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車票~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體外顯的症狀,有其心靈的意義,
生病是發出欠缺什麼的訊號,
指出這個欠缺
是尚未被整合的狀態。

書末有附
各種身體疾病的心靈狀態對照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呂書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精神科醫師的文學作品+病人誌
如果你生活不夠痛苦,是不會翻開這本書的。
殘障的國王 如何找到自己可以信賴的人?
為什麼是旅行車票? 靈感就是從身為職業小說家這本書而來的。
精神科醫師的文學作品+病人誌
如果你生活不夠痛苦,是不會翻開這本書的。
殘障的國王 如何找到自己可以信賴的人?
為什麼是旅行車票? 靈感就是從身為職業小說家這本書而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這是一篇關於寂寞可以如何透過心志的選擇而被治癒。對於治癒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理解不同,甚至衝突,但他試圖解答了這種反人性的方式是如何達成奇蹟。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只是小症狀」,而忽略了健康的紅燈警號?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中,經常討論疾病和症狀,但真正理解兩者的差異的人卻是少數。這不僅是關於消除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症狀而已,更是關於深入了解並治療那些潛藏的、需要專業介入的疾病。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疾病與症狀之間真相的面紗,學習如何有效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本文探討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了心理狀態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並分享了香港心聆舉辦的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支援服務。文中呼籲人們重視心理健康,並提供對於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這是一篇關於寂寞可以如何透過心志的選擇而被治癒。對於治癒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理解不同,甚至衝突,但他試圖解答了這種反人性的方式是如何達成奇蹟。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只是小症狀」,而忽略了健康的紅燈警號?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生活中,經常討論疾病和症狀,但真正理解兩者的差異的人卻是少數。這不僅是關於消除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症狀而已,更是關於深入了解並治療那些潛藏的、需要專業介入的疾病。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疾病與症狀之間真相的面紗,學習如何有效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本文探討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了心理狀態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並分享了香港心聆舉辦的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支援服務。文中呼籲人們重視心理健康,並提供對於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