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波動

生命與波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越來越有這種感覺,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時,可以感覺到有一股波動的能量,由內而外地發出

這是最近的事,在內心沉靜下來時,由身體的內在會有一股很細微的波動,由內而外的擴散出去;在有這種感受後,開始在知識上瞭解了,什麼是靈氣,什麼是磁場。

人的心是能夠發出振動波的東西 ,所以理所當然,也能夠接受振動波,與自己相符合的振動波,讓自己舒適;而會打亂自己心的振動波,就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

而能夠發出讓心能接收到的振動波,主要來源有二個,一個是人,一個是地。

以人來說,「物以類聚」就是這樣的原因,相似的心所發出的,相似的振動波,而依其心所產生的外為行為也很類似,於是這群人,我們就稱做「物以類聚」。

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排斥一些陌生人,並遠離他們,那都是因為兩邊發出的波動彼此相剋造成的。

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人們捨本逐末,人們看似因外在相似的興趣而聚在一起,。實際上,是因為人們的心彼此受到其振動波的影響,才會決定是否來往,而不是因為外在的事物決定的。

換句話說,如果自己的心,其振動頻率有所改變,那麼原本覺得很聊得來的對象,也會變成不適合的朋友。

另一個產生振動波影響的「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磁場。如果我們來到某個地方,覺得心很亂,也就是說,這個地方產生的振動波打亂了我們心的振動波,導至我們不會想在這裡久待;反過來,如果這個地方的振動波符合我們心的振動波的話,我們會覺得待起來很舒適。

與「人」一樣,「地」的振動波的波段是能改變的。不同的是,人的波段可以瞬時的改變,但地的波段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變更。

地的波段首先是地球實際的磁場造成的,那就是我們說的風水,然後會受長期在這個地方活動的人的影響,最後變成了我們感受到的--「地」的振動波,也就是我們口頭說的「磁場」。

禪修中有一個建議,打坐的地點固定下來的話,長期打坐下來後,那個地方的磁場也會幫助打坐的人,那就是地的波段改變造成的影響。

人的心念所發出的振動波,細微到不非常靜下心就感受不到,但造成的影響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發出善的波動(心念),會影響周遭的人與環境,發出惡的波動( 心念)也一樣,短期性的變更波動的頻段,會造成周遭人事物與自己的不調合,長期性的持續發出善或惡的波動,就會使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所來往的人,皆是符合我們心的波段的人事物。

瞭解了心的波動所造成的影響,回頭來思索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吧,我們的環境是我們的心,長期持續相同所成就的結果,你是否滿意現在的環境呢?不滿意的話,那麼原因也在於你所散發出的波動所造成,反省自己的心,找出那些散發不正常波動的思緒,這才是能改善我們周遭環境的第一步。

avatar-img
chienjung tseng的沙龍
3會員
29內容數
我的人生是先接觸到佛教,才接觸到佛法,可能有人會覺得二個有什麼不同,對我來說,二者完全不同,我能接受佛法,但無法接受佛教,因為佛教有一些我無法想通的部份。而這個「佛教迷思」的內容,主要就是針對我接觸到佛教時,無法想通的部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enjung ts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世界的運行中生活著,冥冥中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幫助著自已,讓自己在事業上、生活上,都比以往更為順利,而這一切的分隔點,都是自已遵守求心安的正確八捷​徑中所敘之後發生的
當我們站在教導或指導的立場時,都會希望對方能夠儘快體會並理解自己所教導之事,然而,很多事都不如己願,甚至教導的內容完全被忽視。 當我們在指導晚輩時,最常見的就是:「明明自己已經說過好幾遍了,但是對方完全沒有聽進去」。
華人社會普遍對「性」有著不好意思說出口、不方便討論,令人感到神秘、著迷、甚至罪惡等等各式各樣不同的感受,連一般人都是這樣,那麼修行人該如何來看待這件事。
在世界的運行中生活著,冥冥中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幫助著自已,讓自己在事業上、生活上,都比以往更為順利,而這一切的分隔點,都是自已遵守求心安的正確八捷​徑中所敘之後發生的
當我們站在教導或指導的立場時,都會希望對方能夠儘快體會並理解自己所教導之事,然而,很多事都不如己願,甚至教導的內容完全被忽視。 當我們在指導晚輩時,最常見的就是:「明明自己已經說過好幾遍了,但是對方完全沒有聽進去」。
華人社會普遍對「性」有著不好意思說出口、不方便討論,令人感到神秘、著迷、甚至罪惡等等各式各樣不同的感受,連一般人都是這樣,那麼修行人該如何來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