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職媽媽到職業講師的蛻變旅程

2023/04/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妳明明想要,但妳到底在怕什麼?」
已經想不起來從何時開始,我有個「眼不見為淨」的劣習。當我遇到棘手、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就會逃避、不去看這個問題。如此,我就可以當它不存在,不用去面對這份壓力。
這樣的「打岔」,確實讓我輕鬆不少,但也讓我經常處於不暢快不通透的狀態中,也對自己不夠滿意。甚至,在我的生命中,也發生了一些無法挽回的遺撼和後悔。
因育兒踏上學習心理學的歷程後,我開始慢慢重新整理童年時期就開始養成的慣性,並在幾年的努力下,逐漸擺脫了一些我不喜歡的應對方式、及身份認同。後來,我甚至培養出另一個很珍貴的慣性:當觸發事件或議題來了,只准面對!並且,對自己誠實。
「妳明明想要,但妳到底在怕什麼?」
我的夥伴A在工作坊下課的期間,問了我這個問題。
當下我一陣臉紅,我不知道要怎麼回答,還好,助教們喚著大家回座位上坐好,上課了。
老師在講課的同時,我的腦袋卻只充滿了這句:
妳到底在怕什麼?
我也問自己:我在怕什麼?
靠!原來我還是在打岔、沒有真實面對自己。以前沒人問我,我還可以裝傻不去看,但現在夥伴提問了,我必需誠實地面對自己。(謝謝自己的新習性…雖然它有時候讓我有點痛苦…)
我拿起筆和筆記本,埋頭直寫、狂寫、寫個不停…。
第二節下課,坐在對面的夥伴A問:
「我看妳剛剛一直低頭在寫?老師講的講義裡都有啊?」
『我在寫我對自己的覺察。』
我寫下了我到底在怕的那些東西。
我寫下了:
我怕出名、人怕出名豬怕肥
我怕被看見,怕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被看見
做人要謙虛
有目標後應該要積極
我回想起好多童年的事、看見那些我與家人互動後的我的決定,也看見許多大人曾對我說過的「教條」,有好多固著的觀點、好多不再適宜但我卻依然緊抓著的規條…而我在心中卻一直都將它們奉為圭臬。
我看見為何「我要什麼?」含糊不清,因為我有個信念:「有目標後就要積極」。是,我是這樣的,一旦我有了心之所向,就會非常努力。在育兒路上的學習和堅持,正是因為我心中對「媽媽」一角有自己的定義和目標。
我也發現心中隱微想要的那個對自己的目標、和我對於身為媽媽一角的觀點,正在打架。對我來說,在孩子6歲以前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媽媽」一角,我想要給孩子們充滿愛的童年,這是我的first priority。
我的個人目標?孩子大一點再說。
原來,我的冰山底下,內在有這麼多東西交纏著,衝突著,難怪我覺得困惑、混亂、一直想尋找答案,即使我不知道那答案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那天,對自己有這麼多看見後,我在筆記本的末端寫下:
“我可以要我想要的。”
雖然當時我還混亂地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麼。
我問自己:
我真的想當一個講師嗎?
有時候人真的很奇怪,在參加長耳兔師培前,我就已經有些許的帶課經驗了,但我卻一直不認為自己是講師。
那天,我告訴自己:
我就是來嚐試、來探索的。
我願意允許自己失敗。
我可以去要我想要的,不論最後我是否得到。
然後我得到結論了:
是,我想要成為一個講師。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這是真的。
在師培期未的工作坊中,一個師培夥伴這樣形容帶課中的我:
「站在講台上的Lulu,在發光。」
後來,在崇義老師的信任和推薦下,我也有更多機會,到不同的國中國小、及政府單位,分享薩提爾成長模式。
學習者們也給了我許多回饋:有學習夥伴因能與自己連結了,而落下感動的淚水;有家長開始試著了解孩子,並因與孩子有了深刻的對話而感到接納和激動;也有老師因開始嚐試與學生在感受上靠近,而更能夠同理學生。
阿德勒的「社會情懷」,一直是我生命的北極星。在師培結束後,驀然回首,現在的我,就正在以一種很有社會情懷的方式,善用自己的能力,在服務他人啊!(泣…這是為自己感動的眼淚)
12個參與師培的夥伴們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每個人的特質不同,也各自帶著不一的期待而來。而在這一年結束時,我們各自蛻變成自己的樣貌、有著獨特的豐盛;相同的是,我們的心,都滿滿的。
老實說,最初在填報名表單的時候,對師資培訓的計劃我並沒有抱太多期待,也沒有真的想當一個講師。比較像是來看看我還能做什麼?我只是隱隱感覺,我可以來這裡。回想起來,這是內在真我的聲音在對我發出召喚。
這趟旅程…美好極了!
然而最美的,非關我最終究竟是否成為了講師。
最美的,是這一年來的轉變歷程。我與長期縈繞著我的議題:孤單、羞愧、焦慮、悲慟…等,直球對決了!就在這些有夥伴共學和彼此陪伴及支持著的日子裡。
還有更美好的,是我認識了一群知心的學習夥伴,這是一份,不會隨著program結束而消逝的禮物。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一起學習成長,真是人生中非常幸福且美好的一件事兒。
33會員
1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