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斷捨離》史上最強的人生整理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正接受心理治療的人

正接受心理治療的人


通常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不自覺注意到室內的乾淨整齊度,若是環境寬闊整齊,感官與心情較容易感到舒適與放鬆,若是環境逼仄凌亂,相對的也容易覺得煩躁無法平靜;舉個例子,一般與身心治療有關的診療室,空間基本都會特別設計過,主要是讓病人在問診期間能感到舒適與安全感,舒緩病人的情緖後,再透過有效對話讓醫生更容易深入了解,以便正確幫助指引病人。由此可知,好的環境,是可以改善一個人心理甚至生理狀態。

《亂世佳人》是1940年同名小說改編電影,與女主角郝思嘉芳名流傳至今已經83年,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現在更有名的似乎是同音詞「亂室佳人」。

你的身邊是否有親友如同亂室佳人一般,出門光鮮亮麗,回家就亂七八糟;筆者身邊就有不少人是這樣,他們可以在堆滿雜物的房間或是辦公桌上,找出自己想要的一件衣服或是一支筆,要是遇到堆疊掩蓋住了,就翻天覆地的將東西移開到所剩無幾的空位上,好不容易找到想要的,開心了,凌亂的戰場他們視若無睹,要不就一句等等再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問他們:「東西那麼多,那麼亂你怎麼受的了?」有人回答我,不亂反而找不到東西,習慣就好;也有人回答我,想留的東西太多,空間又太小,只能這樣;但有時我總可以在他們雜物堆裡看到許多空的紙袋、箱子、大大小小糾纏在一起的舊娃娃,還有也許已經壞掉的音樂盒、夜光燈,或是好幾個這輩子都不會用到的相框、馬克杯禮盒,甚至是學生時期的課本筆記;我問他們這些為何不整理整理回收了,他們說也許以後有用,丟了浪費,或這是回憶,難以割捨。

整理

整理

筆者總是定時定期會去清理房裡不需要的物品,每過一年就會清出一批不再穿的衣物捐獻給需要的人,或多或少;家人總是問我為何有那麼多衣服不要,我告訴他們,當你過了一、兩年都沒有將這件衣服或是裙子拿出來穿時,那麼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機率以後不會再穿,不需要留著不必要的東西佔著少數不多的位置;而每次清理衣物時亦都是一次大整理,整齊了衣櫃,乾淨了梳化妝台,收拾好換季的棉被被單,丟掉去年一年失心瘋買的或收到但不會用的物品,心靈就好像重新洗滌了一次,那幾個晚上睡覺也是特別香。

「Don't look back,it drags your heart until you can do anything but look back.」-Gone with the Wind

不要老是回憶過去,除了讓你揪心以外,什麼事也做不了。-電影【亂世佳人】

一室明亮

一室明亮


有人習慣結束一段感情或是一段故事就將已過去的物品清理的乾乾淨淨,有人則是難以忘懷,細細密密的將之收藏起來,而人生那麼長,會經歷過如此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若是不懂得如何斷捨離,不管是居家環境或是心靈程載都將會為之超重;俗話說有捨才有得,若你總是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那麼你的人生將沒有多餘空位迎接新的花蕊,也聞不到那一室的芬芳。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透過書本、演講等,《新.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將斷捨離三個字的方法論明確的傳達給大家,斷捨離要倡導的,是如何避免烏雲發生,或是如何親手拂去那些已經出現的烏雲;除了居家整理去蕪存菁,透過這個過程,我們能夠得到「更高遠的觀點、更寬闊的視野、更深刻的洞察」,也就是得到俯瞰的思考力。能夠在真正的意義上,活在「自在=忠於自我的自然」狀態。

讓人苦惱的不只是物品,還有關係與情緒,了解無法斷捨離的三種心態,「有意識地」留下所需、所想,幫助人生新陳代謝、有進有出!本集就讓我們跟著「Keyman曉彤」的有趣分享聊樂Key!

本集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MNqV2m

Spotify: https://reurl.cc/4pZnnR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kEDgOL


【閱讀聊樂KEY】 Podcasts 頻道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節目主持人: 小翔 & Silvia

聯絡我們: chatkeyout@gmail.com

網址與節目總覽: https://reurl.cc/gMKE7N

Podcast 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oQWq03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Mk1xTm...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e3Aog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12/09
【小萌的格友好文 #2】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06/26
最近我體會到,寫作也是一種斷捨離,把腦袋裡的念頭和想法寫出來,有清空的感覺,也有釋懷的感覺。
茱莉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6
旅人小萌 清空腦子裡的舊物才可以裝進新的😊
avatar-img
茱莉亞的沙龍
102會員
28內容數
觀察講究的是細膩,與人交談重要是同理,而悲傷是創作的泉源;愛情、友情、親情,愛與恨,怨與懼,一生所無法體會,陷入小說文字的情境,同喜同悲。
茱莉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5
「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得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些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Thumbnail
2023/06/25
「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得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些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Thumbnail
2023/06/14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訓練要相信服從適切的權威是正確的,違抗權威是錯誤的。因此,我們常會不假思索對權威做出反應,有時連權威的象徵都會回應,如頭銜、衣著、身分地位標誌。有心人士會運用權威的影響力,使我們作出錯誤的決定。」影響力-權威原則
Thumbnail
2023/06/14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訓練要相信服從適切的權威是正確的,違抗權威是錯誤的。因此,我們常會不假思索對權威做出反應,有時連權威的象徵都會回應,如頭銜、衣著、身分地位標誌。有心人士會運用權威的影響力,使我們作出錯誤的決定。」影響力-權威原則
Thumbnail
2023/05/25
「香蕉你個芭樂!」這句話應該有很多六、七年生應該都不陌生,以前我們放學回家,在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看電視就是我們的最佳消遺娛樂,尤其是有線電視,以前我們最愛的不外乎就是周星馳、劉德華等影星,即使是重播再重播的電影,我們也可以樂此不疲的看了又看,看到台詞可以完全記住,與電影裡角色對話如流。
Thumbnail
2023/05/25
「香蕉你個芭樂!」這句話應該有很多六、七年生應該都不陌生,以前我們放學回家,在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看電視就是我們的最佳消遺娛樂,尤其是有線電視,以前我們最愛的不外乎就是周星馳、劉德華等影星,即使是重播再重播的電影,我們也可以樂此不疲的看了又看,看到台詞可以完全記住,與電影裡角色對話如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有進,就要有出 有出,才能再進 然後,再次清出 良好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有進,就要有出 有出,才能再進 然後,再次清出 良好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斷開人事物以外,也要斷捨離不再提供養份的情緒! 斷捨離不再需要人事物時,是否也有許多明知不再需要與適合,卻為自己找許多理由,不願處理面對的時候呢? 《斷.捨.離》這個議題這幾年一直不斷的被討論著,無論是近年文青與設計圈流行的極簡主義,或是收納整理的觀念開始被廣泛討論,似乎都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 兩年
Thumbnail
斷開人事物以外,也要斷捨離不再提供養份的情緒! 斷捨離不再需要人事物時,是否也有許多明知不再需要與適合,卻為自己找許多理由,不願處理面對的時候呢? 《斷.捨.離》這個議題這幾年一直不斷的被討論著,無論是近年文青與設計圈流行的極簡主義,或是收納整理的觀念開始被廣泛討論,似乎都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 兩年
Thumbnail
「不要老是回憶過去,除了讓你揪心以外,什麼事也做不了。」-電影【亂世佳人】 若你總是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那麼你的人生將沒有多餘空位迎接新的花蕊,也聞不到那一室的芬芳。 《新.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教您如何避免烏雲發生,或是如何親手拂去那些已經出現的烏雲。
Thumbnail
「不要老是回憶過去,除了讓你揪心以外,什麼事也做不了。」-電影【亂世佳人】 若你總是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那麼你的人生將沒有多餘空位迎接新的花蕊,也聞不到那一室的芬芳。 《新.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教您如何避免烏雲發生,或是如何親手拂去那些已經出現的烏雲。
Thumbnail
  斷捨離的實踐包括從家中清理物品、精簡衣物、擺脫不必要的文件、放棄過時的思想和習慣等等。藉此人們可以減少物品和思想上的負擔,創造更簡單、更自由、更充實的生活。   斷捨離的核心概念,就是“減法思維”,意味著從生活中刪除不必要的東西,以簡潔、自由、幸福的方式生活。除了物品面,斷捨離還包括精神和情感上
Thumbnail
  斷捨離的實踐包括從家中清理物品、精簡衣物、擺脫不必要的文件、放棄過時的思想和習慣等等。藉此人們可以減少物品和思想上的負擔,創造更簡單、更自由、更充實的生活。   斷捨離的核心概念,就是“減法思維”,意味著從生活中刪除不必要的東西,以簡潔、自由、幸福的方式生活。除了物品面,斷捨離還包括精神和情感上
Thumbnail
「斷捨離」就字面上來說,就是丟棄不需要的東西,但更進一步如同這本書的個副標題「39個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斷捨離整理術」,斷捨離更是能讓自我成長的重要歷程。
Thumbnail
「斷捨離」就字面上來說,就是丟棄不需要的東西,但更進一步如同這本書的個副標題「39個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斷捨離整理術」,斷捨離更是能讓自我成長的重要歷程。
Thumbnail
最近借了山下英子寫的這本書:《斷捨離》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65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再進化!
Thumbnail
最近借了山下英子寫的這本書:《斷捨離》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65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再進化!
Thumbnail
留白的空間帶來思考的空間 其實有好一陣子沒有動筆了,或許是因為我自己都還在找尋動筆的意義,或許也可以說是斷捨離的一種?可能也因為太久沒有動筆,突然間要寫些什麼也不大曉得,後來才想到其實我當初寫字的主要意義,好像是因為希望分享生命中好的東西,抱持著這樣的心情,決定要再來重新動筆。
Thumbnail
留白的空間帶來思考的空間 其實有好一陣子沒有動筆了,或許是因為我自己都還在找尋動筆的意義,或許也可以說是斷捨離的一種?可能也因為太久沒有動筆,突然間要寫些什麼也不大曉得,後來才想到其實我當初寫字的主要意義,好像是因為希望分享生命中好的東西,抱持著這樣的心情,決定要再來重新動筆。
Thumbnail
斷捨離不只是物品,包含人生及人際關係。 斷捨離只是整理自己人生的一個方式,透過這個方式,找回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斷捨離不只是物品,包含人生及人際關係。 斷捨離只是整理自己人生的一個方式,透過這個方式,找回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以前的人難道沒有「斷捨離」的需求嗎?我想當然有,但多半是概念上的,而不是實際上真的需要拋棄身邊堆積如山的物品,畢竟現今這個過度生產過度消費的社會,也才不過發生幾十年的光景,剛好是這群慢慢變老的嬰兒潮世代才擁有的  我常在想為什麼談有關於老後整理這類的書,在這幾年的書市裡非常熱門,各式各樣,各個不同的
Thumbnail
以前的人難道沒有「斷捨離」的需求嗎?我想當然有,但多半是概念上的,而不是實際上真的需要拋棄身邊堆積如山的物品,畢竟現今這個過度生產過度消費的社會,也才不過發生幾十年的光景,剛好是這群慢慢變老的嬰兒潮世代才擁有的  我常在想為什麼談有關於老後整理這類的書,在這幾年的書市裡非常熱門,各式各樣,各個不同的
Thumbnail
好像電光一閃的瞬間,這樣的生活方式,不也是精神上的斷捨離嗎! 那些行動裡,有沒有像是房子裡的根本沒有必要的物品,等著我去清理和面對,等著我好好地看一看在它背後的情緒與渴望是什麼?又是什麼抓著自己不放?
Thumbnail
好像電光一閃的瞬間,這樣的生活方式,不也是精神上的斷捨離嗎! 那些行動裡,有沒有像是房子裡的根本沒有必要的物品,等著我去清理和面對,等著我好好地看一看在它背後的情緒與渴望是什麼?又是什麼抓著自己不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