回應,則是要瞭解服務對象想從我們這邊得到什麼?服務對象要的,我們助人者有嗎?非只是主人者一直給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但服務對象不這麼認為的,專業關係才得以有進展,因此我們要扮演一位夠好的再生父母,在陪伴的過程提供矯正性經驗(增加好的客體經驗、降低不好的客體經驗)的貴人,幫助服務對象從想像的自體和客體世界進入合乎現實的世界,而得以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