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九九乘法表秘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當大家爭論著小學生到底要不要背就九九乘法表時,中國的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答案了。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民間已經流傳著「九九歌」供大家來背誦,而「九九歌」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所背誦的九九乘法表的乘法口訣。因為九九歌最初的內容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因此就被命名為「九九歌」。根據漢朝時燕人韓嬰所撰《韓詩外傳》,在裡頭已詳細記載乘法運算成熟的「九九歌」,可見在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已相當普及,也就是說它的發明可以推到更早之前,魏晉時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注》提到:「庖犧作九九之術,以合六爻之變」,(庖犧就是伏羲)。伏羲在中國被視為人類的始祖,因此這些記載可以說明「九九歌」的起源是相當早。有關九九歌的內容演進在此稍作簡介:一、春秋戰國時代:在《管子》等典籍中有大量「九九歌」的片段,《老子》裡亦記載「善數不用籌策」,都表明在春秋時代「九九歌」已經是一項很普及的知識,而精通數學的人會借助「九九歌」協助其在心算方面的運算,「九九歌」最早被發現時的內容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而四」止,總共有三十六句。由敦煌石窟所找到的「九九術殘木簡」,可以看出「九九歌」的內容形式大致如下:「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四九三十六、三九二十七、二九十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五八四十、四八三二、三八二四、二八十六;七七四十九、六七四十二、五七三五、四七二八、三七二一、二七十四;六六三六、五六三十、四六二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五五二五、四五二十、三五十五、二五一十;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三三而九、二三而六;二二而四;大凡千一百一十。」在此八九七十二和九八七十二視為重複,因此八九七十二不列入,其餘類推,所以總共只有三十六句。二、大約在西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擴充到「一一而一」,也就是增加「九一如九」至「一一而一」,增加了九句,加上原本的三十六句,因此,「九九歌」在這個時期的內容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而一」止,總共有四十五句。三、大約在西元十三至十四世紀:南宋末年,有些數學家覺得「九九歌」的順序好像不太合理,因此將它的順序顛倒過來,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在元代朱世傑《算學啟蒙》中有相關的記載,從「一一而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總共有四十五句。後來,「九九」就成為數學的代名詞,元代數學家李冶因不滿於理學家鄙視實學,每天只會說一些天馬行空之事,於是在他的著作《測圓海鏡》一書中,嘲諷他們說:「夫文史尚矣,猶之為不足貴,況『九九』賤技能乎!」四、現在我們所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四十五句的「九九歌」,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八十一句的「九九歌」,通常稱為「大九九」(九八七十二和八九七十二視為不同,因此總共會有八十一句)。在《韓詩外傳》中記載了一個齊桓公以「九九」招賢的故事如下:在西元前五百多年前,戰國七雄之一的齊桓公有感於國家的內亂已經三百多年都無法平息,內政也遲遲無法正常運作,於是請教大夫管仲治國大策,如何才能使齊國富強。管仲對齊桓公提出建議說:「要使得國家富強,必須分三個階段實施下列政策,第一階段為期三年,目的在教育人民,讓人民具有基礎的知識;第二階段為期一年,主要工作為選拔具有才能的人來朝廷當官;第三階段為期一年,主要目標在於擴充軍備,建立國防,以防外國的入侵。先充實內政,建設民心,然後再加強國防。」齊桓公採用管仲的策略,設立「招賢館」來徵求各方面的人才,可是等了一年多,都一直沒有人前來毛遂自薦。直到某一天一個老百姓帶著九九歌前來,並將它獻給齊桓公,這樣的情景有點像是「野人獻曝」,讓齊桓公覺得非常的可笑,於是指派手下將這位不知死活的老百姓趕出去,並對他嘲諷的說:「『九九歌』能當作是你個人的才學、知識嗎?」這個人非但不覺得羞愧,還很有勇氣的回應齊桓公鄙視的問話:「『九九歌』確實談不上昰什麼重要的知識,但是如果您對我這位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以重禮款待的話,那麼比我高明的人難道不會想來嗎?」齊桓公想一想覺得他說的話還蠻有道理的,於是就請手下把他迎到招賢館,好好的招待他。如這位老百姓所預言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從四面八方的賢士都相呼應而來,讓招賢館充滿各種人才。(原文如附註)從以上的歷史論述與故事,都讓我們可以深刻了解到中國的老祖宗在數學上,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很大的貢獻,因此我們後生晚輩也應當好好努力,除了要保存這些祖宗的知識外,也應當好好加以發揮。而由「九九歌」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數學上其實有些知識需要我們稍微記憶的,而不是全然都是要由自己建構,運用這些先人已經建構出來的知識,讓我們可以走得更好、更遠。附註:齊桓公招賢故事原文桓公設庭燎招賢,一年沒人應招。東野鄙人以『九九』求見,桓公使人戲之。鄙人曰:「夫『九九』,薄能耳,而猶禮之,況賢於『九九』者乎!」桓公遂禮之。不到一月,「四方之士相導而至矣」。

當大家爭論著小學生到底要不要背就九九乘法表時,中國的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答案了。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民間已經流傳著「九九歌」供大家來背誦,而「九九歌」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所背誦的九九乘法表的乘法口訣。因為九九歌最初的內容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因此就被命名為「九九歌」。

根據漢朝時燕人韓嬰所撰《韓詩外傳》,在裡頭已詳細記載乘法運算成熟的「九九歌」,可見在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已相當普及,也就是說它的發明可以推到更早之前,魏晉時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注》提到:「庖犧作九九之術,以合六爻之變」,(庖犧就是伏羲)。伏羲在中國被視為人類的始祖,因此這些記載可以說明「九九歌」的起源是相當早。

有關九九歌的內容演進在此稍作簡介:

一、春秋戰國時代:在《管子》等典籍中有大量「九九歌」的片段,《老子》裡亦記載「善數不用籌策」,都表明在春秋時代「九九歌」已經是一項很普及的知識,而精通數學的人會借助「九九歌」協助其在心算方面的運算,「九九歌」最早被發現時的內容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而四」止,總共有三十六句。由敦煌石窟所找到的「九九術殘木簡」,可以看出「九九歌」的內容形式大致如下:

「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四九三十六、三九二十七、二九十八;

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五八四十、四八三二、三八二四、二八十六;

七七四十九、六七四十二、五七三五、四七二八、三七二一、二七十四;

六六三六、五六三十、四六二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

五五二五、四五二十、三五十五、二五一十;

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

三三而九、二三而六;

二二而四;

大凡千一百一十。」

在此八九七十二和九八七十二視為重複,因此八九七十二不列入,其餘類推,所以總共只有三十六句。

二、大約在西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擴充到「一一而一」,也就是增加「九一如九」至「一一而一」,增加了九句,加上原本的三十六句,因此,「九九歌」在這個時期的內容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而一」止,總共有四十五句。

三、大約在西元十三至十四世紀:南宋末年,有些數學家覺得「九九歌」的順序好像不太合理,因此將它的順序顛倒過來,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在元代朱世傑《算學啟蒙》中有相關的記載,從「一一而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總共有四十五句。後來,「九九」就成為數學的代名詞,元代數學家李冶因不滿於理學家鄙視實學,每天只會說一些天馬行空之事,於是在他的著作《測圓海鏡》一書中,嘲諷他們說:「夫文史尚矣,猶之為不足貴,況『九九』賤技能乎!」

四、現在我們所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四十五句的「九九歌」,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八十一句的「九九歌」,通常稱為「大九九」(九八七十二和八九七十二視為不同,因此總共會有八十一句)。

在《韓詩外傳》中記載了一個齊桓公以「九九」招賢的故事如下:

在西元前五百多年前,戰國七雄之一的齊桓公有感於國家的內亂已經三百多年都無法平息,內政也遲遲無法正常運作,於是請教大夫管仲治國大策,如何才能使齊國富強。管仲對齊桓公提出建議說:「要使得國家富強,必須分三個階段實施下列政策,第一階段為期三年,目的在教育人民,讓人民具有基礎的知識;第二階段為期一年,主要工作為選拔具有才能的人來朝廷當官;第三階段為期一年,主要目標在於擴充軍備,建立國防,以防外國的入侵。先充實內政,建設民心,然後再加強國防。」

齊桓公採用管仲的策略,設立「招賢館」來徵求各方面的人才,可是等了一年多,都一直沒有人前來毛遂自薦。直到某一天一個老百姓帶著九九歌前來,並將它獻給齊桓公,這樣的情景有點像是「野人獻曝」,讓齊桓公覺得非常的可笑,於是指派手下將這位不知死活的老百姓趕出去,並對他嘲諷的說:「『九九歌』能當作是你個人的才學、知識嗎?」這個人非但不覺得羞愧,還很有勇氣的回應齊桓公鄙視的問話:「『九九歌』確實談不上昰什麼重要的知識,但是如果您對我這位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以重禮款待的話,那麼比我高明的人難道不會想來嗎?」齊桓公想一想覺得他說的話還蠻有道理的,於是就請手下把他迎到招賢館,好好的招待他。如這位老百姓所預言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從四面八方的賢士都相呼應而來,讓招賢館充滿各種人才。(原文如附註)

從以上的歷史論述與故事,都讓我們可以深刻了解到中國的老祖宗在數學上,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很大的貢獻,因此我們後生晚輩也應當好好努力,除了要保存這些祖宗的知識外,也應當好好加以發揮。而由「九九歌」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數學上其實有些知識需要我們稍微記憶的,而不是全然都是要由自己建構,運用這些先人已經建構出來的知識,讓我們可以走得更好、更遠。

附註:齊桓公招賢故事原文

桓公設庭燎招賢,一年沒人應招。東野鄙人以『九九』求見,桓公使人戲之。鄙人曰:「夫『九九』,薄能耳,而猶禮之,況賢於『九九』者乎!」桓公遂禮之。不到一月,「四方之士相導而至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M的沙龍
15會員
34內容數
從事教育工作,在教育現場常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從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中,往往可以讓我們對人生有一些感悟,藉由此專題跟大家分享
R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4
小賢去參加一個寫作營隊,看到一位心儀的女生-小萍,他很想知道對方的生日,於是他就想到一個魔術,他走到小萍身邊。小賢有點害羞的跟小萍說:「我可以跟你玩一個數學小魔術嗎?」小萍有點驚訝的說:「數學喔!我的數學最差了,會不會很難啊?」「這個魔術只要會加減乘除運算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Thumbnail
2023/05/14
小賢去參加一個寫作營隊,看到一位心儀的女生-小萍,他很想知道對方的生日,於是他就想到一個魔術,他走到小萍身邊。小賢有點害羞的跟小萍說:「我可以跟你玩一個數學小魔術嗎?」小萍有點驚訝的說:「數學喔!我的數學最差了,會不會很難啊?」「這個魔術只要會加減乘除運算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Thumbnail
2023/05/13
小賢有一天拿著一張圖,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小圓圈構成一個好像數字9的圖案。圖片載入中,請稍候這時剛好小欣剛好走過來,此時小賢就拿著遊戲圖,叫住小欣說:「小欣,要不要來玩個小魔術!」小欣好好奇地看著小賢手中拿著的圖,回答說:「好啊!」
Thumbnail
2023/05/13
小賢有一天拿著一張圖,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小圓圈構成一個好像數字9的圖案。圖片載入中,請稍候這時剛好小欣剛好走過來,此時小賢就拿著遊戲圖,叫住小欣說:「小欣,要不要來玩個小魔術!」小欣好好奇地看著小賢手中拿著的圖,回答說:「好啊!」
Thumbnail
2023/05/08
小穎每次看到小賢在變魔術,都覺得很帥,於是他也去看了一撲克牌魔術大全,從中他選擇了一個魔術要來跟小賢較量一下。 下課時小穎走到小賢旁邊說:「小賢,我跟你玩個魔術。」 小賢有點驚訝地說:「你沒說錯吧!」 「真的啦!」一說完,小穎就拿出一副撲克牌,交到小賢手上。
Thumbnail
2023/05/08
小穎每次看到小賢在變魔術,都覺得很帥,於是他也去看了一撲克牌魔術大全,從中他選擇了一個魔術要來跟小賢較量一下。 下課時小穎走到小賢旁邊說:「小賢,我跟你玩個魔術。」 小賢有點驚訝地說:「你沒說錯吧!」 「真的啦!」一說完,小穎就拿出一副撲克牌,交到小賢手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學習了命理免不了就會預測與數字相關的事,但五行所屬的數字說法很多,最早的河圖、洛書,相傳是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 而八卦又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又稱伏羲八卦,講的是對稱平衡。而後天八卦則傳說是周文王所做,在位置上與先天完全又不同,
Thumbnail
學習了命理免不了就會預測與數字相關的事,但五行所屬的數字說法很多,最早的河圖、洛書,相傳是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 而八卦又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又稱伏羲八卦,講的是對稱平衡。而後天八卦則傳說是周文王所做,在位置上與先天完全又不同,
Thumbnail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Thumbnail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Thumbnail
想要選定一位歷史人物如司馬遷發展出一段英雄之旅,除了讓其一開始就讓閱聽者了解他的能力外,了解其劣勢,也是編劇要學習處理的問題。
Thumbnail
想要選定一位歷史人物如司馬遷發展出一段英雄之旅,除了讓其一開始就讓閱聽者了解他的能力外,了解其劣勢,也是編劇要學習處理的問題。
Thumbnail
音樂,在中國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國之所以為國,有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周公旦的「制禮作樂」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之前,中國比較偏向於「部落聯盟」,由許多平行組織所組成。周公的做法,無疑奠定了中國上下垂直,類似金字塔的老鼠會架構。 最關鍵的部分是禮法。 相對來說,「樂」就非常抽象了。
Thumbnail
音樂,在中國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國之所以為國,有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周公旦的「制禮作樂」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之前,中國比較偏向於「部落聯盟」,由許多平行組織所組成。周公的做法,無疑奠定了中國上下垂直,類似金字塔的老鼠會架構。 最關鍵的部分是禮法。 相對來說,「樂」就非常抽象了。
Thumbnail
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也曾經跟著一起使用的中國古智慧。
Thumbnail
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也曾經跟著一起使用的中國古智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