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特色小吃: 麵茶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崇輝

北京的麵茶,跟茶葉無關,也不是一仰脖就能下肚的飲品,而是一種將帶有黏性的玉米粉熬成熱呼呼的粥後,趁熱淋上層薄薄芝麻醬做調料,最後再撒些芝麻鹽提味的小吃。為了保持層次豐富的口味,老北京麵茶的吃法跟吃冰淇淋類似,要用勺子挖進去,連麵糊帶芝麻醬、芝麻鹽一起送進口裡。

更有些愛講究的老北京人,吃麵茶喜歡「雙料兒」,即在一碗中先盛半碗黏粥,淋上芝麻醬和撒些芝麻鹽後,再將黏粥加滿,最後多淋一層芝麻醬、撒些芝麻鹽,搞出了個有兩層調味料的麵茶。

材料:

玉米麵100克、芝麻醬2湯匙、白芝麻1湯匙、香油2湯匙、食鹽少許。

raw-image

作法:

1.在芝麻醬上倒入香油,用力攪拌3~5分鐘,待香油與芝麻醬完全融合後,舀起一勺,以滴落時能連成一條細細直線為度,備用。

2.取一炒鍋倒入芝麻,小火慢慢地翻炒至鍋中芝麻粒出香、泛黃,加入食鹽繼續翻炒至鹽呈現出微微的淺褐色為止,關火放涼。

3.將炒好的芝麻粒倒在案板上,用擀麵杖擀碎。擀碎芝麻時記得要保留約三分之一的顆粒,這樣吃起來會更有滋味。將擀好的芝麻鹽放入碗中備用。

raw-image

4.取些水倒進玉米粉中,攪拌均勻成麵糊狀,備用。

5.煮開一鍋水,等水滾開後,將玉米麵糊倒入。快速攪拌防止麵糊凝結成麵疙瘩。

6.待到麵糊咕嘟咕嘟地冒出大泡後,挖起一勺來,感覺質地像坨果凍似的就要趁熱出鍋,放入碗中。

7.在黃橙橙的麵糊上,先淋一層薄薄的芝麻醬,最後撒些芝麻鹽。用小勺子挖起來就可食用了。

raw-image

小叮嚀:

1.與用清水拌出的火鍋蘸料不同,麵茶中的芝麻醬調料是用香油調和。想要拌出「舀起一勺,以滴落時能連成一條細細直線」的結果,按照芝麻醬與香油等量調製即可。

2.熬麵茶中的麵糊,要熬到有黏性、像坨果凍似的。若是熬成了稀湯掛水,巴不住淋上的芝麻醬調料和芝麻鹽,會讓老北京麵茶失去其獨特的層次感。

3.在麵糊上淋上層薄薄的芝麻醬調料時,要完全蓋住麵糊才好吃

(崇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李刚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老北京的麵茶,跟茶葉無關,也不是一仰脖就能下肚的飲品,而是一種將帶有黏性的玉米粉熬成熱呼呼的粥後,趁熱淋上層薄薄芝麻醬做調料,最後再撒些芝麻鹽提味的小吃。為了保持層次豐富的口味,老北京麵茶的吃法跟吃冰淇淋類似,要用勺子挖進去,連麵糊帶芝麻醬、芝麻鹽一起送進口裡。
Thumbnail
老北京的麵茶,跟茶葉無關,也不是一仰脖就能下肚的飲品,而是一種將帶有黏性的玉米粉熬成熱呼呼的粥後,趁熱淋上層薄薄芝麻醬做調料,最後再撒些芝麻鹽提味的小吃。為了保持層次豐富的口味,老北京麵茶的吃法跟吃冰淇淋類似,要用勺子挖進去,連麵糊帶芝麻醬、芝麻鹽一起送進口裡。
Thumbnail
有麵粉就能演化出很多東西,最近嘴饞想吃麵,想說自已來做吧!雖然菜市場粗麵40元一包,但我喜歡在家現製手打麵。 材料 麵條就是麵粉+水(大概看要吃的人數去量麵粉) 炒麵料,肉絲300克、高麗菜1/4顆、紅蘿蔔半條、香菇六朵,還有調味料(鹽、胡椒粉、醬油適量) 作法 麵條,麵粉加水,水不要一下就加很多
Thumbnail
有麵粉就能演化出很多東西,最近嘴饞想吃麵,想說自已來做吧!雖然菜市場粗麵40元一包,但我喜歡在家現製手打麵。 材料 麵條就是麵粉+水(大概看要吃的人數去量麵粉) 炒麵料,肉絲300克、高麗菜1/4顆、紅蘿蔔半條、香菇六朵,還有調味料(鹽、胡椒粉、醬油適量) 作法 麵條,麵粉加水,水不要一下就加很多
Thumbnail
必按照此食譜做湯圓指數 ⭐️⭐️⭐️⭐️⭐️ 是傳統的口味唷~很少地方吃得到唷~阿嬤傳承的呦~ (是不是很欠打的唷 XD)⋯
Thumbnail
必按照此食譜做湯圓指數 ⭐️⭐️⭐️⭐️⭐️ 是傳統的口味唷~很少地方吃得到唷~阿嬤傳承的呦~ (是不是很欠打的唷 XD)⋯
Thumbnail
疫情大爆發,第一句話都是:「阿!都不能出去(嘆)」,無論是飲食,出去玩,吃吃喝喝,都遭到遏止。我們家有個櫃子是「泡麵區」,應該一定是爸爸買的吧,爸爸拿起一包「芝麻半麵」,想在中午嚐嚐。 香氣濃郁的芝麻拌麵 其實他有肉燥,但是沒有很明顯(↑上方圖片),也沒有很多,但味道是吃得出來的。 加菜!
Thumbnail
疫情大爆發,第一句話都是:「阿!都不能出去(嘆)」,無論是飲食,出去玩,吃吃喝喝,都遭到遏止。我們家有個櫃子是「泡麵區」,應該一定是爸爸買的吧,爸爸拿起一包「芝麻半麵」,想在中午嚐嚐。 香氣濃郁的芝麻拌麵 其實他有肉燥,但是沒有很明顯(↑上方圖片),也沒有很多,但味道是吃得出來的。 加菜!
Thumbnail
老麵,聽起來,很深奧。說穿了,其實就是發酵過度的麵糰。適量添加老麵在新麵糰當中,有助於成品口感的柔軟與濕度。科學研究顯示,老麵麵包的升糖指數與全麥麵包類似,比一般白麵包低;可能是因為其中的酸性成分比一般白麵包多,以及抗性澱粉含量較高。
Thumbnail
老麵,聽起來,很深奧。說穿了,其實就是發酵過度的麵糰。適量添加老麵在新麵糰當中,有助於成品口感的柔軟與濕度。科學研究顯示,老麵麵包的升糖指數與全麥麵包類似,比一般白麵包低;可能是因為其中的酸性成分比一般白麵包多,以及抗性澱粉含量較高。
Thumbnail
麵茶,真是先民的生活智慧! 簡單的麵粉加些豬油、糖 或是加油蔥 便能做出好吃的鹹甜最基本款   不過現代人講究健康 也有不加入豬油,直接乾炒 我個人也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 並且覺得香氣完全不減   我常炒麵茶,家裡總有一兩罐不同風味的麵茶 炒麵茶其實很簡單 ◆中筋麵粉過篩,以中小火乾炒 開始有香氣出
Thumbnail
麵茶,真是先民的生活智慧! 簡單的麵粉加些豬油、糖 或是加油蔥 便能做出好吃的鹹甜最基本款   不過現代人講究健康 也有不加入豬油,直接乾炒 我個人也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 並且覺得香氣完全不減   我常炒麵茶,家裡總有一兩罐不同風味的麵茶 炒麵茶其實很簡單 ◆中筋麵粉過篩,以中小火乾炒 開始有香氣出
Thumbnail
【饕客上座】~妙用芝麻醬 天氣有些涼了,秋的氣息真的撲面而來 覺得好像可以開始吃些熱鍋 一般印象中,芝麻醬就是夏天涼麵的好拌料 確實如此 芝麻醬拌些香油、加些蒜泥、也能加些花生粉 就能成就既方便又可口的麻醬麵 想吃辣的,加些辣油,就成了辣麻醬 或者是加些花椒粉,立刻變成讓人食慾大開的椒麻醬   芝
Thumbnail
【饕客上座】~妙用芝麻醬 天氣有些涼了,秋的氣息真的撲面而來 覺得好像可以開始吃些熱鍋 一般印象中,芝麻醬就是夏天涼麵的好拌料 確實如此 芝麻醬拌些香油、加些蒜泥、也能加些花生粉 就能成就既方便又可口的麻醬麵 想吃辣的,加些辣油,就成了辣麻醬 或者是加些花椒粉,立刻變成讓人食慾大開的椒麻醬   芝
Thumbnail
白菜雞湯麵疙瘩、排骨湯海鮮什錦麵疙瘩、番茄牛尾湯麵疙瘩、白煮羊肉湯麵疙瘩,如何把飯吃好? 細品這幾道我的珍藏食譜,慢嚐麵疙瘩的單純滋味。 麵疙瘩是一種最酣肆的、又最養生的食物。比方說,你剛從司馬庫斯爬山回來,最想吃的東西,很可能就是麵疙瘩......
Thumbnail
白菜雞湯麵疙瘩、排骨湯海鮮什錦麵疙瘩、番茄牛尾湯麵疙瘩、白煮羊肉湯麵疙瘩,如何把飯吃好? 細品這幾道我的珍藏食譜,慢嚐麵疙瘩的單純滋味。 麵疙瘩是一種最酣肆的、又最養生的食物。比方說,你剛從司馬庫斯爬山回來,最想吃的東西,很可能就是麵疙瘩......
Thumbnail
說到酸辣湯,有人家中用下麵條、下餃子之麵湯,因其濃稠,把它淋在打好蛋花、擱了蔥花的碗裏,再撒胡椒、滴上醋,便是最簡易家常版的酸辣湯。而事實上若用的麵湯是下了幾百個餃子的湯,其中有些下破的餡漏了出來,又是豬肉末、又是白菜絲,於是淋在酸辣湯裏,壓根就又有豬肉又有白菜了。莫非這就是日後酸辣湯的濫觴?
Thumbnail
說到酸辣湯,有人家中用下麵條、下餃子之麵湯,因其濃稠,把它淋在打好蛋花、擱了蔥花的碗裏,再撒胡椒、滴上醋,便是最簡易家常版的酸辣湯。而事實上若用的麵湯是下了幾百個餃子的湯,其中有些下破的餡漏了出來,又是豬肉末、又是白菜絲,於是淋在酸辣湯裏,壓根就又有豬肉又有白菜了。莫非這就是日後酸辣湯的濫觴?
Thumbnail
各位鄉親父老們,又到了一週一度清冰箱的大好時機了!相信在廚房裡揮灑汗水的各位,都有自己的清冰箱食譜。我今天要來分享一個,意外驚艷的蔬食食譜--麻將蔬食炒麵。 以下是可愛的食材們,但為了清冰箱,冰箱內只要食材煮起來味道不衝突,基本都可以隨意替換的喔!
Thumbnail
各位鄉親父老們,又到了一週一度清冰箱的大好時機了!相信在廚房裡揮灑汗水的各位,都有自己的清冰箱食譜。我今天要來分享一個,意外驚艷的蔬食食譜--麻將蔬食炒麵。 以下是可愛的食材們,但為了清冰箱,冰箱內只要食材煮起來味道不衝突,基本都可以隨意替換的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