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財務自由已成趨勢,當科技改變了育兒形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少子化議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MZ世代說,不結婚不生小孩。整個社會燒了起來,著急到不得了。
其實更精彩的提問應該是:
如果我們生了小孩,我們能有什麼照顧的資源?
如果我們決定親自照顧小孩,我們是否也能夠獲得協助?
不能只關心托育問題,因為職場媽媽或是職場爸爸越來越難定義!

客廳就是工作室,書房就是職場的時代來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願被綁在薪資少的組織中,犧牲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並渴望能夠自己育兒,陪伴孩童成長;當科技改變工作的形態,社群媒體直播工作者或內容經營者越來越多,職場與家庭的界線已被打破:
#客廳就是工作室,書房就是職場#
越來越多親職父母,是照顧者也是工作室的老板。
然而,小孩就在這些場域的周邊,親職父母,是在育兒還是在工作?
親職父母的心神被多重分割,雖沒有研究顯示,這樣的生長環境對小孩子會有那些影響,然而,父母急需要專注地與孩子互動,這是無庸置疑。同時,單純地和孩子在一起相處,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但是,父母又要在工作與照顧中蠟燭兩頭燒,這樣行不行? 這樣育兒可以嗎?
「工作+親職」父母不止兩頭燒,還有工作燒?育兒知識燒? 身心燒?夫妻情感燒?
親職父母急需專業輔助與互動團體,一起分享個中的酸甜苦辣或者困惑,育兒津貼雖然也不錯,但是追求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已成趨勢,傳統的育兒資源已不足應付新時代父母的需求,我們的育兒專業與制度趕得上這些變遷嗎?

公園裡一個看著手機的年輕媽媽和一個發呆的小嬰兒

媽媽專注看著自己手機的內容好久,小嬰兒只有一歲多左右,還不太會與人對話,只能呆呆地望著前方。
由於只是一個畫面無法斷定母親與小孩互動的情況,但是科技時代,手機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2021年一項由Cheer 雜誌和Dcard發起的<跨世代職場大調查>研究顯示,Z世代對網路的黏著度很高,有5成的人幾乎離不開網路,有15.8%的人一小時內就受不了,34%無法超過1〜3小時。Y世代與Z世代的傾向很接近,只略低於Z世代,都屬於重度的網路使用者。
不難想像,那位母親看手機的時間不會太短,然而,小嬰兒其實都需要與照顧者互動,因為嬰兒時期大腦仍在發育,與照顧者不時有肢體或言語互動可以增加刺激,對孩子的腦力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性。
媽媽盯著手機看,也顯示一個人育兒的孤單,是需要社會互動與支援的。

我們極度需要「親職服務輔導員」

自己在擔任全職媽媽照顧工作時,常常感覺社會連結的斷落,自我評價的失衡,以及人際交往的孤單,還有:好想要有一個可以說說話的朋友。時至今日只要在公園散歩,我的視線都在關心,獨自一個人推著嬰兒車在公園散歩的女性(抱歉了,親職爸爸!)
不無論走到那裡,我的視線都忍不住關注,妳們好不好?(圖:有價媽媽)
Netflix影集《職場老媽》在影片一開始,聚會的媽媽們帶著嬰兒在專業輔導人員的協助下,談論是否決定在育嬰假期滿之後,回到工作崗位?
我們其實急需類似的輔導人員,協助育兒的媽媽們(爸爸們)談論各項生活安排的選擇。
這位輔導員應該具備類似於長照2.0計畫中的居家服務員的角色,她/他/他們可以透過向政府申請,到家中服務;有時是親職父母喘口氣的代理者或育兒指導員,有時是全職媽媽/爸爸的心靈陪伴者,或是性別平等相關工作的倡議員。
場邊就有專業人員在協助育兒的媽媽們。圖:《職場老媽》劇照
她/他/他們也有能力可以聯結鄰近的親職父母,一起到附近的親子館,舉辦聯誼互動的活動,讓他們吐吐苦水,讓他們吸收育兒新知,讓他們有相近性同儕的支持與鼓勵(有些youtuber父母就會這樣聚會,很讚)。
科技改變了育兒的場域,科技挑戰了育兒專業的內涵。

嗨,政府部門或相關工作團體,你們聽見這種需求了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18內容數
邊育兒邊工作?行得通嗎? 針對為育兒而離職的婚育女性,無論是育兒期間的斜槓媽媽,或是子女成長後的二度就業,女性如何自我成長? 企業應如何為婚育女性創造更友善的就業環境,政府該如何訂定更完善的婦女就業政策? 一本重視女性「勞動者 +育兒者」公民身份的出版專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價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年又快到了,全職媽媽(或照顧者),該如何面對親友團的職業問候,這一關是有點困難,但別忘了,當初為什麼要把工作放下來! 外界很容易用刻板印象,看待「辭職在家」這件事。但是全職媽媽們的選擇,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不願錯過孩子們任何一個成長過程,成為勇敢的信念實踐者。
事業規畫表?你沒看錯,因為全職媽媽也是一種工作。年終獎金0.00個月,不用面試,不用履歷,而且,不能被開除。
衝到101大樓廣場前,頂著寒風,週邊圍著好友,瘋狂倒數的情節,對於身邊有個小小孩的全職媽媽而言,新的一年,孩子長大了一點,旁邊的他好像又帥了一點,而自己新的一年呢?那一聲Happy New Year,有歡笑有欣喜,有疲累一整年的收獲,還有些疲軟不知如何跨向新的一年的徬徨與未知。
要邊照顧孩子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可能? 全職媽媽或照顧者在全天候陪伴子女之餘,內心裡最沒有自信,以及最害怕的恐懼就是,這樣的自己,是不是已經對他失去了吸引力與魅力。
為了養育孩子辭職在家的媽媽,最大的挑戰在於,當你的他去上班時。留下自己與年幼孩子的世界,是最令人疑惑與恐慌的時刻。空間裡發出的聲音,是稚幼的呼喊或是需求聲,不再是還在上班時忙碌的人聲交替或工作溝通;和你的他道別送他去上班之後,全職媽媽就像掉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空間一樣,隔絕於真實的世界。
尾牙聚餐時間又到了,辛苦一整年的媽媽們或親職照顧者,又有誰來幫她們舉辦一場,慰勞一整年辛勞可抽獎又可拿獎金的尾牙聚餐呢?
過年又快到了,全職媽媽(或照顧者),該如何面對親友團的職業問候,這一關是有點困難,但別忘了,當初為什麼要把工作放下來! 外界很容易用刻板印象,看待「辭職在家」這件事。但是全職媽媽們的選擇,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不願錯過孩子們任何一個成長過程,成為勇敢的信念實踐者。
事業規畫表?你沒看錯,因為全職媽媽也是一種工作。年終獎金0.00個月,不用面試,不用履歷,而且,不能被開除。
衝到101大樓廣場前,頂著寒風,週邊圍著好友,瘋狂倒數的情節,對於身邊有個小小孩的全職媽媽而言,新的一年,孩子長大了一點,旁邊的他好像又帥了一點,而自己新的一年呢?那一聲Happy New Year,有歡笑有欣喜,有疲累一整年的收獲,還有些疲軟不知如何跨向新的一年的徬徨與未知。
要邊照顧孩子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可能? 全職媽媽或照顧者在全天候陪伴子女之餘,內心裡最沒有自信,以及最害怕的恐懼就是,這樣的自己,是不是已經對他失去了吸引力與魅力。
為了養育孩子辭職在家的媽媽,最大的挑戰在於,當你的他去上班時。留下自己與年幼孩子的世界,是最令人疑惑與恐慌的時刻。空間裡發出的聲音,是稚幼的呼喊或是需求聲,不再是還在上班時忙碌的人聲交替或工作溝通;和你的他道別送他去上班之後,全職媽媽就像掉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空間一樣,隔絕於真實的世界。
尾牙聚餐時間又到了,辛苦一整年的媽媽們或親職照顧者,又有誰來幫她們舉辦一場,慰勞一整年辛勞可抽獎又可拿獎金的尾牙聚餐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最近,一些父母代替其子女前往面試工作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這樣的行為既令人驚訝,也反映了當今年輕一代在尋找工作時可能面臨的壓力。作者個人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印象,並且提到了自己在大學聯考時的經歷,以及在職場面試時遇到的一位求職者和她母親的特殊情況。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最近,一些父母代替其子女前往面試工作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這樣的行為既令人驚訝,也反映了當今年輕一代在尋找工作時可能面臨的壓力。作者個人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印象,並且提到了自己在大學聯考時的經歷,以及在職場面試時遇到的一位求職者和她母親的特殊情況。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