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RUN AWAY|辭職與過渡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3年4月,絕對是我生命的轉折月。即便現實還在緩步前行,但心靈已繫好安全帶,坦然面對過程中的衝撞。迄今,一切安好。
原本計劃6月先去希臘體驗數位遊牧生活,再做決定,但4/10,還在小7享受我清晨創作時光的我,因為同事傳來的訊息,與自己在這段時期的感受太有共時性,在手抖、身體發燙回訊後,結束早晨小7創作,步行回家時,感受到一股「溫暖、安全與被愛」的能量,同時眼眶不自主的泛淚,然後,心中升起「為何不今天就辭職的念頭」!接著就是到班後,一連串的口頭通知(上級及機關長官)⋯
這樣共時性的心靈體驗,最近已有多次,總覺有一股力量推著我前行,而我11年來的公職與生命歷程,讓我願意相信,這是某種sign或calling。因為口頭請辭後,被無數的善意關切及聆聽,為了完整交代我的心路歷程,減低對彼此情誼的拉扯,我在4/19提出書面簽陳前,認真地寫下那些離職前該了然於胸及已打破的世俗框架,期盼大家能理解我的明白。
我在人生最自由、收入最好、人我關係最舒服的時刻辭職,也引來許多的不解與關心,有時會覺得世界好像只剩自己一人,但,與過去不同的是,我心裡的篤定,讓我無懼未知,也不再質疑自己的格格不入,反倒生出『我只是不一樣』的勇氣。目前的折衝方案是:先休個長假,等6月體驗數位遊牧生活後,再做決定,看似又回到原點,但,之於我的靈魂,卻提升了一個維度,因為,我知道,我已經不一樣。
當行動與靈魂對齊時,真的會進入另一個『時區』,在新時區,會迎來一種全新的暢然及新奇感,好似每天都會有好消息,或新的靈感從內心迸發!
至於,為何要認真書寫,真誠的敞開自己?為何願意讓出一段過渡期?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我珍惜與大家的溫暖互動,不想辜負大家對我的善意,希望能在追求自己夢想的同時,取得一個平衡。
以下是我作出辭職決定前,已確認的人生價值觀、心之所向及被打破的限制性框架。因此,這次的歸零,相信能創寫出我要的價值及人生風格,內心強大也傻氣無比。
首先,謝謝大家在我任職OO期間對我的關心及愛護,於公於私,在金門的我,處於人生最自由、最開心、最幸福的階段。
於公,感謝長官及同仁始終如一,對我及OO的善意及支持,相信我們有稍稍創造了專屬OOOOO的『共好、利他及溫暖』風格;於私,在公私平衡的金門小日常中,我幸運的擁有大量留白時光及心靈餘裕,也因此發現生命更美好的一面,同時,也更確信我的人生價值觀,是有實現可能的。
回看從私部門進入公部門,及在公部門服務11年的人生歷程,發現,每每都是在決心『歸零』後,看到或迎來更大的自由,期間經歷過4段寶貴的靈魂暗夜,然而,逆境恰能讓我更清晰及確認人生價值觀(自由、玩耍、真實)並讓他們為我引路。因此,不論遇上什麼挑戰、誘惑,我都不致迷失方向,也都能確保行動永遠與靈魂對齊。現在拿在手上的地圖,雖與大家不同,也不確信能否標定出我想實現的利他價值,但,人生就是一場探索之旅,在思考並確信能承擔最大的風險後,我仍選擇昂首、跨步、前行。
此次辭職決定,是人生做過最困難,令我最害怕的決定,然而,4月10日提出迄今,我的心情始終處在一種篤定及明亮裡,感覺自己內在閃閃發光,這樣的心靈感受,很難『翻譯』成文字讓大家明晰,只請大家相信,這是我經過11年不斷試錯、累積及內醒後的抉擇。
我很驕傲自己能直面恐懼,選擇支持充滿勇氣的自己。這次的決定,除了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4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登出公部門|成為自由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喧囂的塵世中,總有那些美好,可以讓我們保有片刻寧靜,慢慢、慢慢、慢慢...堆疊成專屬自己的生活風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職涯轉換是人生常見的課題,我們在提出離職前要謹慎評估,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注意3個離職前的重要事項,讓你離職時能展現自身專業,也為職涯新旅程奠定良好基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職涯轉換是人生常見的課題,我們在提出離職前要謹慎評估,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注意3個離職前的重要事項,讓你離職時能展現自身專業,也為職涯新旅程奠定良好基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