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金融業,我的頭銜是「領組」,接著是副科長,過兩年升上科長,英文頭銜威著呢--是Manager。當年民營企業還不時興花俏的頭銜,所以銀行對口大概都能對上上市公司的部門經理與財會主管,以我不到卅歲的年紀,他們一般比我資深,所以我蠻有機會學習些專業與人生的經驗,我算佔了點頭銜的便宜。
接著,外商進來的多了,尤其金融界的,名片掏出來都是VP起跳,眼花撩亂。兩岸交流之後,見識到大陸企業的花頭更多:總監幾乎是標配,一家公司連總經理都好幾個,更甭提大陸的習慣是把副手也當正官來稱--不像此間還要扭扭捏捏稱呼什麽「副座」。於是酒宴間張總李總之聲不絕於耳。真讓我想起劉邦在被韓信要脅要封「假王」時的名言:「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
頭銜膨脹的原因,據研究不管是為了規避勞基法--幹部就是責任制,不能報加班;秀才人情、惠而不費不必漲工資;或者擺平主管升遷的尷尬人事,按理講都該只是權宜之計。但現在變本加厲:如同報導所說把櫃枱總機封為第一印象總監(Director of First Impression),實在不能不教人聯想到特種行業的幹部,令人啼笑皆非。你給虛銜、他巧立名目升職,互相較勁,結果就像全面通貨膨脹之下,每一家改菜牌標價的小吃店也不過白忙一場而已。
虛銜助長務虛風氣,前人多有所論。但我觀察到另一個弔詭:很多企業,特別是金融業,頭銜普遍越來越華麗,但卻越來越中央集權,基層實權尤其縮減,而組織層級以及部門反而越來越膨脹,冗官冗事滋長,尾大不掉。結果運作效率、溝通品質,尤其是對市場與環境的反應力大不如前,斲傷企業的永續發展。
至於公部門的玩法,就更技高一籌--多設衙門,乃至製造些半官半民、民皮官骨的機構,甚至持股少許照樣可以輸通人事左右數十百千億資產的企業,更不在話下。這種以虛運實,空有不二的功夫,饒富太極與禪宗境界,令人合十稽首。
以上這種現象,三百多年前的大儒顧炎武在日知錄早就歸納了:「故自古及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其世衰,興亡之途罔不由此。」然而舉世好名不已,仿彿名片上有個靚麗拗口的名銜即可上對祖宗下對妻(夫)兒,無愧無怍。家國世道之興衰,於我何有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