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銷觀點看記者🎤

2023/05/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講到服務人員是作為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跨界者時,讓我很快聯想到了在大學期間被訓練了快四年的職業——記者。記者同樣也是橋梁一般的存在,不過是連結的不是企業和消費者,而是受眾和真實。記者在接觸到真實現場後寫成報導,受眾則是看到記者報導框架裡的真實。

📹記者是否不可替代📹

如果從資源基礎觀點來看記者這個職業,訓練有素的專業記者的確有其價值,能夠以相對客觀的角度切入、分析議題。然而,全台許多大專院校都有傳播相關科系,不斷培養新聞人才,培養方式也大同小異,較不具備稀少、難以模仿屬性。因此,各大主流媒體便自行「選邊站」,選定自己支持的政黨、派系,主動創造定位的不同。同時,自媒體的盛行也讓傳統媒體受到威脅,現在的人不一定會看新聞,但一定會刷刷Youtube、FB、IG等,記者的不可取代性也受到威脅。

🎁對記者也行銷🎁

之前當實習記者時,有些單位不論是在接待、受訪過程都很讓人愉快,甚至是會有送一些簡單的自家產品等,這些就會讓記者更用心,更想把新聞做好、做完整,讓受眾也能感受到那份體貼與人情味。使用服務三角形的觀點切入,三角形整體會變形成四角形的樣式,組織外部行銷的除了顧客之外,也包含了媒體記者,同時媒體的報導對顧客又有如置入行銷等的行銷效果。

😫心累的記者😫

目前電視記者除了每天早上一支、晚上二支的新聞稿數,負荷過重讓身體吃不消之外,在受訪過程中經常會有資訊、權力不對等的情形發生,或是面對失控、自身不認同的受訪者,如何扛住時間、心理的壓力、情緒,在短時間之內整理、歸納,並應對自如、舉重若輕地提問,也算是記者情緒勞務的一部分。這樣的生心理雙重高壓環境,造成菜鳥記者工作初期特別容易出現情緒耗竭,記者的離職汰換率也逐年增高。

🤜記者面臨的衝突🤛

接下來舉實際例子來說明課本上列的幾點不同衝突類型。
—員工角色衝突—
比如說在幫爸爸過生日,但臨時接到電話說,有重大新聞發生要回去公司加班,導致「記者」與「子女」的角色發生衝突。
—員工與組織衝突—
這部分涉及新聞的編採自主,像是提供給受眾客觀的新聞內容以及上司要求的置入性行銷,兩者之間要如何平衡、取捨或進行溝通。
—員工間衝突—
這在影音新聞特別容易發生,由於影音新聞會分為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兩人一組,因此兩人之間的默契與配合就很重要。當兩人沒有共識或理解錯誤,導致攝影記者剪輯的畫面與文字記者寫的稿子配不起來時,就有可能發生員工之間的衝突。
—員工與顧客衝突—
例如記者為了在第一時間進入現場,或是為了畫面故意讓受訪民眾情緒失控,可能就會與警消、受訪者、受訪者家屬出現衝突。
—顧客角色衝突—
像是現場連線採訪時,隨機的受訪民眾出現失控、失誤、失序行為,或是故意誇大事實等現象,都是屬於此類。
—顧客與組織衝突—
若是受眾對新聞報導的內容有錯誤、疑義或認為不實,就可能會產生衝突,後續受眾可能會以客訴、投訴、檢舉、打官司等方式表達不滿。
—顧客間衝突—
這在各大主流媒體的社群留言區就可以明顯觀察到,因為各大媒體定位成各個不同的政黨派系,所以受眾分屬不同派別,經常會有不同政黨支持者在留言區進行文明交流,不時也有衝突的狀況發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會員
61內容數
透過吃喝玩樂享受人生🧳 對於新的事物保持好奇🔍 在生活裡觀察行銷案例💡 學習命理更加理解生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