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已經足夠:《在焦慮星球上微笑》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撰文:呂詠倢
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很容易陷入超出心理負荷的生活。
坐車上學短短十分鐘的路程,在行人熙熙攘攘、車聲鼎沸的忙亂中必須打開英文聽力練習檔,說服自己聽一遍不懂就再聽一個禮拜——這件事不會很痛苦。
課程裡偶有學生口中不上也無妨的「廢課」,可以用來補眠、聊天或滑手機擺爛,但若不試圖寫點功課、背誦課文做些有「生產力」的事情,心中便過意不去。
回家後吃晚飯配上Netflix外國新影集,分明低頭夾菜時就會錯過畫面,還是硬要把影片速度調成兩倍速,理解力跟不上劇情時再不情願的拉回進度條。
假日躺在沙發上滑社群媒體,意識到自己只是失神地滑著頁面時間軸時,只好再從自己的followers中點開每個人的版面,一一看起,一一忘記。
午夜時分的疲倦感已經席捲整個身體,但虛度白日的悔恨也在這時洶湧而出,只是再聽一首俗濫的情歌也好,憂鬱到用棉被裹緊所有自己也比睡大覺好。
難怪麥特.海格的這本書要取名為《在焦慮星球上微笑》。在成功學書籍獨佔暢銷排行榜鰲頭、大至紅毯造型小至家居穿著都要受病態美學評判、固守電腦手機平板面前太久遭致許多文明病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在不安、恐慌與焦慮潛伏的世界裡保護自己?或許答案遠遠比深呼吸喘口氣要複雜。
物理學家薩根在《宇宙.宇宙》(Cosmos)中寫道:「我們基因裡的氮、牙齒裡的鈣、血液裡的鐵、蘋果派裡的碳,全都是在塌縮星的內部形成的。星塵構成了我們。」———作家在本書末尾引用了這段話,試圖提示我們作為活生生、會呼吸、有意識的生命體,就已經是自然偉大秩序的一部分,我們已經在無數個現在構成永恆的宇宙,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你可能想要反駁,覺得這些只是完全走不進你心裡的爛雞湯。但請給這本書一點時間,也許你會發現更美好、更完整去「成為你自己」的秘訣。
▍非關外表:無一物完美,但萬物皆和諧
「我們是人類啊,別為長得像人覺得難為情。」
關於拒絕身材跟容貌焦慮、接納不完美自己、正面身體自愛的論調,我們已經聽到耳朵快要長繭。但對於自身外貌形象仍存在負面評價,而窮盡一生追求更高容貌標準的普遍現況之所以仍存在,或許與經濟學中的「美貌溢價」深有關聯,當美貌成為一種能決定社交能力、求職機會、薪水高低等社會地位的軟實力,焦慮便理所當然現身。
處於顏值經濟的時代,大眾媒體不斷向我們轟炸單一而限縮的世俗審美標準,眾多標誌性的形象默默影響我們心中於美的標竿,成為群體間另類的文化共識,相關消費產品、美容教學、時尚潮流相應而生,以貌取人的實力認定標準也在其中。為了順應社會法則,我們注定從「被塑造者」漸漸走向「塑造者」,任由社會幻想的理想身體形象操弄我們的安全感、幸福感與自我價值認可,還得自欺欺人的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也許社會風氣難以在一夕之間改變,但沒有任何改變能夠促然發生。追求自己心所嚮往的外表的行為依然持續運作,但拒絕再讓美醜成為種評判他人與自我的符碼,改為透過「模塊化的元素」取代外貌,成為個人形象的建構方式:喜歡游泳運動,就展現出自己掌握了哪些泳姿、參與過哪些特別的泳渡活動、觀看過哪些賽事的比賽⋯⋯揉和自我感知與體驗所產生的獨特形象,具備更吸引人的特質;又或是透過情感交流的魅力,在與人的直接互動或社會關聯上表現出真正的自我,自然便能獲得與自己位處同個性格光譜的職位或人脈,也進而一再形塑出更好的自己;再又是培養內在美的核心,經過生活中各層面經驗的積累、文藝作品裡得到的啟發或任何知識修養的薰陶,皆能幫助我們沉澱出內在美麗的獨立性,而無需再透過盲目追求社會理想外貌獲得對自我的肯定。
但即使什麼都不追求也無所謂的,因為我們都已經是大自然完美的造物。
正如愛麗絲.華克(Alice Walker)寫道:「大自然,無一物完美,但萬物皆和諧。樹木或許扭曲歪折,奇形怪狀,但依然美麗。」從達文西著名的維特魯威人圖畫裡,也可驚奇的發現———我們每個人都具備上帝賦予的黃金比例,在每個身體部位都潛藏著大自然的美麗密碼。
▍關於時間:與滴答流逝的分秒、時刻、年月建立新關係
「人類大部份的歷史上,再過十五分鐘五點或四點四十五分這種概念,都不具有任何意義。」
懷錶在十六世紀首度問世,日記作家山繆.佩普斯(Samuel Pepsy)在給自己買了個懷錶後便很快意識到,獲取時間資訊的同時他也被分秒針的轉動、整點的到來給支配了自由。
人類本質上對時間的流逝缺乏實感,在計時工具問世以前,我們只將時間二分為白天與夜晚、清醒與睡眠,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但「無知是一種幸福」之所以被當成陳腔濫調,就因為它蘊含了真理。當時間概念普世,當確認時間的能力轉變為不確認不行的衝動,當時間從輔助的工具成為焦慮的源頭,我們反而希望倒轉時間。
但我們難道不應該擁有更多的時間嗎?電子郵件的傳送只在一瞬,洗衣機轉動一小時就可以洗一周的衣服,飛機比起渡輪快上許多倍的速度——時間到底都去了哪裡?問題在於我們其他各方面都超載了:因為電郵寄送很快,所以可以拖到最後一刻再開始撰文;因為洗衣機按個按鈕就能運轉,所以衣服可以再積多天點沒關係;因為飛機航行時間很短,所以訂最後班次就可以趕上等一下的要事了。但設想的完美結局往往來不及完成,我們反過來為時間效力。
拖延症導致的極與極選擇除外,在人生步調上感覺沒有時間不代表你真的沒有時間。有句話在學測前尤其氾濫在每個平台,「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都會準時。」但在這裡我們不說時區,或準時與否,因為決定速度落差的許多因素都非你所能自控的,例如原生家庭、同儕環境、政治體制,有人比較快,有人比較慢,但都值得經驗與世界的美好連結,也都會收穫獨一無二的寶藏———所以在這裡,我們只祝福你感覺在對的時間點,跨出你心願的那一步。
▍資訊轟炸:讀到壞消息,不代表沒有好事發生
「新聞充滿了你束手無策的事。不如去做你使得上力的那些事——把某個與你相關的議題推廣給更多人認識,為任何你覺得有熱忱的動機貢獻最大力量,同時接受有些事情不在你能力範圍之內。」
網際網路、手機功能、媒體快報的發達讓我們被迫以更直接、更切身、更私密的方式經歷遠方發生的事,隨之產生的乘數效應讓經驗從上千個不同角度流瀉而出,不只讓訊息被傳遞到更多角落,其中隱含的情緒也被無限放大,讓我們感覺這個世界一直在發生令人震撼、迷惘的事情,而這樣的恐慌便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小至買不到雞蛋,大至瓦解一個國家。
但跟上時事,不代表我們必然會失去理智。
記住自己對新聞的感覺與反應,覺察到什麼媒體來源的訊息、什麼樣的措辭語氣、什麼方面的內容會讓你心煩意亂,感覺到無法呼吸,「覺察」意味著發現問題並學習避免傷害。也練習不要為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煩惱,戰爭的確慘絕人寰、極權統治的確奪去許多無辜者的生命,這個社會似乎希望你被迫感受自己的不足,但你不是一定得接受,只要為與自身有關的議題付出力量,你就在幫助明天的缺憾與痛楚少一些,就等同於為遠方的受難者聲援。更要記住,讀到壞消息不代表好事沒有發生,保持你自身世界的主體性,相信好事就在下個轉彎,別讓愛、友善與希望被負面消息一筆抹去。
想像有那樣的一天,我們望向自己企及的地方,正向改變才會發生。
▍勾勒未來:我們永遠不該覺得未來注定只有一種版本
「世界在你心中。你所經驗的世界,不是這個無法改變、名為『世界』的客觀物體。不是的,你所經驗的世界,是你與世界的互動、你對世界的解讀。某種程度上,我們都在創造自己的世界。」
哲學家約翰.格雷(John Gray)在《稻草狗》中探索一個概念,那就是人類是唯一迷戀進步觀念的動物。隨之而來的對科技、醫療與制度的進步追求,為我們開創便利、長壽又民主的現代生活,但社會日新月異便代表相對應的困境也在超載——網際網路創發於讓資訊流通、知識共享、弭平貧富差距的烏托邦理想,如今卻因人類不適當的使用成為反烏托邦的真實案例。
有時,我們的社會因為「進步」而走往不健康的方向,但這不意味我們要成為極端保守派過回百年前的生活。相反,應該留意我們使用科技的方式如何影響自己、間接影響世界,如果發現轉錯了彎就得做出改變。
改善面對社會的方式,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形似改善我們的人生。我們創造生命的意義,形塑理想的真諦,但偶爾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奔跑得過於疲憊、略過道路的美景,這時進步便可能是要停下休息或是轉身掉頭,恢復一個允許空白、允許休止的空間,身在其中感受被接納的平靜自我,只是呼吸、只是存在也是一種進步,也可以是面對擁有無數版本的未來時最根本的態度。
▍心得:這世界太新,許多事物還未命名,需要用手指去指
一本溫暖且寬容的書,讓我們看見在瘋狂世界裡的另類思考。
眾多小標題羅列在書頁上,作者有時寫自由創作的短詩小散文,有時寫列點的說明文,不需要翻找目錄、不需要預設主題、不需要想像報酬,隨手翻開一頁就能像走進心靈的空氣與陽光。麥特.海格在書中做了包羅萬象的談話,從外表、時間、資訊到工作,但也幾乎都在談一件事:相信生命本身就是一切。
如同最前文所寫的,「星塵構成了我們」。存在已如此美麗,更要順著自己的和諧飛翔——感受每個時刻,忘卻因客觀世界所造成的煩擾、遺憾和恐懼;躺在床上,不擔心是否睡得著,只是在平躺的幸福裡享受甜美的平靜。
也可以四處走走,探索想去的地方。科技在變革,資訊在流通,正因世界還充滿龐大的變數,我們可以自相矛盾,我們可以牴觸世界,我們可以在明知已無希望時心存希望,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創造主觀的新世界:天空可以是地平線的地面,伊甸園裡可以沒有禁果,一切等待我們去命名、用手指去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淡水河上飄來一葉扁舟。船上一群人頂著醺酡的醉顏,吃著咕嚕冒泡的火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藍芽喇叭裡播放著久石讓的《太陽照常升起》,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喧嘩的駛過關渡大橋,往紅毛城前進。
在二十一世紀,人們似乎已經習慣自己擁有做決定的選擇權,大從工作種類與人生目標,小至商品選購與晚餐品項,我們可以從輕易獲得的無數資訊中,眾裡挑一,找到最滿意也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答案──然而,是我們選擇這些事物,還是這些事物「被」送至我們眼前?
作品簡介 語風之靈為荷莉·布萊恩的青少年奇幻小說系列之一,此系列總共有三部作品,其中筆者本次閱讀的便是該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 該篇作品全書以女主角茱德·杜爾哈特的視角來撰寫,由於茱德身為凡人,所以當她以凡人的視角看待精靈王國並生活於此時,更能夠貼近我們讀者理解精靈王國的世界。 獨樹一幟的奇幻小說 在
《正義教室》是8月新出版的書籍,號稱是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本。 書籍開端,便提出了的故事,當休假中的消防員要到幼兒園接小孩回家卻意外遇上火災,走道的一邊是自己最深愛的女兒,走道的另一邊是一群素未相識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才是「正義」呢?
「我當然想成為精靈的一員。他們如神聖之火鍛造的刀刃一樣美麗,生命永垂不朽。」 現實世界中,我們也會在某些情況下說出謊言,用謊言堆砌著真相,虛實交錯讓人無法輕易辨明真偽,不同於精靈的是:我們有拒絕說謊話的能力。至少,在面對不比精靈世界險惡的真實世界,我們還能保有一絲善良和誠實......
「我叫做葛莉塔」的開場白日後在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歐洲議會、英國國會與歐美各國一遍又一遍地響起。她帶動Fridays For Future學生氣候遊行,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並獲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但挑起氣候變遷之戰前的她有什麼故事?你認識真正的她嗎?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淡水河上飄來一葉扁舟。船上一群人頂著醺酡的醉顏,吃著咕嚕冒泡的火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藍芽喇叭裡播放著久石讓的《太陽照常升起》,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喧嘩的駛過關渡大橋,往紅毛城前進。
在二十一世紀,人們似乎已經習慣自己擁有做決定的選擇權,大從工作種類與人生目標,小至商品選購與晚餐品項,我們可以從輕易獲得的無數資訊中,眾裡挑一,找到最滿意也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答案──然而,是我們選擇這些事物,還是這些事物「被」送至我們眼前?
作品簡介 語風之靈為荷莉·布萊恩的青少年奇幻小說系列之一,此系列總共有三部作品,其中筆者本次閱讀的便是該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 該篇作品全書以女主角茱德·杜爾哈特的視角來撰寫,由於茱德身為凡人,所以當她以凡人的視角看待精靈王國並生活於此時,更能夠貼近我們讀者理解精靈王國的世界。 獨樹一幟的奇幻小說 在
《正義教室》是8月新出版的書籍,號稱是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本。 書籍開端,便提出了的故事,當休假中的消防員要到幼兒園接小孩回家卻意外遇上火災,走道的一邊是自己最深愛的女兒,走道的另一邊是一群素未相識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才是「正義」呢?
「我當然想成為精靈的一員。他們如神聖之火鍛造的刀刃一樣美麗,生命永垂不朽。」 現實世界中,我們也會在某些情況下說出謊言,用謊言堆砌著真相,虛實交錯讓人無法輕易辨明真偽,不同於精靈的是:我們有拒絕說謊話的能力。至少,在面對不比精靈世界險惡的真實世界,我們還能保有一絲善良和誠實......
「我叫做葛莉塔」的開場白日後在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歐洲議會、英國國會與歐美各國一遍又一遍地響起。她帶動Fridays For Future學生氣候遊行,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並獲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但挑起氣候變遷之戰前的她有什麼故事?你認識真正的她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睜眼,閉眼,一天又過去了。還能有意識邏輯的自言自語,還能有活蹦亂跳的力氣雖然只是躺著,應該算是平安。總是要提醒著靈魂裡的厭世成分,現在是活在太平盛世裡,感謝所有沒讓世界毀滅的人的努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宇宙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哲學研究的三觀,隨著科學發展,人生觀與價值觀成為主要討論。在自由民主時代,活成自己成為主流,文章探討了人生觀應該關心的問題。過度客氣是不熟的表現,真誠禮貌以及謙虛是不被多數人討厭的能力。互相尊重是終極品質。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看過一本科幻小說,人類在探索外太空時,發現一個比地球大三百六十五倍的星球。雙方在聯繫後,問地球人的第一個問題是,起床有意義嗎?因為他們的一天等於地球的一年! 當我們定義了喜怒哀樂以後,喜怒哀樂就出現了,而我們的一生就在這其中浮浮潛潛。如果我們不懂喜、悲,是不是這日子就不喜不悲? 讀論語,其中孔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能量過載因而崩潰的人類在這個時間線是越來越多,而主要的原因,在於你們的意識振動頻率已與過去給予並制定社會規章的人們大不相同,你們無法有效能的像過去的人一樣傳遞能量,因為出生在這個時間線的你們,是心的世代,是作為承上啟下,協助你們下一代在新地球出生、生活的孩子轉換頻率的重要的橋梁。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人生到47-8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算不算晚? 我好好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它說:你需要的宇宙早就幫你預備好了。 回頭看看再看看現在,嗯...我大概就是最最鐵的驗證了。 曾經最害怕一個人,而如今一個人大概是我活到這把歲數,最幸福快樂的時段。 有人說:人們從來都不會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睜眼,閉眼,一天又過去了。還能有意識邏輯的自言自語,還能有活蹦亂跳的力氣雖然只是躺著,應該算是平安。總是要提醒著靈魂裡的厭世成分,現在是活在太平盛世裡,感謝所有沒讓世界毀滅的人的努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宇宙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哲學研究的三觀,隨著科學發展,人生觀與價值觀成為主要討論。在自由民主時代,活成自己成為主流,文章探討了人生觀應該關心的問題。過度客氣是不熟的表現,真誠禮貌以及謙虛是不被多數人討厭的能力。互相尊重是終極品質。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看過一本科幻小說,人類在探索外太空時,發現一個比地球大三百六十五倍的星球。雙方在聯繫後,問地球人的第一個問題是,起床有意義嗎?因為他們的一天等於地球的一年! 當我們定義了喜怒哀樂以後,喜怒哀樂就出現了,而我們的一生就在這其中浮浮潛潛。如果我們不懂喜、悲,是不是這日子就不喜不悲? 讀論語,其中孔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能量過載因而崩潰的人類在這個時間線是越來越多,而主要的原因,在於你們的意識振動頻率已與過去給予並制定社會規章的人們大不相同,你們無法有效能的像過去的人一樣傳遞能量,因為出生在這個時間線的你們,是心的世代,是作為承上啟下,協助你們下一代在新地球出生、生活的孩子轉換頻率的重要的橋梁。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人生到47-8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算不算晚? 我好好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它說:你需要的宇宙早就幫你預備好了。 回頭看看再看看現在,嗯...我大概就是最最鐵的驗證了。 曾經最害怕一個人,而如今一個人大概是我活到這把歲數,最幸福快樂的時段。 有人說:人們從來都不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