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宏都拉斯🇭🇳的距離

我與宏都拉斯🇭🇳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學時期,有幸和學校唯一的交換學生—來自宏都拉斯的蘿拉當了兩年多的室友、四年的學伴兼她在臺灣的家人,因而有機會對她和她的國家多認識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升大四的那個暑假,蘿拉邀請我和前男友到她家鄉作客。前往宏都拉斯的路途非常遙遠,要先到美國、轉國內線,再飛到薩爾瓦多換小飛機,我們就這樣踏上了美洲征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對於窮學生來說,要花光省喫儉用攢來的錢,實在需要一些勇氣,於是當時認真地說服自己,未來可能很難有機會和時間到這麼遠的地方,尤其能在朋友的帶領下去認識她的國家,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啊!

現在看來,真高興自己當時做了那樣的決定。(也謝謝父母的支持,和她的家人提供食宿)

想想這段機緣真的很奇妙,若不是父母曾住過委內瑞拉會說西班牙文,若不是那一年的交換學生剛好是女生,或者如果當年調查語文專長的時候,我不夠自信而沒舉手,那麼我們都可能擦身而過,成為點頭之交。

那麼多巧合匯聚成緣分,在偌大的宇宙中碰撞,即使相處過程不只有快樂,畢業後也朝截然不同的方向前進,然而,在兩條線重疊交錯的那幾年,在我們最親近的時刻,都切切實實陪伴彼此度過了那些悲痛與狂喜,在彼此人生中劃下了深深的刻痕。

也因為這些經驗,當年認養了愛畫畫的宏都拉斯女孩,那之後,再遇到作客臺灣的宏都拉斯人,話題也總是自然而然地就開啟了。因此聽到斷交的消息,雖然有心理準備,想到未來去宏都拉斯的可能性又更低了,難免唏噓。

同時不禁思考,每一段關係的建立,都像在世界中開啟另一個世界,沒有人知道那個新世界有多大,或能在其中走得多遠。我們偶爾甘冒風險,有時修正路線,然而從未真的走在原本的道路之上。謝謝蘿拉和所有曾走進我生命、拓展我視野的人。

這趟美洲之旅有許多值得說嘴的故事,更別說大學四年之中,我們共同經歷了多少令人難以忘懷的事,然而今日混沌的大腦似乎無法運轉地更快了,大家等我有力氣也有空的時候,再聽我娓娓道來吧!謹先附上幾張照片,解解愁。

Copan古城區,住在雲霧與山的懷抱之中。
zoomable

Copan古城區,住在雲霧與山的懷抱之中。

美味的早餐,是這趟旅程中我最懷念的餐點之一。
zoomable

美味的早餐,是這趟旅程中我最懷念的餐點之一。

在小艇中,搖搖晃晃的羅丹島海岸。
zoomable

在小艇中,搖搖晃晃的羅丹島海岸。





<PHD >-avatar-img
<PHD >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Wei2d的沙龍
7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ei2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時間約莫在1984(民國73年)夏季,地點位於成立未滿1年,熱騰騰的北美館。算起來今年12/24將會是北美館成立40週年,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特別活動呢?!
假日去看了北美館的未來身體&視覺爆炸展覽,人潮多得有點嚇人,但就藝文工作者和想提升整體國民美學角度的人來說,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
幾年前過做了敏原檢測,才知道牛奶是我的超級大剋星(牛奶是重度過敏、優格和起司等乳製品是中度過敏),經過慢慢調整飲食、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確實不喝牛奶會讓鼻腔腫脹(過敏)狀況減輕,腸胃道也不再那麼敏感了。
好久沒有看院線片了?!感謝朋友的邀約,讓我勉強跟上話題潮流。 我覺得這部電影,名字取得真好~如果是關於「我和鬼變成伴侶的那件事」,或者關於「我和鬼變成老公老婆的那件事」,雖然也能切合內容,但是層次就不同了~而如果是「我和鬼變成朋友的那件事」,那我應該會⋯⋯先把邀請我的朋友變成鬼再陪他去看吧😂!
前陣子一時興起,又獲知兩館只要30元(半票15元)的佛心票價,決定擇期不如撞日,來個一票玩到底~也因此享受了充實又滿足的一天。
稱呼是用來確認關係很好的工具,尤其是對家人談到自己的朋友時所用的分類,很適合拿來檢視親疏遠近。 第一種朋友是有名字的,會以三個字全名出現的,通常是滲入家中最深,或是對你影響(或曾經影響)最深的人⋯⋯
時間約莫在1984(民國73年)夏季,地點位於成立未滿1年,熱騰騰的北美館。算起來今年12/24將會是北美館成立40週年,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特別活動呢?!
假日去看了北美館的未來身體&視覺爆炸展覽,人潮多得有點嚇人,但就藝文工作者和想提升整體國民美學角度的人來說,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
幾年前過做了敏原檢測,才知道牛奶是我的超級大剋星(牛奶是重度過敏、優格和起司等乳製品是中度過敏),經過慢慢調整飲食、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確實不喝牛奶會讓鼻腔腫脹(過敏)狀況減輕,腸胃道也不再那麼敏感了。
好久沒有看院線片了?!感謝朋友的邀約,讓我勉強跟上話題潮流。 我覺得這部電影,名字取得真好~如果是關於「我和鬼變成伴侶的那件事」,或者關於「我和鬼變成老公老婆的那件事」,雖然也能切合內容,但是層次就不同了~而如果是「我和鬼變成朋友的那件事」,那我應該會⋯⋯先把邀請我的朋友變成鬼再陪他去看吧😂!
前陣子一時興起,又獲知兩館只要30元(半票15元)的佛心票價,決定擇期不如撞日,來個一票玩到底~也因此享受了充實又滿足的一天。
稱呼是用來確認關係很好的工具,尤其是對家人談到自己的朋友時所用的分類,很適合拿來檢視親疏遠近。 第一種朋友是有名字的,會以三個字全名出現的,通常是滲入家中最深,或是對你影響(或曾經影響)最深的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我已不再地壇,地壇在我。 「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 直擊靈魂的文字,撐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讀一讀!
Thumbnail
我與媽媽、妹妹的頭髮 我們不像「琦君的養母」是梳著那種民國初年的「季」而是以髮型、長短與是否綁頭髮而論。母親是美髮師,她
Thumbnail
一、我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的自畫像。這張照片中,鏡頭快門到底聚焦於何處?終究是個謎。 如同梵谷本人若是在生前就名揚天下,他會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他的畫作還能擁有那一抹悲壯性的動人深度與精神共鳴嗎? 也終究是個謎。
Thumbnail
《我與恰米的東京咒物探險》是怪談師Youtuber田中俊行的詛咒物搜藏為主題的紀錄漫畫,敘述喜歡怪談的田中俊行在某天活動結束後,收到粉絲寄信贈予,讓養老院老人接二連三去世,被詛咒的養老院娃娃「恰米」,雖然周遭的人都勸他丟棄這個娃娃,但田中俊行卻因為恰米的關係,開始踏上收集詛咒物的怪異與恐怖日常生活。
Thumbnail
本文描述作者呂偉白從小到大與閱讀的深刻經歷,從童年時因閱讀「閒書」而受母親管束的委屈,到大學時期享受閱讀自由的喜悅,以及求學與工作期間閱讀習慣的轉變。文章展現作者對閱讀的熱忱與真摯情感,以及對不同時代閱讀環境的反思。
Thumbnail
我們望著彼此,給了彼此重重的、搖搖晃晃的、百般不捨的擁抱。並說道,沒關係,九月見! 那天是室友準備離開的日子。她要坐車到萊比錫過一夜,然後搭飛機回吉爾吉斯🇰🇬。 下學期她就不再是我的室友了,因為她開始要實習,也順利找到了在萊比錫的實習。而我也要開始我的第五學期。一切都會是新的。新室友會來,新
Thumbnail
  Canna收拾著房間,悠悠的到來順勢幫她清掉了許多舊衣,她這麼猛一回首,才發現她跟Lucas之間一直都只是她的一廂情願。   大二下學期,她度過最孤單的海外交換生活。   在荷蘭料峭的初春終於把一切安頓好時,她才知道Lucas從一開始申請交換的地點,就是只考慮夏琳待著的英國。什麼「對的人只是
Thumbnail
Rachel選擇到澳洲留學,鍛鍊自己要在海外發展的決心,在伯斯,經歷了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最終成為澳洲公民。每個起心動念的原因都很單純,你能維持最重要的初衷嗎?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我已不再地壇,地壇在我。 「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 直擊靈魂的文字,撐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讀一讀!
Thumbnail
我與媽媽、妹妹的頭髮 我們不像「琦君的養母」是梳著那種民國初年的「季」而是以髮型、長短與是否綁頭髮而論。母親是美髮師,她
Thumbnail
一、我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的自畫像。這張照片中,鏡頭快門到底聚焦於何處?終究是個謎。 如同梵谷本人若是在生前就名揚天下,他會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他的畫作還能擁有那一抹悲壯性的動人深度與精神共鳴嗎? 也終究是個謎。
Thumbnail
《我與恰米的東京咒物探險》是怪談師Youtuber田中俊行的詛咒物搜藏為主題的紀錄漫畫,敘述喜歡怪談的田中俊行在某天活動結束後,收到粉絲寄信贈予,讓養老院老人接二連三去世,被詛咒的養老院娃娃「恰米」,雖然周遭的人都勸他丟棄這個娃娃,但田中俊行卻因為恰米的關係,開始踏上收集詛咒物的怪異與恐怖日常生活。
Thumbnail
本文描述作者呂偉白從小到大與閱讀的深刻經歷,從童年時因閱讀「閒書」而受母親管束的委屈,到大學時期享受閱讀自由的喜悅,以及求學與工作期間閱讀習慣的轉變。文章展現作者對閱讀的熱忱與真摯情感,以及對不同時代閱讀環境的反思。
Thumbnail
我們望著彼此,給了彼此重重的、搖搖晃晃的、百般不捨的擁抱。並說道,沒關係,九月見! 那天是室友準備離開的日子。她要坐車到萊比錫過一夜,然後搭飛機回吉爾吉斯🇰🇬。 下學期她就不再是我的室友了,因為她開始要實習,也順利找到了在萊比錫的實習。而我也要開始我的第五學期。一切都會是新的。新室友會來,新
Thumbnail
  Canna收拾著房間,悠悠的到來順勢幫她清掉了許多舊衣,她這麼猛一回首,才發現她跟Lucas之間一直都只是她的一廂情願。   大二下學期,她度過最孤單的海外交換生活。   在荷蘭料峭的初春終於把一切安頓好時,她才知道Lucas從一開始申請交換的地點,就是只考慮夏琳待著的英國。什麼「對的人只是
Thumbnail
Rachel選擇到澳洲留學,鍛鍊自己要在海外發展的決心,在伯斯,經歷了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最終成為澳洲公民。每個起心動念的原因都很單純,你能維持最重要的初衷嗎?
即將進入下一篇
Powered ByLogo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