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可以「帶著走」的專業能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再選「對」的產業

相同的職位,會因為在環境的特性而有「專才」跟「通才」之分(這兩者相關文章很多,在此不再贅言),兩者之間的界線有時真的沒有那麼清楚,而我的目標是作「通用型專才」。
自己若想朝專案經理的路邁進,與其投入某個產業的專案部門,從專員慢慢做起,不如直接投身於管理顧問業,以外部專案團隊去解決組織內部問題,除了學到完整的專案管理技能,也培養短時間釐清現狀的能力。隨著解決的專案越多,見識產業百態,學其精華,待未來轉任其他產業的PM,便擁有更廣闊的思維跟眼界,帶領團隊解決問題。
在職涯的摸索期,為什麼選職位比選產業優先的原因。如果先選產業,所處的部門若非重要單位,付出的貢獻往往很難被看見,而且能學的東西有限,得靠自己摸索。
先知道自己有興趣或是適合的職位,之後尋找該職位在哪些產業中是主要的核心群體,如此一來更能迅速培養專業技能,待爾後跳到其他產業,展現自己的強項。
這就是所謂專業於自己領域,又通用於不同產業的「通用型專才」,既培養了一技之長,又保留了未來選擇產業的彈性。

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再選「對」的產業

相同的職位,會因為在環境的特性而有「專才」跟「通才」之分(這兩者相關文章很多,在此不再贅言),兩者之間的界線有時真的沒有那麼清楚,而我的目標是作「通用型專才」。
自己若想朝專案經理的路邁進,與其投入某個產業的專案部門,從專員慢慢做起,不如直接投身於管理顧問業,以外部專案團隊去解決組織內部問題,除了學到完整的專案管理技能,也培養短時間釐清現狀的能力。隨著解決的專案越多,見識產業百態,學其精華,待未來轉任其他產業的PM,便擁有更廣闊的思維跟眼界,帶領團隊解決問題。
這也是在先前文章《我的職涯目標-產品經理以及專案經理》中提到,在職涯的摸索期,為什麼選職位比選產業優先的原因。如果先選產業,所處的部門若非重要單位,付出的貢獻往往很難被看見,而且能學的東西有限,得靠自己摸索。
先知道自己有興趣或是適合的職位,之後尋找該職位在哪些產業中是主要的核心群體,如此一來更能迅速培養專業技能,待爾後跳到其他產業,展現自己的強項。
這就是所謂專業於自己領域,又通用於不同產業的「通用型專才」,既培養了一技之長,又保留了未來選擇產業的彈性。

可以帶著走的硬實力

每個職涯階段都會學習到硬實力( 學歷、證照、專業技能等)與軟實力(領導力、價值觀、個人特質、為人處事等)。不論哪一種,我更傾向於學習可以「帶著走的」硬實力,用資產的角度來說,則是傾向「輕資產」與「無形資產」的硬實力。
用資產的角度是代表什麼意思呢?先簡略解釋一下各資產的差異:
  • 重資產:資本、技術投入大、門檻高的有形資產(廠房、機台、設備等)。
  • 輕資產:剔除投資較大的重資產,投資於其他資產(人、研發、品牌、軟體、銷售、服務等)。
  • 無形資產:沒有可辨認的實物形態(專利、商標、著作權、Know-how 等)。
敘述那麼多,只是要點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意識到
自身的專業技能是「依附」在什麼樣的資產上?
如果我在台積電工作3年,專門操作一台價值一千萬的半導體製程機台,現在想換工作,這時面臨幾種選擇:
  1. 到別的半導體公司當主管(產業相關)
  2. 到別的半導體公司當有經驗的機台操作員(機台操作經驗相關)選擇
  3. 到別的產業領域發展,放棄機台操作經驗,從零開始(硬實力無用,僅剩軟實力)選擇
  4. 其他選項(暫時不考慮)。
在已累積的資歷下,專業能力依附於重資產上,要轉換跑道時,由於重資產無法輕易取得或變動,自身價值也被綁定在特定的產業或企業中,一但跳脫環境,擁有的專業能力可能就變得一文不值。
用上述換工作的例子,要去哪裡找像台積電一樣操作著半導體機台的工作?是有三星、中蕊等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但選擇終究太有限,專業技能一旦離開當下的環境,外頭的職位、待遇、福利可能都沒那麼好,積累的專業技能也無法繼續深化。
反觀程式設計師,他們可以選擇參與到各產業中,幫助產業進行優化;也可以架好設備跟軟體,獨自在世界各地、24小時接專案寫程式。他們可能買不起一台一千萬的機台,但只需要五萬塊一台的筆電,便可以向全世界展現他們的才能。
同樣是專業技能,程式設計師呈現價值的方式卻比台積電工程師彈性許多,這也是「輕資產」(筆電)與「無形資產」(程式撰寫知識)結合產生「可以帶著走」的硬實力;若是知識工作者,專業技能依附在大腦中(無形資產),外在的各種工具,都是用來展示自己價值的輔助器。
人有一種天性是很難放棄已經投入的資源(沉沒成本),時間做為最珍貴的資源,一去不復返,哪怕知道自己入錯行的人,也會捨不得過去的付出而繼續栽下去。
因此有必要謹慎思考選擇的職能,背後所學到的專業技能是依附在什麼樣的資產上,對職涯發展、累積資歷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如此一來可避免自己走太多冤枉路。

篩選產業的前提條件

文章說了很多,目標不只要「通用」,還要盡量選擇依附在「輕資產」或「無形資產」為主的「專業能力」,至此留了一個伏筆還沒跟大家交代-為什麼要能帶著走?
原因有兩點:
其一,因為還沒確定要走哪一行,希望所積累的專業能力是能帶到各行各業去的,除了保有專長,又保留了進入其他產業的彈性。
其二,未來的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有必要培養自己不論是在台灣、還是在國外,或是產業結構劇烈變動下,都能養活自己的能力。萬一哪天被迫出走台灣,或是重新尋找產業定位,手頭上的輕資產跟腦袋中的無形資產,讓自己就算跟原本的環境脫節,也能在外頭生存。
在未來環境劇烈變動下,只要能夠培養「帶著走」的專業技能(通用型專才)的產業,都是可以納入考慮的範圍。
梳理至此,以職能的角度去連結產業,概括出一條以職能為主軸的產業方向,最後簡單做個分類當作總結:
  • 符合的產業方向:知識密集型產業、管理顧問、大型戶外活動產業、資訊產業等,以輕資產或無形資產為主的產業。
  • 不符合的產業方向:資本密集型產業、傳統製造產業、初級原料生產等,以重資產為主的實體製造產業。
※產業何其多,僅舉少數例子。

難道軟實力就不用培養了嗎?

帶得走的硬實力,是各個產業的敲門磚。軟實力在培養硬實力的過程中,會用各種形式讓人學到,剩下的就是個人有沒有「領悟」到。
不同環境下可以造就不同的軟實力,有些人意識到,心態也對了,因此更能精進自身的軟實力,這就是領悟。服務生讓人學會放低姿態,業務也可以,但不管哪一種職務,只會抱怨的人是學不會的,因為心態上就已經不對了。
將重點放在帶著走的硬實力上,是因為軟實力「可遇不可求」,沒有領悟的人是不會懂的。其次,軟實力一定是跟著人走的,若硬實力也能帶著走,不論到哪裡,才能將機會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讓外在環境來決定。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4會員
464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我還不知道要走什麼產業,從未來創業的角度去思考職涯發展,資源整合是創業最需要的核心技能。 因此在職涯中,要盡可能把資源整合變成自己的專業,立志要當一個資源整合者,而能達成這個目標的職位也就是雙PM-產品經理以及專案經理。 現在的職涯目標,就先朝這兩個職位目標邁進。
當初自己在讀研究所這件事情上掙扎很久,最後決定走上MBA這條路,其中的一個關鍵思考是自己想通一個觀念-開源節流。 當自己想通「開源節流,雙管齊下」背後的涵義,最終選擇就讀MBA,因為我知道這將會開拓了我的思考格局。 在思考問題上,擁有兩種思維,讓我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達到相輔相乘的效果。
是要工作輕鬆,還是高資待遇?要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追求安穩?是即時行樂,還是先苦後甘?當面對選擇有矛盾衝突時,最終影響決策的是自己的價值觀。 從人生大事到生活瑣事,從外在環境到自我認知,我們每個行為跟選擇背後,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基本上價值觀可以說是「立身之本」與「行事支點」。
你是誰,比你認識誰還要重要。一個成功的創業家,他的成功建立在滿足客戶需求上;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順便得到了人際關係,從來沒有誰為了建立人脈而順便結交了朋友。在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時,就會領悟到網絡的大小與效用取決於自己的「做人」。因此,不帶有目的,讓自已落入利已精神的向下循環。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在時間管理上,很多人被動的把別人來找我們要做的事情記入行事曆中,然後照著執行,但其實這不叫時間管理,只能算是個「提醒機制」。需要更多「主動」的成分對即將面對的事物去做時間規劃與管理外,還要設定短期目標、中期規劃、未來願景。 一個人時間控管的越好,則「時間商數」就越高。
雖然我還不知道要走什麼產業,從未來創業的角度去思考職涯發展,資源整合是創業最需要的核心技能。 因此在職涯中,要盡可能把資源整合變成自己的專業,立志要當一個資源整合者,而能達成這個目標的職位也就是雙PM-產品經理以及專案經理。 現在的職涯目標,就先朝這兩個職位目標邁進。
當初自己在讀研究所這件事情上掙扎很久,最後決定走上MBA這條路,其中的一個關鍵思考是自己想通一個觀念-開源節流。 當自己想通「開源節流,雙管齊下」背後的涵義,最終選擇就讀MBA,因為我知道這將會開拓了我的思考格局。 在思考問題上,擁有兩種思維,讓我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達到相輔相乘的效果。
是要工作輕鬆,還是高資待遇?要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追求安穩?是即時行樂,還是先苦後甘?當面對選擇有矛盾衝突時,最終影響決策的是自己的價值觀。 從人生大事到生活瑣事,從外在環境到自我認知,我們每個行為跟選擇背後,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基本上價值觀可以說是「立身之本」與「行事支點」。
你是誰,比你認識誰還要重要。一個成功的創業家,他的成功建立在滿足客戶需求上;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順便得到了人際關係,從來沒有誰為了建立人脈而順便結交了朋友。在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時,就會領悟到網絡的大小與效用取決於自己的「做人」。因此,不帶有目的,讓自已落入利已精神的向下循環。
不論是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兩者之間的重要度沒有輕重之分。沒有主動收入增加財富,哪來的資產建立被動收入?因此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乘的關係,都要需要花時間努力獲取專業知識,方能成功。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超過每個月所需花費,既使沒有勞動收入,光被動收入就夠讓你生活,此時就達到了所謂的「財務自由」。
在時間管理上,很多人被動的把別人來找我們要做的事情記入行事曆中,然後照著執行,但其實這不叫時間管理,只能算是個「提醒機制」。需要更多「主動」的成分對即將面對的事物去做時間規劃與管理外,還要設定短期目標、中期規劃、未來願景。 一個人時間控管的越好,則「時間商數」就越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雖然沒有在量表上證實產後憂鬱,但我也走進身心精神的診所過;後來我找到專業的協助,改變現狀,真正的換手育嬰,沈澱休息,用時間加空間,嘗試不同的方式:線上婚姻課程、書籍、實際去不同種的諮商:婚姻諮商、個別諮商、身心科,努力讓自己再站好,愛自己沒關係,找資源讓自己過得更好沒關係,顧好自己,全家更好。
Thumbnail
上次發表了一篇”誰說廣告系就只能做廣告?就算不會畫畫、也沒有無限創意,你還有很多選擇”,後來收到來自高三讀者的關於對廣告系的疑問,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更了解廣告系在幹嘛以及廣告行銷的生態。
Thumbnail
公司再好,舒適的環境設備、優渥的薪資福利、傑出的部門團隊等,再豐富、再棒的資源,一般人都是帶不走的。我們很難完全預料到,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自己會變成那個不適任的成員。說到底,公司、工作是一時的,有時候為了讓公司存活下去,說重組就重組,說裁員就裁員。公司可能對你毫不留情,但你的能力卻不會背叛你。
Thumbnail
學這個有用嗎?材料費好貴,真的值得嗎 一直想學但是老是提不起勁來,整個人好被動,會不會又變成三分鐘熱度啊 類似這樣的問題總是盤旋著,搞得整個人都變得優柔寡斷了     因為擔心沒有意義,所以不敢嘗試,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擔心一事無成,所以焦慮不安,總覺得自己應該踏出去,卻不知道該往哪踏才是正確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雖然沒有在量表上證實產後憂鬱,但我也走進身心精神的診所過;後來我找到專業的協助,改變現狀,真正的換手育嬰,沈澱休息,用時間加空間,嘗試不同的方式:線上婚姻課程、書籍、實際去不同種的諮商:婚姻諮商、個別諮商、身心科,努力讓自己再站好,愛自己沒關係,找資源讓自己過得更好沒關係,顧好自己,全家更好。
Thumbnail
上次發表了一篇”誰說廣告系就只能做廣告?就算不會畫畫、也沒有無限創意,你還有很多選擇”,後來收到來自高三讀者的關於對廣告系的疑問,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更了解廣告系在幹嘛以及廣告行銷的生態。
Thumbnail
公司再好,舒適的環境設備、優渥的薪資福利、傑出的部門團隊等,再豐富、再棒的資源,一般人都是帶不走的。我們很難完全預料到,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自己會變成那個不適任的成員。說到底,公司、工作是一時的,有時候為了讓公司存活下去,說重組就重組,說裁員就裁員。公司可能對你毫不留情,但你的能力卻不會背叛你。
Thumbnail
學這個有用嗎?材料費好貴,真的值得嗎 一直想學但是老是提不起勁來,整個人好被動,會不會又變成三分鐘熱度啊 類似這樣的問題總是盤旋著,搞得整個人都變得優柔寡斷了     因為擔心沒有意義,所以不敢嘗試,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擔心一事無成,所以焦慮不安,總覺得自己應該踏出去,卻不知道該往哪踏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