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學不輟 泰雅青年黃康 16歲奪維也納鋼琴冠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又一個台灣之光!十六歲的泰雅青年黃康在父親的啟蒙調教之下,五年前到維也納留學,每天除了練琴、還是練琴,終於在維也納青少年音樂比賽拿到雙鋼琴組第一名。他亮眼的表現在國際發光,也為部落帶來榮譽。

黃康父親黃永光、母親高美惠都在博愛國小任教,黃永光畢業於台北師範學院聲樂組,是兒子的音樂啟蒙老師。因為松鶴房子被沖毀,搬到台中居住,每天開車往返台中、松鶴部落。

昨日放學時,黃永光夫婦開車回台中時,聽到兒子的成就,黃永光一度語帶哽咽,想起這幾年栽培小孩的付出,走過七二水災困境,角逐縣議員失利,但兒子讓他看到部落的希望。

黃康九十一年到維也納留學,剛到異地,德語生硬,還好房東常常教他,現在德語流利,看德語雜誌都不成問題了。

兒子每次打電話回家,都說:「每天練鋼琴五、六小時,快要崩潰了。」黃永光在台灣則求神保佑兒子,還以偉人歷經生活磨練的故事,鼓勵在異鄉的黃康度過難關。

黃永光說,成功背後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黃康有時候也會在意別人看法,或是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他會告訴兒子:「沒有關係,要虛心受教。」、「藝術是沒有止境的,希望他再接再厲。」

黃家栽培黃康,每年給他的生活費就要六十萬元,而且歐元最近漲得很凶,讓忙於部落住家重建的黃永光也吃不消。他希望能有企業家或好的鋼琴老師能夠栽培黃康,讓他突破困境。

黃永光建議兒子,先拿到維也納演奏碩士文憑,回到台灣後,再考慮到其他歐洲國家念演奏博士文憑,因為歐洲是音樂薈萃之地,鋼琴演奏家不可錯過的地方。

黃康每年暑假回松鶴部落,都會舉辦鋼琴演奏會,和泰雅鋼琴演奏青年羅卡素等一起開演奏會,除了互相激勵音樂演奏技巧外,也給部落原住民小孩一個學習的好榜樣,「有為者,亦若是。」

中時電子報/中縣報導 2007-04-12 03:50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莊子的人生哲學-讀苦苓《煩事問莊子:苦苓的莊子讀書筆記》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avatar
    Nga
    2024-03-12
    苦難當前,跟西藏上師學習直面傷痛我們來看藏傳佛教的上師——索甲仁波切,如何談痛苦。他在論哀傷時,是以陪伴臨終者為切入點,但我覺得當中觀點,也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人生各種傷痛。
    Thumbnail
    avatar
    陳星晴
    2024-01-07
    咖啡萃取的神奇:酸、甜、苦的化學探索酸、甜、苦,這是我們對咖啡口感的主要感知,而這些感覺主要來自我們的舌頭,而非鼻子。然而,我們總是認為味道是由鼻子決定的,比如『蘋果』的甜、『檸檬』的酸、還有『中藥』的苦,這些名詞大多是我們從鼻子的風味中產生的聯想。 咖啡的味道:酸、甜、苦 咖啡的味道通常以酸、甜、苦的順序來描述,但這並不代表每個階
    avatar
    ENCO.1928
    2023-10-31
    心靈課程讓你愈學愈苦嗎——轉化夫妻關係的點金石夫妻間若真有愛,即使只是對食,即使無語,也能感受到默默中有愛在交流。 基督徒都不想像基督那樣 為何我總說自己是在犧牲?然後,對先生縱容? 為何我所做的不是奉獻! 什麼是奉獻?怎樣的作為才叫奉獻? 怎麼樣才能脫離「犧牲的悲情」?
    Thumbnail
    avatar
    江信慧
    2023-09-19
    佛學 離苦得樂之學 佛學 離苦得樂之學 遊走在深夜的大橋 空曠的寂寥感帶來寂寞的氣息 思考大的問題 三個最令人敬佩的職業有甚麼 我認同慈善家 和 教育家 以及 夢想家吧 念天下之人 同理並敬重無資源的人 和終於自己的人 非常厲害至於認同的點在哪呢 我想應該是胸懷和胸襟吧 苦天下之苦 悲眾生之悲 依舊泰
    Thumbnail
    avatar
    XIN有靈C
    2023-07-14
    揮別學術象牙塔的苦難天堂荊棘路—《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有志於大學專題、攻讀碩博學位的人,在進入學術界前務必鉅細靡遺閱讀此書;身在學界外的讀者,也可閱讀此書,感同身受之餘,面對身旁攻讀碩博學位的人時,能夠多一份同理;正在學界中的從業者,不論是順風順水,還是夕惕若厲,此書必能開啟不同視角,進而重新觀照自身。
    Thumbnail
    avatar
    邱婷鈺
    2023-01-08
    深掘酸甜苦鹹鮮的秘密《品嘗的科學》|閱天地第一章即以「味覺圖」點題,隨後從演化角度談哺乳類動物的攝食演變,再一步步針對「苦」、「甜」、「辣」分章解釋。對發酵食品如酒、乳酪,以及對食物的喜好和噁心,都分別從生物學和人類學的研究角度闡述。最後以分子美食學總結,當代不只資訊爆炸,更是感官轟炸,一般而傳統的烹飪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了。
    Thumbnail
    avatar
    Neomi
    2022-09-11
    書籍《一打博士在我家》─ 任其顛沛流離與苦難,都不會是為人良善與追求學問的阻礙楊正民當選國立巴西利亞大學二十八次模範教授,其四個兒女則共獲得四個醫學博士、四個哲學博士和一個超博士學位,而頒授這些學位的大學都是美國久負盛名的一流學府,其中包含哈佛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再加上楊正民的二位女婿;這一家總共有十二個博士的學位。
    Thumbnail
    avatar
    御茶坊主
    2022-09-03
    用苦中作樂的搞笑吐嘈來重新定義台灣文學!張文環作品導讀(六)(終)訴諸悲情不是台灣文學唯一的選項,更多的搞笑吐嘈才能豐富我們的文化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2-06-04
    電影《同學麥娜絲》│男人心裡苦,可是男人說不出口四位主角中,閉結是最溫柔體貼的一位,他是他們的「阿尼瑪」,也就是榮格所提出的,男性心中的陰柔面;正如同閉結的工作,必須常常跟我們眼睛看不見的陰界交流,男性溫柔的那一面,也往往難以被看見;而男人在情感的表達、關係經營上的笨拙,也像口吃的閉結,總是吞吞吐吐,百般困難。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2-05-24