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療癒❺步驟】為什麼大人累了卻不休息,然後還要罵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為什麼你累了,卻不休息?」太座看著再次回到房間的我,這樣說道;語氣和神情裡卻混雜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關心和驚恐。
raw-image

昨天,我一如往常地七點多就起床,但是一反常態地先去市場採購,因為冰箱裡的早餐食材已經吃完了。回家後,洗澡、吃早餐和看書。過了一會兒,前幾天訂的電腦椅來了,我開心地下樓取件,上樓後又再洗一次澡⋯⋯然後連頭髮都還沒吹乾,就興奮地開始組裝。

組裝完椅子後,身體竟然有點疲累,我打起了哈欠,太座溫柔地建議我:「休息一下!」,因為依照經驗,小睡十分鐘就能讓我充飽電⋯⋯於是,我睡了下去。

即使女兒們就在旁邊練舞,搭配的還是韓國女團的動感歌曲;就連二十分鐘後,太座在我的身邊走來走去,拿東西進房間去準備下午的〔療癒〕諮詢,我也都沒醒來。

又過了十分鐘,我醒了⋯⋯女兒們也練到一個段落,正在互相幫忙錄影,好讓老師知道她們的進度;但我的身體還是很累,整個人昏昏沈沈的。

就這樣,身體的疲累感一直沒有褪去;甚至在晚餐後,我一臉倦意地在玩小遊戲,然後再次被太座建議:「去休息了啦!」;於是遊戲結束後,我就乖乖進房間洗澡。

沒想到,洗完澡後,我反而精神來了!

我跑到廚房整理回收物品,然後又在流理台上噴灑天然的除蟲清潔劑,並為了顧及到邊邊角角,還把物品都移出來⋯⋯弄出不少聲響。回房間時,太座已經下樓倒好垃圾,並且回到家、洗好澡了;而我為了要把每日的小運動份量做完,撐著眼皮繼續和太座聊天。

突然!我跳了起來!跑去客廳確認手機的充電量,然後又跑去敲大女兒的房間門。

再次回到房間,太座的神情明顯變得警戒,但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而且運動份量已經結束,我要來睡覺了啦!

「你跟大女兒說什麼?」太座的語氣不太對。

「嗯?我去跟她講,她是最後一個離開客廳的,要把窗戶打開,讓空氣流通啊⋯⋯怎麼了?」我好不容易躺平了,又翻過身去抱抱太座。

「你已經累了,就明天再說了嘛!這個時候去,大女兒不會嚇到嗎?」太座繼續語帶憂心地說。

「喔⋯⋯好啦!但大女兒沒有嚇到啦!」我答應後,簡單解釋。

「大女兒沒有怎麼樣嗎?我剛剛在房間裡聽你跟她說話的聲音,我覺得很低沉、不像是開心的啊⋯⋯你知道的,人只要累了,很容易會不開心啊!」太座幽幽地繼續補充。

「怎麼了啦?妳是在⋯⋯擔心我跑去罵她?」我坐起身子,試圖釐清太座實際上想要表達的。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你累了,卻不休息?」太座皺起了眉頭,像是困惑,卻也帶了點生氣。

👆 步驟❶當前事件與反射性情緒/🧠 大腦的情緒中心「杏仁核」被觸動了


👇 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運用海馬迴讓記憶被重整

「我累了,但又不休息、繼續做事情⋯⋯然後,會把不舒服丟在小孩身上,這樣嗎?」我試著把對話裡的重點整理、串接在一起。

「嗯⋯⋯大人都會這樣啊!」太座一臉的理所當然。

「喔?譬如說⋯⋯」我接著問。

「像我媽,她明明已經很累了,但又要繼續繼續做事情⋯⋯我問她:『要不要去休息?』,我媽就會說:『那妳怎麼不會想說要幫忙?如果我休息的話,這些事情誰會來做?』。」太座一臉委屈地說起小時候的事。

「那妳都怎麼反應?」我追問。

「比較小的時候,就真的幫不上忙啊!稍微長大一點之後,我就會閃遠一點;譬如說,躲在房間裡面,不出去⋯⋯然後,我媽就更有理由可以碎唸了!」太座的眼神往回憶裡飄去,看起來是真的有蠻多類似經驗的。

「然後⋯⋯就被認為是自私、不幫忙家裡?」我接話。

「對啊!她就是這個意思!」太座有點氣憤。

「其實,妳是想要關心她,但是不僅沒有被收到,還反過來被罵⋯⋯妳應該很難過吧?」我看穿了這股氣憤,也看進了太座的心裡,有一個渴望被理解的內在小孩。

「嗯⋯⋯」太座點了點頭,眼眶也滾下淚珠。

「來,抱抱。」太座靠進了我張開的臂彎。

👆 步驟❸釋放舊有情緒/🧠 整合右腦的情感和左腦的邏輯


「那我們睡覺了,好嗎?」我拍拍太座的背,說。

這時,手機亮了!是大女兒發來的訊息:「我覺得沒有很舒服,剛剛琦琦叫我的時候,我正好在跟朋友講電話,但是卻有一種『被發現了!』的感覺,我覺得很恐怖⋯⋯」。

太座看了之後,又皺起了眉頭,因為大女兒還是被「我」嚇到了!

緊接著,大女兒又傳了訊息:「之前,和前男友講電話的時候,也曾經有『被發現了!』的感覺,我覺得很恐怖⋯⋯我需要先感覺一下,之後再跟你們說。」

「這樣看來,應該不是因為我了吧?」我打了個哈欠。

「嗯⋯⋯你先睡吧!」太座拍了拍我的枕頭。

而我也乖乖地躺下了。閉著眼睛,我側過身子,牽住太座的手;想讓她知道:一時之間,還會把「大女兒覺得我很恐怖」看成「小時候的她覺得媽媽很恐怖」,是沒關係的!

畢竟,太座一直以來都在「大人累了+繼續做事=會罵小孩」的環境裡成長,她的大腦一直在練習,好讓「大人累了+繼續做事」和「會罵小孩」的神經元同時運作;不然的話,她又會繼續傻乎乎地去關心大人,然後被罵⋯⋯而那人很不舒服。

回到「大腦裡,會一起運作的兩個神經元」,那就像「兩顆按了開關之後會一起亮的燈泡」,要剪掉燈泡與燈泡之間原本相連的電線,讓兩者之間可以不用再硬生生地被綁在一起,還是需要花功夫的。

但現在,起碼我們已經看到這兩顆燈泡中間的電線,這兩個一起運作的神經元之間的關聯性,看到之後就可以試著去削弱它,而「大人累了+繼續做事」和「會罵小孩」就可以不必再被打包在一起體驗了!

👆 步驟❹用新認知取代舊定義/🧠 用進廢退的神經可塑性


隔天,我、太座和小女兒都吃完早餐了,只剩大女兒還沒起床⋯⋯就在我們各做各的事情時,大女兒打開房門,走了出來。

「我想講一下昨天晚上的事。」大女兒還沒刷牙、洗臉,就先跟我們說了這句話。

「好啊!但妳可以先整理自己,吃早餐的時候,再和我們說。」太座緩緩且溫柔地說,很有她平時的風格;聽到太座的語氣,我知道那條電線被剪掉了!

過了一會兒,大女兒再次開啟了話題,小女兒還特意拿下耳機,在一來一往地的對話裡,大女兒向我們梳理了自己的脈絡。

👍 果不其然!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嘿嘿

嚇到大女兒的是她自己的內在。大女兒的心,在發出「回來照顧自己」的意念;而我的出現,讓這句話從無形變成了實體,嚇得她直呼「好恐怖!」。


「老爺,我想來直播了!」聽完大女兒的脈絡後⋯⋯過了一會兒,太座甜甜地對我說。

「妳不是說直播很累?」我難掩興奮地說。

其實,我們一家四口,之前是每個人都各自擔綱一週的直播主講的;但搬來新竹後,太座就默默地息影(XD),然後只要我和女兒們其中一個人喊累,她就會說:「休息啊!」。

「但你要幫我⋯⋯」太座繼續說。

「我就知道⋯⋯好啦!好啦!」我故作無奈。

「喊累,也有可能是需要被支持,然後可以繼續下去,不見得就是要直接放棄啊!」太座說得頭頭是道。

「妳不錯喔!」我笑了,因為她不一樣了!

昨晚的她,僵固地認為:「累+不休息=發脾氣」,而且還會反射性地防衛、擔心;但現在的她知道:「不休息(可以)=堅持」、「累≠一定要發脾氣」。

👍 而這樣的理解維度,已經可以兼容兩種以上不同視角!

不再只有單一觀點、只會被下層腦的杏仁核綁架,然後反射性地有抵抗的情緒;而是能運用到上層腦的前額葉皮質,然後有彈性地分辨,以及作出適當的反應。

👆 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創造新體驗/🧠 上層腦(前額葉皮質):同理心、決策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的沙龍
143會員
126內容數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2023/11/13
前陣子,我跟著同樣也是療癒的太太,踏入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 因為這份事業是直銷,所以我的心裡面不由得還是有一些疙瘩;這個從年輕時就卡卡的地方,在過了十五年之後,依然存在;只是,這一次不一樣,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因著超過十二年、上萬次的療癒所鍛鍊出來的內在力量,即將迎來面對和化解的時刻。 不過,我還是
Thumbnail
2023/11/13
前陣子,我跟著同樣也是療癒的太太,踏入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 因為這份事業是直銷,所以我的心裡面不由得還是有一些疙瘩;這個從年輕時就卡卡的地方,在過了十五年之後,依然存在;只是,這一次不一樣,我感覺現在的自己,因著超過十二年、上萬次的療癒所鍛鍊出來的內在力量,即將迎來面對和化解的時刻。 不過,我還是
Thumbnail
2023/10/23
九月,我一邊讀《喚醒老虎》,一邊將書裡面的內容應用在生活和人際互動裡,並且與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歸納出來的【心秩序・療癒❺步驟】進行整合。 於是,我辨識出「動物本能(戰鬥-逃跑-僵硬)之中會形成創傷的凍僵反應」的速度提升非常多,也因著不再抗拒、逃避而能順流地進入無助和慌張之中,並且給自己充足
Thumbnail
2023/10/23
九月,我一邊讀《喚醒老虎》,一邊將書裡面的內容應用在生活和人際互動裡,並且與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一起歸納出來的【心秩序・療癒❺步驟】進行整合。 於是,我辨識出「動物本能(戰鬥-逃跑-僵硬)之中會形成創傷的凍僵反應」的速度提升非常多,也因著不再抗拒、逃避而能順流地進入無助和慌張之中,並且給自己充足
Thumbnail
2023/10/16
那日,肩推讓我的右手出現電流感。為了不讓身體受傷而不斷修正動作的行為,讓我發現:為了讓身體變得強壯而有的不適感,會讓我更投入地精進動作模式;這種狀態,就像讓內在更強大而引起的不舒服一樣,當我順勢地使用被它攫取的專注力時,就能有效地在生命課題上成長。 心理層面的不適感,其實是生命課題的小鈴鐺呀!
Thumbnail
2023/10/16
那日,肩推讓我的右手出現電流感。為了不讓身體受傷而不斷修正動作的行為,讓我發現:為了讓身體變得強壯而有的不適感,會讓我更投入地精進動作模式;這種狀態,就像讓內在更強大而引起的不舒服一樣,當我順勢地使用被它攫取的專注力時,就能有效地在生命課題上成長。 心理層面的不適感,其實是生命課題的小鈴鐺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如果,小時候的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同理,現在的我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在鬧脾氣的我,能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是只叫我「不許哭」,現在的我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學會紓緩自己的情緒? 我好想回到過去,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小時候的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同理,現在的我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在鬧脾氣的我,能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是只叫我「不許哭」,現在的我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學會紓緩自己的情緒? 我好想回到過去,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
Thumbnail
你不要什麼?你要說清楚啊。你身體裡面都是生氣,這樣沒辦法睡覺,生氣要宣洩出來,你才能夠睡;如果只是壓抑生氣,像吃晚餐那樣,生氣只會在半夜睡覺的時候爆發出來。媽媽陪你,你儘量叫,就把生氣叫出來,叫完再睡。
Thumbnail
你不要什麼?你要說清楚啊。你身體裡面都是生氣,這樣沒辦法睡覺,生氣要宣洩出來,你才能夠睡;如果只是壓抑生氣,像吃晚餐那樣,生氣只會在半夜睡覺的時候爆發出來。媽媽陪你,你儘量叫,就把生氣叫出來,叫完再睡。
Thumbnail
為了表面的和諧,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不敢自在地做自己… 在記錄片<做自己的大師>中 有一個案例是:媽媽為了家庭和諧,讓4個孩子中的老大(看起來成年了)掌管了家庭大局。 從他們的互動中不難拼揍出,家庭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做了些犧牲、都在忍耐,卻都為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見而感到委屈! 為了流於表面的和諧, -
Thumbnail
為了表面的和諧,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不敢自在地做自己… 在記錄片<做自己的大師>中 有一個案例是:媽媽為了家庭和諧,讓4個孩子中的老大(看起來成年了)掌管了家庭大局。 從他們的互動中不難拼揍出,家庭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做了些犧牲、都在忍耐,卻都為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見而感到委屈! 為了流於表面的和諧, -
Thumbnail
孩子們,又吼完你們了。已經忘記這是第幾個日子內心如此糾結痛苦、懊悔、無力。 今天,是特別不好過的一天。 上週爸爸回來時,皮膚炎發作,開始大肆嫌棄家裡房間的整潔度。於是要求這周請人來幫忙整理打掃,否則就不回來了。我找了整理收納師今天來幫忙,看看能不能趕在明天周五之前整理完畢。 晚安,待續…
Thumbnail
孩子們,又吼完你們了。已經忘記這是第幾個日子內心如此糾結痛苦、懊悔、無力。 今天,是特別不好過的一天。 上週爸爸回來時,皮膚炎發作,開始大肆嫌棄家裡房間的整潔度。於是要求這周請人來幫忙整理打掃,否則就不回來了。我找了整理收納師今天來幫忙,看看能不能趕在明天周五之前整理完畢。 晚安,待續…
Thumbnail
「我都不曉得⋯⋯要不是妳今天這樣跟我說,我都沒有發現自己是如此習慣於『不被在乎』。」坐在床沿的我,緩緩地抬起頭,以及被淚水浸潤的雙眼。
Thumbnail
「我都不曉得⋯⋯要不是妳今天這樣跟我說,我都沒有發現自己是如此習慣於『不被在乎』。」坐在床沿的我,緩緩地抬起頭,以及被淚水浸潤的雙眼。
Thumbnail
「為什麼你累了,卻不休息?」太座看著再次回到房間的我,這樣說道;語氣和神情裡卻混雜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關心和驚恐。 為什麼大人累了卻不休息,然後還要罵小孩?
Thumbnail
「為什麼你累了,卻不休息?」太座看著再次回到房間的我,這樣說道;語氣和神情裡卻混雜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關心和驚恐。 為什麼大人累了卻不休息,然後還要罵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