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CG Way:假說思考──沒有作為就是最大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當今的大環境中,沒有作為就是最大風險。
所謂假說思考,是透過少量的資料,先做出預設結論,再進一步去蒐集與預設結論相關的資料,並從中得到驗證的歷程。其中重點在於「鎖定問題」,也就是能有效率地消去不重要的問題,或捨去對解決問題無用作為的過程。
「商業實務所關注的,並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也不是你的調查分析有多麼精確。重點是你能否在短時間內端出『好答案』,並且立即付諸實行。」
比起事先蒐集大量資料、分析後才做出結論的窮盡思考法,假說思考更能提升效率、掌握全局、觸發行動。甚至可以說,假說思考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迅速展開行動,並在行動中彈性調整,減少思考、資蒐過程中的無謂消耗。
雖然作者一再強調假說思考多棒多好,非常適合快速的商務戰場,還舉了不少商業分析的案例給我們練習,但讀完之後,我覺得假說思考其實沒那麼高尚。假說思考不是商場專屬,它其實也完全能夠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或許你其實早已開始實行這樣的思考模式也說不定!
簡單來說,我們透過各種無傷大雅的小測試、小實驗,去找到最優的方案,這個過程就是假說思考法的精隨所在了。舉個例子,我好奇一早起床,聽什麼樣的音樂或節目,能夠讓我最快進入生產力穩定的工作狀態?我推測是一些振奮精神的搖滾樂,於是嘗試聽了一天,發現那會令我有些煩躁,隔天換聽看看輕音樂,覺得工作狀態輕鬆許多……總之,就算只是日常中小事情,也可以實踐建立假說、驗證假說的概念。
面對資訊,捨棄重於蒐集。
在當今的大環境中,沒有作為就是最大風險。時間不容許我們漫無邊際蒐集資料卻遲遲不做決定,不如以初步的答案進行實驗,這也不失為有效的方法。《假說思考》,推薦給大家!
#經營管理 #假說思考 #TheBCGWay #內田和成 #經濟新潮社 #企業顧問 #商業 #商業理財 #閱讀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22內容數
正職是傳播研究,偶爾會在這裡分享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儒果的事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生活經驗最終取決於我們關注的事物。如果我們希望未來不要再受到宣傳的壓迫,或是不受消費者和名人文化的影響,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很珍貴,而且下定決心不要像平常那麼輕易或不加思索就交出自己的注意力。
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人其實還是一樣的。我們仍然需要愛、害怕孤獨、擁有慾望,仍舊細分層級、排除異己、隱藏缺陷,也同樣無奈於須為現實做出犧牲。在本書未來感十足的科幻世界中,即便人類科技已進步到能實踐宇宙拓荒,但故事中的辯證與提問,依然是你我所在的現今世界中可見的那些。
讀完 BCG問題解決力 之後,因為對顧問工作感到好奇,或說是有很多困惑(?)幾天後,我就決定找一本經典級的書來翻看看,結果居然在圖書館預約系統中排了一個月的隊...... 本文前半會列點分享我讀到的東西,後半說說我沒有大推這本書的原因。
根據本書,焦慮是一種大腦運作失靈的表現。「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一個部分,它幫助我們思考,並依我們過去的經驗、精確的資訊預測未來。當前額葉皮質沒有足夠資訊以準確預測未來時,它會催促我們做出行動,並大喊:「快去蒐集更多資訊給我!」而這時候,焦慮就誕生了。
這本策略顧問方法論的入門書中,竟引用了《新聞急先鋒》中的金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看見問題的存在。」作為一個接受完整且老派新聞專業訓練出身的人,我發現策略顧問和專題記者有非常多類似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BCG將它「理論化」了。 在不違背新聞編輯原則與倫理的前提下,每一次製作專題報
優先順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劣後順序」。 書中提供一些判斷優先順序的準則,那其實不難,像是:「若必須吃掉2隻青蛙,先吃比較醜的那隻(最大、最重要、最難的先)。」但整本讀下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排後順序」。因為就現況來看,我們絕對不可能有時間做完「所!有!」該做的事。 帶著這樣的不安,讓我
我們的生活經驗最終取決於我們關注的事物。如果我們希望未來不要再受到宣傳的壓迫,或是不受消費者和名人文化的影響,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很珍貴,而且下定決心不要像平常那麼輕易或不加思索就交出自己的注意力。
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人其實還是一樣的。我們仍然需要愛、害怕孤獨、擁有慾望,仍舊細分層級、排除異己、隱藏缺陷,也同樣無奈於須為現實做出犧牲。在本書未來感十足的科幻世界中,即便人類科技已進步到能實踐宇宙拓荒,但故事中的辯證與提問,依然是你我所在的現今世界中可見的那些。
讀完 BCG問題解決力 之後,因為對顧問工作感到好奇,或說是有很多困惑(?)幾天後,我就決定找一本經典級的書來翻看看,結果居然在圖書館預約系統中排了一個月的隊...... 本文前半會列點分享我讀到的東西,後半說說我沒有大推這本書的原因。
根據本書,焦慮是一種大腦運作失靈的表現。「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一個部分,它幫助我們思考,並依我們過去的經驗、精確的資訊預測未來。當前額葉皮質沒有足夠資訊以準確預測未來時,它會催促我們做出行動,並大喊:「快去蒐集更多資訊給我!」而這時候,焦慮就誕生了。
這本策略顧問方法論的入門書中,竟引用了《新聞急先鋒》中的金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看見問題的存在。」作為一個接受完整且老派新聞專業訓練出身的人,我發現策略顧問和專題記者有非常多類似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BCG將它「理論化」了。 在不違背新聞編輯原則與倫理的前提下,每一次製作專題報
優先順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劣後順序」。 書中提供一些判斷優先順序的準則,那其實不難,像是:「若必須吃掉2隻青蛙,先吃比較醜的那隻(最大、最重要、最難的先)。」但整本讀下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排後順序」。因為就現況來看,我們絕對不可能有時間做完「所!有!」該做的事。 帶著這樣的不安,讓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果要解決複雜的問題,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同意必須先取得足夠的資訊,對其進行分析後,才想得出答案或解決方案(本書作者稱此方法為窮盡思考)。但是時間有限,為了盡可能蒐集完整的資訊,就已耗費大量時間,留給深入探討問題的時間所剩無幾,因此即使發現分析錯誤,也往往來不及調整。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好的策略思考,取決於反直覺的智力運用方式。傑出的策略思考者能容忍模糊性、察覺微弱信號、定義核心挑戰,並設計有效對策。本書透過實例解析致勝策略的邏輯,協助讀者獲得能應用在組織建構及個人發展的精微技巧。
Thumbnail
這是10年前出版的The BCG Way套書的第一部曲,介紹了假說思考的重要性。透過假設情境,推演不同的策略與觀點。從選定課題或命題開始,建立暫時性的答案,稱為假說。進入驗證階段時,捨棄重於蒐集的資訊,有助於掌握問題全貌。假說驗證需要不斷往返的有效討論,並提出4個有效討論的訣竅。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人在討論不確定的事情時,容易就此打住的原因,通常是覺得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時,就會假設各種狀況,設想各種新的對策,想讓事情更順利的進行。 也就是說對方也一樣,當你們對話因為不確定因素而停滯時,善用假設某個前提,就能展開更多討論。 假設是一種允許我們在資訊不足的狀況下,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果要解決複雜的問題,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同意必須先取得足夠的資訊,對其進行分析後,才想得出答案或解決方案(本書作者稱此方法為窮盡思考)。但是時間有限,為了盡可能蒐集完整的資訊,就已耗費大量時間,留給深入探討問題的時間所剩無幾,因此即使發現分析錯誤,也往往來不及調整。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好的策略思考,取決於反直覺的智力運用方式。傑出的策略思考者能容忍模糊性、察覺微弱信號、定義核心挑戰,並設計有效對策。本書透過實例解析致勝策略的邏輯,協助讀者獲得能應用在組織建構及個人發展的精微技巧。
Thumbnail
這是10年前出版的The BCG Way套書的第一部曲,介紹了假說思考的重要性。透過假設情境,推演不同的策略與觀點。從選定課題或命題開始,建立暫時性的答案,稱為假說。進入驗證階段時,捨棄重於蒐集的資訊,有助於掌握問題全貌。假說驗證需要不斷往返的有效討論,並提出4個有效討論的訣竅。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人在討論不確定的事情時,容易就此打住的原因,通常是覺得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時,就會假設各種狀況,設想各種新的對策,想讓事情更順利的進行。 也就是說對方也一樣,當你們對話因為不確定因素而停滯時,善用假設某個前提,就能展開更多討論。 假設是一種允許我們在資訊不足的狀況下,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