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幼稚—成熟」是一道光譜,那《天氣之子》的觀後感或許很容易看出一個人在光譜上的位置。
這麼說吧,電影本身就是為了挑戰大眾的「期待」,因為大部分設定幾乎不合理,更精確的說,是與社會期待相反。
逃家的少年、未成年女童工、桃花滿滿的主角弟、甚至雇用學生的報社老闆,主要角色要不是真的犯法,就是遊走在灰色地帶,或是做出不合乎道德常理的舉動。
假設「成熟」包含犧牲小我、謀取最大社會利益、遵守倫理道德等特質,那相反的「幼稚」就是自私、自我中心。
電影很明顯不是開放式結局,而且結局也只會有兩種,一是將晴女祭天換回陽光,二是把晴女帶回來,放任天氣失控。
我相信很多給出負面評價的人就是抓著自私這點不放,怎麼可以為了一個人犧牲整個世界?有著廣大胸襟、為蒼生謀福的成熟大人可能這麼說。
如果是我我也會把晴女帶下來!犯法又怎樣?不符合社會觀感又怎樣?幼稚的自私鬼會這麼說。
無論今天觀影者喜不喜歡這部電影,它都挺成功的,可能成功的挑戰了你的期待、挑戰社會觀感,也可能成功滿足了你不敢承認的幼稚心理。
所以看完電影當下或許多多少少可以反應出自己是落在光譜上的哪個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