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內的爭議賽果?淺談大眾對金像獎的部分誤解

2023/04/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網上圖片,圖為今屆金像獎「最佳編劇」得主,《神探大戰》的韋家輝、陳偉斌和麥天樞
早前金像獎得獎名單中,《給十九歲的我》奪得「最佳電影」,以及《神探大戰》奪得多個獎項,引起不少熱議;不過坊間的討論存有不少誤解,包括以下內容:
第二輪投票的爭議
金像獎第二輪投票分專業評審及屬會會員兩部分,很多人批評專業評審,說這是小圈子、黑箱作業;其實金像獎第二輪投票最大爭議的,不在於專業評審,而在於屬會會員。
屬會會員的意思,就是「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演藝人協會」等十四個金像獎屬會的會員。屬會會員投票佔百分之四十五,過往一直有聲音批評,屬會會員佔第二輪投票的比率過大,以及各種利益關係和衝突,包括投票方向多根據關係、對方是否同一屬會及其會內地位來決定。眾獎項中,以「最佳攝影」最具爭議,出現像「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前會長黃岳泰,多次奪得金像獎「最佳攝影」的情況。
相比之下,專業評審成員組成較多元,包括與工業利益關係較少的傳媒、評論人士;至於屬會會員,大家同屬電影工業內,關係密切得多。如果有黑箱作業、各種操控,大家覺得哪一方比較容易出現呢?這亦是為何當年《十年》奪金像獎「最佳電影」後,「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提出取消第二輪專業評審的原因之一。
小圈子及金像獎的一貫取態
以投票人數來看,金像獎其實並不小圈子;小圈子的指控,反而是當年金像獎人士批評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甚至金紫荊獎的措詞。
問題在於,為何金像獎給予部分人士,有小圈子的錯覺呢?首先,金像獎是香港電影工業獎項,以保守、偏向資深和年齡較大的提名人士,以及偏重大製作的行業角度見稱,所以今屆金像獎可說是沒有爆冷的得獎者。過往金像獎亦很少爆冷,當年《葉問》擊敗《天水圍的日與夜》奪「最佳電影」,或許稱不上爆冷;《十年》奪「最佳電影」,是金像獎為數不多的意外賽果。簡單來說,大眾認為具爭議的賽果,在工業角度來看,可能是理所當然的得獎結果。
所謂小圈子的觀感,或許在於工業取態與評論界、觀眾之間的頗大落差,顯得工業人士的看法像小眾,甚至像活在象牙塔般自我陶醉。筆者亦認為金像獎「最佳電影」頒給《給十九歲的我》非明智之舉;但根據早前導演會年度大獎、行內人士看法,這算是意料之內的賽果。
如果定要說《給十九歲的我》奪「最佳電影」是意外賽果的話,只能說在工業輕視紀錄片,以及沒有紀錄片奪金像獎「最佳電影」的先例下,成為首部奪「最佳電影」的紀錄片,而非製作上的爭議問題。
獎項對香港電影的意義
我們認識一個地方的電影,很難完全了解當地電影的全貌,往往是從一些得獎電影來了解。我們從金馬獎認識台灣青年導演及其作品,得知台灣電影並非永遠停留在侯孝賢或蔡明亮的年代;但香港電影金像獎,給予外人對香港電影甚麼印象呢?難怪總有外地人以為,香港電影沒有青年人,仍靠著那些漸漸老邁的資深影人支撐著。
另外,近年多部香港電影無法在香港上映,因而無法競逐香港的電影獎項;那麼香港電影獎項,有多大代表香港電影呢?既然大家都知道入圍名單未能反映香港電影全貌下,為何大家對金像獎、甚至評論學會大獎的關注,較以往高呢?這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袁廸旗,「筆記電影會」召集人,影視工作者,眼見香港影視業問題多多,因此撰文分析及批評現今香港影視問題,希望問題得到大眾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