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13年後,找尋自我定位過程中所獲得的3大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這31年的人生裡,靠著組織名聲吃了很多紅利,還算順遂
Intel國際科展二等獎得主,台大數學系學士,台大應用數學所碩士,普渡大學統計博士,UCLA統計系博士後研究員
然而這些履歷,都沒有讓我真正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在這段求學的路程中,我漸漸體認到,一路上我都是扮演者解問題,而非找到問題的角色。
我開始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尋找自己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我在找尋自己定位過程中,逐步邁向企業家精神的3大體悟:
  • 體悟1 - 抽象問題意義不大,具體問題才是關鍵:數學系的背景,讓我學了很多通用但也沒用的能力。隨著之後逐漸處理更實際的問題,我體會到具體的問題才是關鍵,才是真的能貢獻人類社會價值的問題。
  • 體悟2 - 做決定,只做有透過實驗收集數據支持的決定:從前做決定,都是想像選擇之後能夠順利發展,但這其實就是太過依靠理論的通病。真正可靠的決定,需要進行實驗以收集數據,才能發現該聚焦的地方,才知道什麼是真的問題。
  • 體悟3 - 明確目標,找到幫助他人的使命:在尋找定位的過程中,需要確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以及在什麼具體情況下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在明確目標後,還必須不斷驗證並了解這些情況,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
透過這番探索,我深感人生之有趣。31歲之後的人生,會往哪裡去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資源有限! 年紀大以後知道,事情能不能成,還是要看手上能動用的資源。 最近我也開始反思,如何使用Obsidian來幫助我更好管理活用資源。 下面3個初步的想法,是我接下來在2023年Q2這三個月,想要持續探索的資源管理方向: 大方向1 - 用Obsidian紀錄與人建立的深度連結:
詮釋是我們理解世界的關鍵途徑。 在閱讀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抓住自己注意力,引人入勝的點。這些能抓住我們注意力的點,稱為「注意力客體」。選擇特定的注意力客體,進一步深入研究,進行「詮釋」,是快速成為高手的關鍵。 根據我取得統計博士這5年期間的經驗,將「詮釋」應用於知識工作,有3個重要訣竅: 訣竅1 -
三八理論說,每個成年人,一天都有3個八小時,分別給了休息,工作與瑣事。 但我認為更實務更積極的三八理論,是將一天分為 獲得能量的八小時 獲得金錢的八小時 獲得快樂的八小時 而我實踐了17年的晨型人生活,一天時間分配為 休息-獲得能量的八小時:晚上八點到凌晨四點 工作-獲得金錢的八小時:早上八點到下午
你會不會感覺自己的筆記很長又沒什麼重點呢? 你需要讓筆記「聚焦」。 在Obsidian做筆記時,因為載入資訊方便,很容易讓數位筆記淪為「剪貼簿」。 但剪貼簿對我們的價值其實很低,唯有有重點的筆記,才能有效幫助我們更好完成學習與工作。 如何最大化Obsidian數位筆記產生的價值?我認為這3個關鍵心態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正在探索各式各樣寫作的主題呢? 次原子想法 (Subatomic Idea) 為我們提供一個快速驗證讀者喜好的方法。 一則次原子想法的文章可以很短,重點是需要包含一個列表。 這個列表就是你主要的內容,來驗證自己讀者的喜好。 例如現在這篇文章,就想驗證我的讀者是不是對「探索讀者愛好」
Obsidian是我用過最好用的個人知識管理軟體。 Obsidian跟其他PKM軟體比起來,「連結筆記」的能力非常的強。 而這個連結的能力,非常適合我們更快實現自我的成長目標 而使用Obsidian 22個月以後,我領悟出了下面3個做筆記的核心驅動:
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資源有限! 年紀大以後知道,事情能不能成,還是要看手上能動用的資源。 最近我也開始反思,如何使用Obsidian來幫助我更好管理活用資源。 下面3個初步的想法,是我接下來在2023年Q2這三個月,想要持續探索的資源管理方向: 大方向1 - 用Obsidian紀錄與人建立的深度連結:
詮釋是我們理解世界的關鍵途徑。 在閱讀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抓住自己注意力,引人入勝的點。這些能抓住我們注意力的點,稱為「注意力客體」。選擇特定的注意力客體,進一步深入研究,進行「詮釋」,是快速成為高手的關鍵。 根據我取得統計博士這5年期間的經驗,將「詮釋」應用於知識工作,有3個重要訣竅: 訣竅1 -
三八理論說,每個成年人,一天都有3個八小時,分別給了休息,工作與瑣事。 但我認為更實務更積極的三八理論,是將一天分為 獲得能量的八小時 獲得金錢的八小時 獲得快樂的八小時 而我實踐了17年的晨型人生活,一天時間分配為 休息-獲得能量的八小時:晚上八點到凌晨四點 工作-獲得金錢的八小時:早上八點到下午
你會不會感覺自己的筆記很長又沒什麼重點呢? 你需要讓筆記「聚焦」。 在Obsidian做筆記時,因為載入資訊方便,很容易讓數位筆記淪為「剪貼簿」。 但剪貼簿對我們的價值其實很低,唯有有重點的筆記,才能有效幫助我們更好完成學習與工作。 如何最大化Obsidian數位筆記產生的價值?我認為這3個關鍵心態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正在探索各式各樣寫作的主題呢? 次原子想法 (Subatomic Idea) 為我們提供一個快速驗證讀者喜好的方法。 一則次原子想法的文章可以很短,重點是需要包含一個列表。 這個列表就是你主要的內容,來驗證自己讀者的喜好。 例如現在這篇文章,就想驗證我的讀者是不是對「探索讀者愛好」
Obsidian是我用過最好用的個人知識管理軟體。 Obsidian跟其他PKM軟體比起來,「連結筆記」的能力非常的強。 而這個連結的能力,非常適合我們更快實現自我的成長目標 而使用Obsidian 22個月以後,我領悟出了下面3個做筆記的核心驅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尋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與不確定。但透過不斷的探索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無論經歷如何,這些都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生的問題往往沒有單一的答案,我們需要欣賞每個階段的體驗,並保持對未來的探索精神。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我對於自我目前的定位是一個成績不好、不夠聰明、不想做事、拖延症又想要有高成就的後段大學資管系學生,我其實對我的人生很迷茫,在這一塊小天地,我會來分享我的迷茫,希望能獲得一些不一樣的可能性。 我其實很喜歡思考或者是說懷疑我為何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思考這類的事情不是否定我已經遇見的那些美好經驗,我只是
Thumbnail
在30歲過後,我感覺自己突然停了下來,不知道該往哪去,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起一直以來努力的自己,認真唸書,進入前三志願的高中、唸了所謂頂大商院,順利進入外商、升遷,結婚、買了房子,我一直向上仰望,向前走,來到了30歲初頭,卻突然看不清晰前方的路,不知目標與方向...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當代社會人們常迷失自我,忘記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本文探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從工程師到創業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從認識自己的不喜歡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敏捷迭代的策略尋找人生的北極星目標。同時探討了人脈經營、敏捷迭代尋找方向、適應新變化和思考人生的觀點。最後提倡尋找能持續投入且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尋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與不確定。但透過不斷的探索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無論經歷如何,這些都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生的問題往往沒有單一的答案,我們需要欣賞每個階段的體驗,並保持對未來的探索精神。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我對於自我目前的定位是一個成績不好、不夠聰明、不想做事、拖延症又想要有高成就的後段大學資管系學生,我其實對我的人生很迷茫,在這一塊小天地,我會來分享我的迷茫,希望能獲得一些不一樣的可能性。 我其實很喜歡思考或者是說懷疑我為何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思考這類的事情不是否定我已經遇見的那些美好經驗,我只是
Thumbnail
在30歲過後,我感覺自己突然停了下來,不知道該往哪去,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起一直以來努力的自己,認真唸書,進入前三志願的高中、唸了所謂頂大商院,順利進入外商、升遷,結婚、買了房子,我一直向上仰望,向前走,來到了30歲初頭,卻突然看不清晰前方的路,不知目標與方向...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當代社會人們常迷失自我,忘記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本文探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從工程師到創業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從認識自己的不喜歡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敏捷迭代的策略尋找人生的北極星目標。同時探討了人脈經營、敏捷迭代尋找方向、適應新變化和思考人生的觀點。最後提倡尋找能持續投入且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