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在前幾年,曾經因為心臟問題在醫院就診,結果醫生順便幫我驗血糖,一驗之下不得了了,我居然已經罹患了第二期糖尿病了。
本來只是檢查一下心臟,結果卻得到這個晴天霹靂,簡直把我打入十八層地獄,這個時候我面臨兩個抉擇,一個是相信西方醫學對我身體的判斷,,另一個則是透過理性來思考「到底什麼是疾病?」
我酷愛吃黑糖,那段時間老婆從琉球回來,帶了好幾盒沖繩黑糖,我幾乎三餐吃,吃得不亦樂乎!加上那時心中有一件難解的事,情緒陷入低潮、晚上常失眠,所以心臟覺得無力,只好去看醫生,醫生又替我找到了另一個疾病,我是該謝謝他呢?還是埋怨他呢?
我後來決定,不管我是否血糖過高,我都要開始控制飲食、積極運動,然後再把心裡的困擾解決,因為就我的觀察,疾病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種結果,對於結果我們無力改變,對於狀態則是有改變的空間和機會,我常常以為,從因果的想法來推論,疾病只是一種不健康習慣的累積,當你在進行導致疾病習慣的行為時,已經種下了疾病的前因,疾病的後果什麼時候會出現,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打從心底,我就有些懷疑這次的診斷,因為我到內科看心臟,根本也沒準備禁食準備驗血糖,我也提出了我常吃黑糖、失眠便秘等相關會影響診斷的因素,可是還是沒有被採信,到最後我也不管了,我知道我的問題在那裡?只要解決心情困擾,積極運動養身就一定可以改變這樣的狀態,結果感謝上帝,因為這次的診斷讓我因禍得福,我開始積極游泳、打桌球、騎腳踏車,將一些人事紛擾的來龍去脈想得清楚明白,人也開始變得容光煥發,只是心中一直有一個陰影揮之不去,那就是血糖過高的問題。
老婆幫我保了醫療險,因為上次血糖過高的問題,我必須得再去驗一次,結果空腹驗出來,血糖值只到89,在正常的範圍,在拿診斷證明書的時候,醫生顯得推三阻四,最後將我原先血糖值243改成143,總算不致於到誤診的程度,然後才開出了診斷證明書。
我後來才慢慢發現,醫者父母心的形象已經不復往日了,我有朋友也是在白色巨塔中當醫生的,不該開的刀,不該開的藥,有時因為一種商業上的考量,還是不免一種人性上的貪婪,只是一旦包裝在某一種專業的形象中,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其中關節所在,是真的為了病患的健康?還是為了個人或醫院的長遠經濟發展?對他們而言,判斷健康和製造病人那一個比較利多?在這點上我真的存疑,就像我本來身上有一處脂肪瘤,開刀拿不拿都無妨,想不到去醫院一看,也不跟你講,然後就直接叫你去開刀割除,為的是我的健康?還是實際上的收益?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身體真的要自己顧好,真的要請醫生幫你照顧時,我看也不會太樂觀。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人都不想惹麻煩,醫生不想惹麻煩的最好方法就是從最差的角度來詮釋你的疾病,從失望出發,出現希望算賺到,如果還是失望的話,也不算誤診,因為醫病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如此緊繃,用這樣的方式保護自己也是人之常情。
健康是要花代價的,它需要一種信念和意志力,自然界的任何東西都是在一種奮戰中維持某一種存在的狀態,人類自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該操練鍛練的都被工具機器代勞了,身體的意志力沒有了,精神上的意志力也失去了,就像古代那些苟且偷安的朝代一樣,石頭不滾了,也開始生苔了,最後以敗亡收場,這樣的情況可不可來解釋我們的身體面臨疾病的挑戰時,兵敗如山倒的景況?
健康和疾病是一種相對的狀態,等於說不健康,疾病就會入侵,可是一旦健康大舉反攻,疾病就只好退兵了,這種光明和黑暗的爭戰是持續不斷的進程,是每一天都要經歷的事,我們總以為現代科技能給我們最後最堅強的防護,可是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最後還是靠自己最好!一個人如果要等到現代醫學來判斷他的健康疾病,而自己都一點沒有警覺的話,這樣的反應速度機制,在「健康」和「疾病」兩軍交戰的戰場上,大概能贏的機率也不大。
我的認知看法是--健康其實是一種自我意識,你透過身體心靈的運動呼吸、鍛練身體、釋放心靈,讓心裡的能量不被阻卻,然後慢慢在心中產生一種信念、一種意識,知道自己是剛強健康的,再積極革除自己不良的習慣,讓自己更美、更好,並且隨時準備接受疾病的挑戰,
這就是我對疾病的思考歷程,表明了我不願在恐懼中擔憂,寧可積極面對思考解決問題的人格特質,我的強悍其來有自,因為我從小體弱多病,我媽常講我是「泰山體格、阿婆身體」,小時家窮,沒有很多錢可以常去看醫生,只好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後來發現,意志力是一個關鍵,那種下定決心、不計任何代價都要讓自己回復健康的信念才是最大的力量,找到這樣的意志信念和力量,我想離健康大概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