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議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MZ世代說,不結婚不生小孩。整個社會燒了起來,著急到不得了。
其實更精彩的提問應該是:
如果我們生了小孩,我們能有什麼照顧的資源?
如果我們決定親自照顧小孩,我們是否也能夠獲得協助?
不能只關心托育問題,因為職場媽媽或是職場爸爸越來越難定義!
客廳就是工作室,書房就是職場的時代來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願被綁在薪資少的組織中,犧牲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並渴望能夠自己育兒,陪伴孩童成長;當科技改變工作的形態,社群媒體直播工作者或內容經營者越來越多,職場與家庭的界線已被打破:
#客廳就是工作室,書房就是職場#
越來越多親職父母,是照顧者也是工作室的老板。
然而,小孩就在這些場域的周邊,親職父母,是在育兒還是在工作?
親職父母的心神被多重分割,雖沒有研究顯示,這樣的生長環境對小孩子會有那些影響,然而,父母急需要專注地與孩子互動,這是無庸置疑。同時,單純地和孩子在一起相處,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但是,父母又要在工作與照顧中蠟燭兩頭燒,這樣行不行? 這樣育兒可以嗎?
「工作+親職」父母不止兩頭燒,還有工作燒?育兒知識燒? 身心燒?夫妻情感燒?
親職父母急需專業輔助與互動團體,一起分享個中的酸甜苦辣或者困惑,育兒津貼雖然也不錯,但是追求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已成趨勢,傳統的育兒資源已不足應付新時代父母的需求,我們的育兒專業與制度趕得上這些變遷嗎?
公園裡一個看著手機的年輕媽媽,和一個發呆的小嬰兒
媽媽專注看著自己手機的內容好久,小嬰兒只有一歲多左右,還不太會與人對話,只能呆呆地望著前方。
由於只是一個畫面無法斷定母親與小孩互動的情況,但是科技時代,手機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2021年一項由Cheer 雜誌和Dcard發起的<跨世代職場大調查>研究顯示,Z世代對網路的黏著度很高,有5成的人幾乎離不開網路,有15.8%的人一小時內就受不了,34%無法超過1〜3小時。Y世代與Z世代的傾向很接近,只略低於Z世代,都屬於重度的網路使用者。
不難想像,那位母親看手機的時間不會太短,然而,小嬰兒其實都需要與照顧者互動,因為嬰兒時期大腦仍在發育,與照顧者不時有肢體或言語互動可以增加刺激,對孩子的腦力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性。
媽媽盯著手機看,也顯示一個人育兒的孤單,是需要社會互動與支援的。
我們極度需要「親職服務輔導員」
自己在擔任全職媽媽照顧工作時,常常感覺社會連結的斷落,自我評價的失衡,以及人際交往的孤單,還有:好想要有一個可以說說話的朋友。時至今日只要在公園散歩,我的視線都在關心,獨自一個人推著嬰兒車在公園散歩的女性(抱歉了,親職爸爸!)
不無論走到那裡,我的視線都忍不住關注,妳們好不好?(圖:有價媽媽)
Netflix影集《職場老媽》在影片一開始,聚會的媽媽們帶著嬰兒在專業輔導人員的協助下,談論是否決定在育嬰假期滿之後,回到工作崗位?
我們其實急需類似的輔導人員,協助育兒的媽媽們(爸爸們)談論各項生活安排的選擇。
這位輔導員應該具備類似於長照2.0計畫中的居家服務員的角色,她/他/他們可以透過向政府申請,到家中服務;有時是親職父母喘口氣的代理者或育兒指導員,有時是全職媽媽/爸爸的心靈陪伴者,或是性別平等相關工作的倡議員。
場邊就有專業人員在協助育兒的媽媽們。圖:《職場老媽》劇照
她/他/他們也有能力可以聯結鄰近的親職父母,一起到附近的親子館,舉辦聯誼互動的活動,讓他們吐吐苦水,讓他們吸收育兒新知,讓他們有相近性同儕的支持與鼓勵(有些youtuber父母就會這樣聚會,很讚)。
科技改變了育兒的場域,科技挑戰了育兒專業的內涵。
嗨,政府部門或相關工作團體,你們聽見這種需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