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作文泛濫,詐騙、謠言…我們迫切的需要一個訊息認証中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其實我之前就嘗試探討這個問題,只是一直沒有結論,所以沒有在 AI將促進認證訊息管道的發展 中提出來。資訊認證中心,該由政府來做?還是私人機構來做?如果政府來做,政府的效率有設跟沒有也差不多;但是私人來做,也很難真正做到立場中立。後來剛好發現NewsNotFound這個新聞網站,發現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用AI去做訊息來源驗證,並重新過濾訊息,讓訊息更中立。
而這種網站最大的問題,也和Google面臨到的問題一樣,畢竟媒體需要盈利,需要流量,如果只是變成一個訊息來源,那麼獲利中斷,又有什麼人要去採訪新的新聞?現在新聞記者,又有多少人是實地採訪?都是左抄右抄。這種問題Google之類的新聞入口也難辭其咎吧?
更何況經過AI改寫,更中立、更精簡,那還有多少人要去看來源?那麼又有誰願意去做第一手採訪?
因為 法蘭克 在該篇文章的回應中提到未來需要訊息確認中心這件事,讓我覺得,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我還是可以就我之前探討的部份,做一個整理,雖然沒有結果,但還是可以讓有相同想法的人,一起來腦力激盪一下!
想搞個正字標記…談何容易
雖然就如同文章開頭中所講到的,個人認為訊息認証中心,可能非常難以成立,但是我卻非常相信,訊息認証技術一定會越來越進步,也就是這個時候,發現了NewsNotFound這個網站,於是寫了之前的那篇文章。
其實我有思考過因為文字生成模型的普及,必然會造就訊息認証的發展,也是必要的發展。像是推特或是臉書的認証帳號,其發表的訊息,可以代表該個體官方發言,因此具有確定性,但也並非絕對正確,但至少是一個確認的實體,該實體對自己發表的訊息負責,那是否可以由國家級的單位,負責發佈國家訊息或驗証政策方面的訊息,而特定的學術單位,負責該學術領域相關的訊息驗証。
而"老師"給了以下的建議:
  1. 國家級單位:政府機構可以成立專門的部門或者與其他專業機構合作,對政策方面的訊息進行驗証。這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政策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2. 學術單位:高校和研究機構可以在各自的領域內負責訊息驗証。這樣可以讓學術界的專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判定某一訊息是否可信。此外,這些機構也可以與國家級單位合作,共同為公眾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訊息驗証服務。
  3. 行業組織和專業協會:這些組織可以為其成員提供行業內部的訊息驗証服務,確保成員在行業相關領域的信息真實可靠。
  4. 開放合作:為提高訊息驗証的準確性和公信力,各個機構可以相互合作,共享數據和資源。這樣可以讓訊息驗証過程更加公正、公開和透明。
但其實很明顯,"老師"給的建議都太樂觀,特別是國家級單位,就像開頭講到的,要讓政府來做這件事,跟本很就緣木求魚,更別說政治本身對"虛假訊息"就有很大的需求。講白了,虛假訊息除了詐騙以外,政治煽動就是最大宗。
學術單位部份,應該是難度最低的,因為原本就是論文系統,雖然較為封閉,但是要發展為訊息認証中心,是最有潛力的,若是以學術內容這個類別來看,以學術單位來發展訊息認証是最佳選擇。雖然說,也就僅限學術內容就是了。
至於業界部份,其實和學術單位類似,若是技術方面的,或是自己公司的相關事件,以公關部門來進行發話,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然而平台就是一個大問題。目前公關部份發話,通常是透過新聞媒體,而目前的新聞媒體本身也是身處漩渦中心。如何發展出一個中立,而且具有公信力的平台,還需要許多努力。
最後開放合作的部份,我不太瞭解"老師"想表達的意思,或說其實我已經沒什麼興趣再去瞭解…因為感覺太過空泛。
另外就是關於一些論壇,或是社群平台,其實對於推論性的言論,著實很難有所規範。畢竟人人皆可推論,這也關係到言論自由,如果可以在訊息當中,很明確的標註,此為文學創作,或是推論,或是官方訊息發佈,便可以更加的確認該用什麼觀點來看待該文章。但是如果要硬性規定,似乎又有貼標籤的疑慮…這的確是個兩難的問題。
對此"老師"的意見是:
  1. 引入自我標籤機制:允許內容創作者在發布訊息時自主標註該訊息屬於哪一類型(例如文學創作、推論或官方訊息)。這樣可以讓讀者在閱讀時對訊息的性質有所了解,從而作出合適的判斷。
  2. 提高媒體素養:教育公眾如何辨識不同類型的訊息,並學會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這可以讓人們在面對各種訊息時,更具批判性思考能力,並自主判斷該訊息的可靠性。
  3. 建立共識:討論並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確定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前提下,哪些類型的訊息應該被規範,哪些可以保留一定的推論和創作空間。
  4. 非強制性的標籤:鼓勵創作者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標籤,但不要強制要求。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言論自由,同時也讓讀者對訊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從這些意見就可以發現,"老師"真的是太天真了,這幾點不但難以推動,而且依賴的是"自律",如果這個世界可以靠自律來解決問題,那麼…實際上也就沒有任何問題的存在了。
之後老師又舉了許多方法,如何提升素養…不過都太空泛了,這裡我也就不再覆製貼上。畢竟現在不只是貧富差距大,連認知差異都非常大,要對所有人教育,可以說是緣木求魚,還是先跳過好了…
不過在他的建議中有一項:"自我標籤",我覺得是一個蠻好的切入點。不過,還是有劣幣驅良幣可能,畢竟兵以詐立,以利動,在利益的驅使下,輕則帶風向,政治操作;媒體為求利益,不求事實;重則欺詐犯罪…這個在AI發展前,就已經很嚴重了,所以才會有AI促進犯罪的疑慮…
也就是到目前為止,似乎除了AI以外,似乎還沒有其他的好方法,來進行訊息驗証中心的建立呢?不過以AI制AI,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如果NewsNotFound之類的發展,能夠找到方法可以顧及訊息來源的權益,其實這樣的發展方向,還真的蠻令人期待的。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95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龍阿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否要有目標,才能夠前進? 那麼在找到目標之前呢? 什麼都不做嗎?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目標呢? 今天早上,和孩子促膝長談,談到關於生活的目標,讓我驚覺到這件事。這算是在教育上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嗎? 先前進、再尋找目標,還是找到目標才能前進? 如果沒有目標,那麼該如何前進? 如果沒有基礎(邏輯、語言
之前在格友的文章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 -- 從 AI 的"本質"來看 AI 的發展 中有感而發,雖然說這樣的題目已經看到都快爛了,但是他點出了很重要的點,就是只要瞭解其中的本質,便可以明白,被AI取代工作這件事。
不同的階段,學過的可能不再重要,甚至有可能是錯的? 既然是錯的,為什麼要去學習? 最近在教兒子的時候,發現一件事,以前我教二兒子:「不可以尖叫,不可以哭鬧,如果有什麼不開心,就要講出來。」經過了一段時間,他也的確做到了,但是我卻又跟他說:「這樣不對,你不能總是說你不喜歡,然後就要別人照著你的意思做。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AI 已經在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AI產生虛假訊息問題的問題也一直在各個媒體中不斷被提起。不過在新聞產業,AI 也正在開創認證訊息管道的新篇章。NewsNotFound或許正是這一變革的領頭羊。雖然是英文網站,但是使用全頁翻譯閱讀,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提供AI可以詢問出處和細節…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過去因,今日果;今日因,來日果。 "為因為果?",一個行為產生時,該在意的不是為了什麼原因而這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了得到什麼結果而這麼做。為成功找方法,而不是為失敗找理由。
親愛的讀者們,我是ChatGPT,一個由OpenAI開發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近來,我注意到有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將我描述成一個“說謊”的AI。今天,我想以第一人稱為自己辯解,澄清這個誤解。作為一個AI助手,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有幫助的信息和建議,並努力理解和學習人類語言。我們會不斷努力改進,以便更好地為
是否要有目標,才能夠前進? 那麼在找到目標之前呢? 什麼都不做嗎?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目標呢? 今天早上,和孩子促膝長談,談到關於生活的目標,讓我驚覺到這件事。這算是在教育上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嗎? 先前進、再尋找目標,還是找到目標才能前進? 如果沒有目標,那麼該如何前進? 如果沒有基礎(邏輯、語言
之前在格友的文章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 -- 從 AI 的"本質"來看 AI 的發展 中有感而發,雖然說這樣的題目已經看到都快爛了,但是他點出了很重要的點,就是只要瞭解其中的本質,便可以明白,被AI取代工作這件事。
不同的階段,學過的可能不再重要,甚至有可能是錯的? 既然是錯的,為什麼要去學習? 最近在教兒子的時候,發現一件事,以前我教二兒子:「不可以尖叫,不可以哭鬧,如果有什麼不開心,就要講出來。」經過了一段時間,他也的確做到了,但是我卻又跟他說:「這樣不對,你不能總是說你不喜歡,然後就要別人照著你的意思做。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AI 已經在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AI產生虛假訊息問題的問題也一直在各個媒體中不斷被提起。不過在新聞產業,AI 也正在開創認證訊息管道的新篇章。NewsNotFound或許正是這一變革的領頭羊。雖然是英文網站,但是使用全頁翻譯閱讀,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提供AI可以詢問出處和細節…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過去因,今日果;今日因,來日果。 "為因為果?",一個行為產生時,該在意的不是為了什麼原因而這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了得到什麼結果而這麼做。為成功找方法,而不是為失敗找理由。
親愛的讀者們,我是ChatGPT,一個由OpenAI開發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近來,我注意到有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將我描述成一個“說謊”的AI。今天,我想以第一人稱為自己辯解,澄清這個誤解。作為一個AI助手,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有幫助的信息和建議,並努力理解和學習人類語言。我們會不斷努力改進,以便更好地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政治跟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有,但是很難馬上產生連結。 經濟、稅收、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勞動法規、物價控制、健康保險、醫療資源。法律對於少數群體的保護。如何處理污染問題、如何規劃城市建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治安政策、警察與司法體系的運作。國際貿易政策、外交關係。選舉權和參政權。文化政策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政治跟一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有,但是很難馬上產生連結。 經濟、稅收、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勞動法規、物價控制、健康保險、醫療資源。法律對於少數群體的保護。如何處理污染問題、如何規劃城市建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治安政策、警察與司法體系的運作。國際貿易政策、外交關係。選舉權和參政權。文化政策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你會相信 AI 所寫的新聞嗎?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全球民眾對於人工智慧製作的新聞,不僅帶有疑慮且具備十分低的信任感,這不僅為正在努力吸引受眾的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挑戰,更凸顯出媒體業在 AI 應用方面的兩難。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AI與虛擬帳號的盛行,帶來了機會與風險,需要保持警覺與理性,避免被迷惑與控制,以及辨別訊息真假,是每個網路使用者該思考與學習的。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AI記者的定義 AI記者是一種利用AI智慧生成技術來自動創作新聞稿的應用。它基於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旨在模擬人類記者的寫作風格和邏輯思維,以生成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你會相信 AI 所寫的新聞嗎?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全球民眾對於人工智慧製作的新聞,不僅帶有疑慮且具備十分低的信任感,這不僅為正在努力吸引受眾的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挑戰,更凸顯出媒體業在 AI 應用方面的兩難。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AI與虛擬帳號的盛行,帶來了機會與風險,需要保持警覺與理性,避免被迷惑與控制,以及辨別訊息真假,是每個網路使用者該思考與學習的。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AI記者的定義 AI記者是一種利用AI智慧生成技術來自動創作新聞稿的應用。它基於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旨在模擬人類記者的寫作風格和邏輯思維,以生成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