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歷程檔案到學生自主探索:重新思考教育制度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2023年課綱報告第六頁當中,我們探討「學習歷程真的有幫助學生多元探索嗎?」因此,我們用李氏特克5點量表在問卷當中詢問學生「我會希望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符合欲申請的校系,因此都朝著特定類型的方向製作。」(1為非常不同意;5為非常同意)而有58.3%的人同意此項目。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繼續追問學生自己對於學習歷程不滿意的點在哪裡。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

(圖一/課綱觀察報告P6截圖-「我會希望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符合欲申請的校系,因此都朝著特定類型的方向製作。」)

(圖一/課綱觀察報告P6截圖-「我會希望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符合欲申請的校系,因此都朝著特定類型的方向製作。」)

綜合以上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他的初衷。在教育部建置的108課綱資訊網當中提及學習歷程檔案的用意是

「讓學生完整記錄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時的學習表現。除了考試成果之外,透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能更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更能大大減輕學生在高三時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並且透過反思來找到自己的生涯方向。

可是,從調查中發現,當升學與學習歷程檔案過度掛勾,學生就會一直跟著大學端與教育部給的指引走,難道這是我們所想要的嗎?對此,我想以「學習歷程檔案無法讓學生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為題來論述之。

當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的功能過度掛勾就已經背離了設置的初衷。對此,我們不是只去審視他對於升學的影響佔比,而是要讓高中生能不能因為升學以外的誘因去製作。像是單純想要紀錄高中這三年、課程非常有趣以及收穫等等。

我認為台灣現在的社會風氣是病態的,沿著歪的東西長出來的結果也不會是好的。 我認為不能用加大升學誘因來增強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意願,因為我們真正缺的是能夠讓所有學生好好探索的環境和基礎資源,不是去把改革力度放在獎勵那些在這個新制度中繼續奪得先機的人。講一個誇張點的論述,倘論未來改成100%的學習歷程檔案,那台灣的社會會從「升學至上的主義」轉變成「學習歷程檔案至上」。

所以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怎麼讓學生享有足夠的資源,進一步擁有為自己的經歷下定義、察覺自己的成長、然後有底氣繼續走下去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他不需要用學檔升學,他仍然覺得他紀錄下的那些經歷本身有價值,他自己也是有價值的事物。

而把學檔掛鉤升學其實只是在定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因為能早早地找到自己喜歡什麼(甚至只是挑出不喜歡什麼)而且還有選擇權利的人真的特別幸運,那些經濟不允許、父母超封閉超控制的狀況已經不是教育環境改變能影響的事情了。如果我們的制度完全不給這些因為各種原因仍然沒辦法找到或選擇科系的人機會,那也是一種悲劇吧。我認為教育能給予的就是讓學生有看見自己「擁有選項」這件事,並不是成績沒考上醫牙電資天就會塌下來、也不是在18歲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就活該在升大學的時候被淘汰。

而在前述也又提到,有7成的學生在意大學校系的教授想要看到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因此,大學端提供審查與撰寫指引,讓學生可以了解到該校系需要甚麼能力。

這件事乍看之下很合理,似乎讓學生知道大學要什麼,所以當然不會有擔憂自己學檔符不符合的問題,因為他會讓自己的學檔符合這個樣子。但是「提供審查指引」隱含的意義還是在校系要什麼,而不是重視學生是什麼樣子的人。審查指引有存在的必要,但「只」強調審查指引,而不是去努力改善和回應學生高中三年遇到的「某些多元選修內容不充實根本超廢」、「自主學習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蛤好複雜我到底可以用哪種升學管道」,這個指引就是一種模具的概念,如果學生沒有先形塑自己的意識,那就只剩看著指引把自己捏成那個形狀而已。我們再繼續強調指引可以解決學生擔憂的話,我相信會有人高一的時候把醫牙電資的指引翻出來,一年一年照著把指引要的東西都做出來,其實就是現在大家一窩蜂去報名貴死人營隊的加強版而已。

「只」強調審查指引的狀況就像現在,因為升學很重要,所以大家和媒體都把目光放在這件事然後渲染並簡化成「改善考招」就能改善學檔成效不彰的問題,跟這個題目一樣,變成像是考招是影響學檔成效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但重點根本不是在高中尾端這段申請的時間,而是前端我們根本就沒有(或沒有知能、或因為太複雜不想)去重視考科課程編排好不好、多元選修真的有讓學生探索到嗎、自主學習真的有讓學生多元選擇的權利嗎還是大家都做小論文。

因此,綜合上述我們的教育要傳達的應該是「你應該而且你可以活成你自己的樣子,自然會去到適合你的地方」,並且在從小到大的過程給予學生多元的刺激,讓大家都能慢慢看見世界的樣子,然後學會更進一步自己挖挖看世界有什麼,最後找到自己最想認真走下去的方向,無論那條路是顯學還是默默無名,重要的不是那條路長什麼樣,而是走在上面的人真的有在邊走邊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袋鼠-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8
台灣教育現狀:解析壓力源頭 與未來之路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5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 一定要決定好未來的你要念什麼,得以盡早準備符合該科系的資料內容,別再說多元發展教授會懂,現實是,你超會畫畫唱歌跳舞且比賽都有獲獎,但跟你要念的理工學院科系沒有什麼關聯,別人一個專業科展的小成績就比你更有優勢了。❞   學習歷程準備關鍵在於,「盡快決定好」「你」真正想要就讀的校系。唯有多方嘗試
Thumbnail
❝ 一定要決定好未來的你要念什麼,得以盡早準備符合該科系的資料內容,別再說多元發展教授會懂,現實是,你超會畫畫唱歌跳舞且比賽都有獲獎,但跟你要念的理工學院科系沒有什麼關聯,別人一個專業科展的小成績就比你更有優勢了。❞   學習歷程準備關鍵在於,「盡快決定好」「你」真正想要就讀的校系。唯有多方嘗試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先聲明,大學用考試成績選材、學生用考試成績選校系,不符合本人或屏東大學的教育與辦學理念。只是,真的太多朋友來諮詢,我時間有限,無法一一幫忙。也就是時勢使然啦,所以務實地提供以下志願選填指引給各位參考。 不適用對象: *家長/考生已經有很明確的科系選項,比如有志於某些管制性科系:醫藥、法律……等等。或
Thumbnail
先聲明,大學用考試成績選材、學生用考試成績選校系,不符合本人或屏東大學的教育與辦學理念。只是,真的太多朋友來諮詢,我時間有限,無法一一幫忙。也就是時勢使然啦,所以務實地提供以下志願選填指引給各位參考。 不適用對象: *家長/考生已經有很明確的科系選項,比如有志於某些管制性科系:醫藥、法律……等等。或
Thumbnail
到了高三,不只要對學習成果進行省思, 更希望能夠能夠能夠對於學習,有更通盤的認識。 因為比起純粹的課本知識, 大人們也希望同學讓學習不再停留於課本當中, 而是能夠將所學,應對到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成為一輩子的課題。 本篇將分享學習歷程檔案的「高階版」如何升維到跨領域遷移, 為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進
Thumbnail
到了高三,不只要對學習成果進行省思, 更希望能夠能夠能夠對於學習,有更通盤的認識。 因為比起純粹的課本知識, 大人們也希望同學讓學習不再停留於課本當中, 而是能夠將所學,應對到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成為一輩子的課題。 本篇將分享學習歷程檔案的「高階版」如何升維到跨領域遷移, 為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進
Thumbnail
學這些東西未來有什麼用 在升學制度下,這是一個工具 曾經有個學生說:我之後要唸XX大學XX系,現在學的三角函數,對這科系有什麼用。我說:也許對你要念的系沒有用,但你必須學好三角函數,才有機會考上這間大學的這個科系。 沒錯,就現實面來講,有些學科真的在考上大學的那個瞬間,可能就用不到了,但是現實就是,
Thumbnail
學這些東西未來有什麼用 在升學制度下,這是一個工具 曾經有個學生說:我之後要唸XX大學XX系,現在學的三角函數,對這科系有什麼用。我說:也許對你要念的系沒有用,但你必須學好三角函數,才有機會考上這間大學的這個科系。 沒錯,就現實面來講,有些學科真的在考上大學的那個瞬間,可能就用不到了,但是現實就是,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身邊開始出現「為什麼要念大學?」的疑問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身邊開始出現「為什麼要念大學?」的疑問
Thumbnail
夢想啟程(航向知識海)        108新課綱的教育變革轉眼已近三年,當年108入學的高一學生即將於明年111年邁入升大學最後一哩路,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勾選、上傳、以及第二階段甄試必繳的學習歷程自述,想必學校老師都已在許多場合提醒過大家,本文再幫大家整理幾點建議,讓大家參考:        首先
Thumbnail
夢想啟程(航向知識海)        108新課綱的教育變革轉眼已近三年,當年108入學的高一學生即將於明年111年邁入升大學最後一哩路,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勾選、上傳、以及第二階段甄試必繳的學習歷程自述,想必學校老師都已在許多場合提醒過大家,本文再幫大家整理幾點建議,讓大家參考:        首先
Thumbnail
還沒確定自己要選什麼類組、讀什麼科系嗎?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走,該怎麼做學習歷程?萬一學習歷程與最後選擇的科系不相關怎麼辦?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七成以上高中生尚未確認目標校系 根據親子天下統計,超過七成的高中生仍不確定未來升學方向。但是在學習歷程當中,包含高一就要上傳的自主學習計畫書,而
Thumbnail
還沒確定自己要選什麼類組、讀什麼科系嗎?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走,該怎麼做學習歷程?萬一學習歷程與最後選擇的科系不相關怎麼辦?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七成以上高中生尚未確認目標校系 根據親子天下統計,超過七成的高中生仍不確定未來升學方向。但是在學習歷程當中,包含高一就要上傳的自主學習計畫書,而
Thumbnail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